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数学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探究

 

【作者】 黄卫东

【机构】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丹山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既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又能发展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精心设计和实施,使之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开展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新的力求教致力服务于学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体验“双主双优”理念的实践尝试,是对传统接收式学习方法的又一补充。具体过程就是在教师有有序组织指导下,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学习情境中,主动地通过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经过调查、实验,搜集资料,建立模型,通过分析、思考、表达与交流、批判、反思等活动,积极地理解和建构知识,改善自身心理结构,形成正确的态度、价值观的过程和方式。而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奠基平台,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而应创新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多种方法来提升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运用探究式教学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实施探究式教学的体会。
  一、营造探究氛围,激发主体探究学习动力
  良好的氛围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保障。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初中数学课堂中,我们要营造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环境是开放的,是利于自主探究的,没有任何形式的外在压力,这样才有利于促进他们主体性得到充分释放,形成探究学习动力。为利于这种氛围的营造,我们可创新策略。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传统师道尊严的习俗,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如果仍持有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观念,就显然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其次,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另外,课外的师生的交往和交流也能对课堂产生积极作用,所谓“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多种途径提出问题
  问题是启动思维的导火索,情境是探究动力产生的原因。在实施探究式教学中,我们应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提出探究主题引发学生探究学习。多年实践证明,如果能将探究主题与生活结合起来,通过问题化的设置,就能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乐于去研究。学生探究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是传统教学长期养成的恶习;而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现代教学提倡的优良学习方式。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通过问题情境导向,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自学探究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为此,我们在提出探究主题时应从这三个方面去践行:一是从现实生活或实际需要中诱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是从旧知识中诱导学生发现、提出新问题;三是从自身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探究主题。
  三、鼓励独立探索,鼓励学生边学习边思考
  学贵有疑,探究式学习更需要学生主动质疑。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我们老师在搭建了探究平台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中,我们教师做什么?很多教师认为这个过程是学生的事,但我认为,这个过程中,学生虽是探究主体,但我们教师并不是无事则为,相反,还要加大巡视力度,发现学生如果出现探究障碍时,还应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但更多的是独立思想,必要时给予点拨和引导。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重合……”。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让学生提问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等。学生在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
  四、促进认知深化,激励学生参与合作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促进学生探究学习中所获得的认知进行深化的一种有效促进方式。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更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交流所惑、分享所得。因此,当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已经产生了问题,努力想去探求知识的思维状态的前提下时,我们不要忙着去排除学生学习上的一切困难,相反,应该有意地留下一些困难让学生去思考解决,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在学生自行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引导学生合作与讨论。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理等活动,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有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加以分析,作出判断。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能力,又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总之,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用武之地,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还能促进学生去思考、提出问题、解释、合作交流、如何去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大力实施探究式教学法,努力创设多元、动态、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段新春,初中数学实施探究式教学[J].素质教育,2018年。
  [2]李桂南,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实施[J].未来教育家,2016年。
  • 【发布时间】2019/4/9 9:47:33
  • 【点击频次】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