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 杨 萍

【机构】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塘红乡中可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行为铸就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是影响人生命运的一种力量。在现在这个终身学习时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但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在心里还很清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我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
  小学生自主能力要得到培养,必须先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起,?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现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
  1、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
  学校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常常在一起探讨教学方法和经验,老师们最常提到的经验之一就是:提前预习。对三四年级以上的学生来说,预习可以有学期预习、周预习、日预习。学期预习,是在发下新书后,孩子们对新书感到特别新鲜特别特别好奇的情况下进行,必须由家长来指导。针对课本(主要是英语、数学、语文)目录做一个大体的浏览。而周预习,则需要孩子独立进行。需要特别细致。让孩子往后看书,哪些地方看不懂,就用彩笔特别标记出来。
  2、培养学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小学生比较贪玩,上课了,才手忙脚乱地找这找那,因此上课前要求学生做好下堂课的准备,把课堂用的东西如数学书、练习本、笔等规范摆放,按照《小学生守则》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3、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老师的要求认真的操作学具,做好练习。
  为了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吸引其注意力,作为教师讲课时应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方法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讲。
  4、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为了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提供思考内容的同时,还必须给予足够的思考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当老师提出问题后,智力水平较高的同学能很快举手回答,这时为了照顾到中、下生,应该多留一些时间让大家思考,待已有相当多的同学举手后,再根据情况,让不同层次的同学回答。也可让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回答,让他们说说怎样想的,有什么困难,以促进他们开动脑筋想问题。不过在提问时,应尽量避免只与个别成绩好的同学对话,而置大多数同学于不顾。并且还要注意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因为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如果学生在提问中提出一些离奇的问题,作为教师不应扼杀,而应加强引导、鼓励,并和同学一起分析、讨论。
  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以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5、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运算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题的正确与否。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进行培养。所以,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还有,在作一些计算题目时,我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死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
  6、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活动,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知识技能的主要手段。因此,必须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首先养成专心作业和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课堂作业由于有老师督促检查,一般还比较认真,而在家庭作业中常常出现许多不良的习惯。例如,做作业时,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拼命赶速度;依赖家长或照抄同学的作业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作业的质量。为此,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除对学生提出要求外,还应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督促指导学生认真独立地完成家庭作业。其次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习惯。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学生作业中的许多错误往往是没有认真审题造成的。因此,要教给他们认真审题的方法。对于计算题,先要检查题目里的数字、运算符号有没有抄错,然后确定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对于应用题,特别是复合应用题要多读几遍,弄清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条件中哪些是直接的,哪些是间接的,再分析问题与条件、条件与条件之间有什么联系,最后列式;对于判断题,要弄清每一个字、词或符号的意义,并同已掌握的知识作比较,以便作判断。审题以后,要仔细地计算。如需打草稿的,草稿也要力求有条理、清楚,以便检查。
  总之,习惯是在实践中养成的。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必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柳建平.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思考[A].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二——专题研讨[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
  [2]陈思睿.论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自主检查习惯的策略[J].学周刊,2018(31):37-38.
  [3]陈卫英. 好习惯终身受益——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A]. .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
  [4]陈珊珊.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9):113.
  • 【发布时间】2019/4/9 9:56:20
  • 【点击频次】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