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语文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课堂评价

 

【作者】 谭逢春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民族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有效开展课堂评价,是满足学生成功心理的一种重要策略。在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语文教学,需要我们教师统一评价标准,全面评价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模式;课堂评价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奠基的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学生这方面品质的培养,也是其不可推脱的重要责任。新课改采取的策略就是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以此来达成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任务。我们知道,采用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互助形式,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促进自己以及他人学习。它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通过小组合作,让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差生学习,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所有学生共同发展。
  但要让语文教学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有效展开,我们就必须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评价策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呼唤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因此,在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语文教学,我们就应采取这样的一项有利于学生感受成功的评价策略。
  一、科学合理分组分工 
  为了成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在课前或课上,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综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特长、性别等因素,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发展,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灵活地进行分组,并对组内人员进行角色分工。常见的分组形式有这样几种。
  (一)就近组合式。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无需调整座次,分出层次,因此,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二)差异组合式。这种小组通常有四人组成,其中有一个为优等生,两个为中等生,一个为后进生。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这就为小组成员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比如讨论、描述图片就常用这种形式。
  (三)自由搭配式。由学生自由组合讨论、练习,这样组成的小组,组内的成员大多兴趣爱好相投,感情相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二、统一评价标准
  小组合作学习有三个评价形式:自评、互评和师评。我们要统一评价标准,尽量减少评价主体的不同而带来的评价主观上的差异,确保评价的公平性。每一组内培训一个善于协调并有责任心的小组长,负责分配本组成员承担不同的任务和责任, 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关系, 使得小组成员间能很好地交流,检查和评价本组成员合作学习情况,以保证小组活动卓有成效,同时向教师反馈本组完成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关心帮助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
  三、评价内容要全面
  “评价是一盏灯,能点亮学生学习前进的方向。”教师要采取正面评价,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小组活动。既要评价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又要评价学习小组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教师的期待与评价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合作评价,可以激励学生互相督促、互相帮助。为了全方位的反映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各种学习表现,主要的评价内容有:一是在识字与写字方面。要评价掌握汉语拼音的能力,从形、音、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的识字能力;二是在课堂表现方面。要评价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的能力;要对作品、古诗的能力进行评价;要重视对常用知识的了解和把握;重视评价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三是在作文方面。要重点评价表达水平,还要评价选择材料和修改作文能力。四是在口语交际方面。要评价听与说的能力。五是在综合性方面。要评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各项能力的测评真正落实并富有实效,我们可以对上述各项内容进行分项测评。这种测评的意义在于:能够对每个方面的发展情况作出准确评价,使发现和发挥其优势,树立信心、产生兴趣、强化动机,进而在优势项目的带动下实现优势迁移,促进其他项目的发展。
  四、重视激励评价
  合作学习的评价不仅仅是要对学生的学习做出阶段性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及时从评价的结果中得到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指导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功。因此,评价应以激励为主,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合作中进步。
  五、强化监督调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开展,而我们教师就要充分在合作学习中的监督、引导和调控作用,使学生有序的规则下进行合理的竞争。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意识到简单地把学生置于讨论小组中是不会奇迹般地产生效果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监控。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知识上的、学习方法上的、人际关系处理上的等等,教师要对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同时仔细监控合作学习的进行,及时发现和指导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学生学习的进行,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顾问。值得注意的是,在合作过程中,组内成员的学习状况都不相同,教师要认真观察,防止部分学生不开口,只依耐成绩好的学生去表演的“搭车”现象。
  目前,我们对合作学习评价的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积极性?如何让评价更直观、高效?这些都有待于我们每位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将从理论到实践继续进行积极探索,让评价在促进学生共同发展中起到重要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贾淳,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组和评价策略[J].群文天地,2012年。
  [2]李桂,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新课程,2016年。
  • 【发布时间】2019/4/9 10:17:52
  • 【点击频次】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