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关于“怎样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
【正文】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觉得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抓好期末复习以及学困生的转化。下面就这两方面问题和解决的办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 要热爱学生。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因为喜欢你,他们就会在你的课上表现的特别积极,不管你让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很好的去完成。因此我在这个方面想办法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比如:平时课余时间我会留在教室和孩子们聊聊天,谈谈心,跟他们一起玩或者讲些励志的故事等等。再比如:天气变化提醒孩子们注意身体,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多一些关爱。上个星期我们班就有一个孩子拉肚子了,特别严重,他发短信告诉我说昨天晚上一直都在拉肚子,没怎么睡觉,想再休息会儿,晚点到学校,而且父母都不在。我知道了后,就关切地问:“去看医生没有?吃药打针没有?”而且让他继续睡觉,要不然会没有精神的。几句话后,孩子说:“老师,我不睡了,我要早点来上学。”我说早上想吃什么,我给你带过来,他说平时都没怎么吃,不用带。我说,不吃怎么行呢,我给你端碗菜稀饭过来吧!”就这样孩子吃到了我为他准备的早餐,孩子心理都是满满的感动,之后这个孩子也变得更听话了。所以我相信老师只要用心去爱孩子们,孩子们也是能深刻感受到的,也会跟你敞开心扉的。所以我们只有真正做到热爱一个学生,才能塑造一个更完美的学生。
2、 要理解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真正做到理解学生。比如;课间十分钟就应该还给孩子们,其实利用下课时间讲课,我相信很多老师都知道,孩子们的心已经不在教室里,所以再讲下去也没有多大效果,或许让孩子们下课休息休息大脑后,课堂学习效率能够事半功倍。再比如:老师布置很多作业,这样孩子们完成不但会没有质量,还会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根据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我们的作业需要精心设计,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3、要与家长联系沟通
和家长联系沟通,也是为了更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家庭教育很重要,和家长沟通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长处和不足,以及知道孩子的爱好,在工作中能让自己处理一些问题得心应手。由于家长的素质不同,所以在和家长沟通时一定要注意用语要恰当,否则适得其反。
二、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1、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训练中有的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接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应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水平、基础能力、学习状况等方面的差异,才能因材施教。比如:遇到思维不活跃,学习不积极,课堂纪律差,注意力差的班级,可以采用低要求多训练。把目标定在他们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课堂上注重让学生以训练为主,让学生勤动脑,多动笔。只有自己会做了,学生才是真正学会了。我们还可以采用问题设计要有梯度,活动方式多样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能达到的目标。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步骤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进行,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深挖教材,抓重难点及考点。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中呈现的例题看似简单,实际知识涵盖面广、考查知识点较多,就要求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解答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之前,对所教学的内容一定要做一番认真研究、分析,以达到彻底理解,才能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深入浅出,需要补充的知识就要及时补充。
3、注重口语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由于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中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发展就至关重要,那怕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是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后进的同学,这些学生总希望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面对这样的孩子,要解决他们身上问题,就得充分地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对症下药,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请他们回答问题,并及时进行表扬; 让他们在喜欢的活动中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重获自信。只有相信和尊重他们,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
4、课后作业少而精。
作业基本上做到面批,批完让学生当面改正,作业要起到应有的作用,我认为繁重的作业只会积累学生对数学的厌恶,学生由于作业过多,不仅会影响完成质量,反而会更厌恶数学的学习,因此适得其反,如果作业少而精,既能体现课堂教学的重点,又能让学生减轻作业负担,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觉到轻松,那么学习数学的心情也就是愉快的,这样一来还怕学习效率不高吗?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人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许多不良习惯。如:作业字迹潦草,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不检查。有些学生做作业也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重要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的错题,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这些习惯都对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我平时就利用了小学生的好胜心强这一特点,在计算题的训练中,我会搞一些计算比赛的活动,学生为了得到更好的比赛成绩,学会了做完后自己自觉地检查,从而是计算正确率得到大大的提高,书写也进步很大。
三、认真抓好后期复习
只要教师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实实在在的复习计划,潜心复习;注重基础复习、精讲多练, 选择性分析、重点精讲, 举一反三; 仿类型分析与练习、重点讲评, 归类复习, 沟通知识间联系, 针对性复习,效果就很明显。
总之,按照不同层次和目标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 要热爱学生。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因为喜欢你,他们就会在你的课上表现的特别积极,不管你让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很好的去完成。因此我在这个方面想办法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比如:平时课余时间我会留在教室和孩子们聊聊天,谈谈心,跟他们一起玩或者讲些励志的故事等等。再比如:天气变化提醒孩子们注意身体,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多一些关爱。上个星期我们班就有一个孩子拉肚子了,特别严重,他发短信告诉我说昨天晚上一直都在拉肚子,没怎么睡觉,想再休息会儿,晚点到学校,而且父母都不在。我知道了后,就关切地问:“去看医生没有?吃药打针没有?”而且让他继续睡觉,要不然会没有精神的。几句话后,孩子说:“老师,我不睡了,我要早点来上学。”我说早上想吃什么,我给你带过来,他说平时都没怎么吃,不用带。我说,不吃怎么行呢,我给你端碗菜稀饭过来吧!”就这样孩子吃到了我为他准备的早餐,孩子心理都是满满的感动,之后这个孩子也变得更听话了。所以我相信老师只要用心去爱孩子们,孩子们也是能深刻感受到的,也会跟你敞开心扉的。所以我们只有真正做到热爱一个学生,才能塑造一个更完美的学生。
2、 要理解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真正做到理解学生。比如;课间十分钟就应该还给孩子们,其实利用下课时间讲课,我相信很多老师都知道,孩子们的心已经不在教室里,所以再讲下去也没有多大效果,或许让孩子们下课休息休息大脑后,课堂学习效率能够事半功倍。再比如:老师布置很多作业,这样孩子们完成不但会没有质量,还会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根据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我们的作业需要精心设计,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3、要与家长联系沟通
和家长联系沟通,也是为了更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家庭教育很重要,和家长沟通能让家长了解孩子的长处和不足,以及知道孩子的爱好,在工作中能让自己处理一些问题得心应手。由于家长的素质不同,所以在和家长沟通时一定要注意用语要恰当,否则适得其反。
二、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1、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训练中有的教法制约学法,并给课堂教学效率带来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接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应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水平、基础能力、学习状况等方面的差异,才能因材施教。比如:遇到思维不活跃,学习不积极,课堂纪律差,注意力差的班级,可以采用低要求多训练。把目标定在他们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上,课堂上注重让学生以训练为主,让学生勤动脑,多动笔。只有自己会做了,学生才是真正学会了。我们还可以采用问题设计要有梯度,活动方式多样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能达到的目标。把教学内容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步骤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进行,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深挖教材,抓重难点及考点。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教材中呈现的例题看似简单,实际知识涵盖面广、考查知识点较多,就要求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解答的过程和方法。因此,我们在教学之前,对所教学的内容一定要做一番认真研究、分析,以达到彻底理解,才能在课堂教学时做到深入浅出,需要补充的知识就要及时补充。
3、注重口语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由于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中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发展就至关重要,那怕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是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后进的同学,这些学生总希望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面对这样的孩子,要解决他们身上问题,就得充分地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对症下药,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请他们回答问题,并及时进行表扬; 让他们在喜欢的活动中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重获自信。只有相信和尊重他们,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
4、课后作业少而精。
作业基本上做到面批,批完让学生当面改正,作业要起到应有的作用,我认为繁重的作业只会积累学生对数学的厌恶,学生由于作业过多,不仅会影响完成质量,反而会更厌恶数学的学习,因此适得其反,如果作业少而精,既能体现课堂教学的重点,又能让学生减轻作业负担,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觉到轻松,那么学习数学的心情也就是愉快的,这样一来还怕学习效率不高吗?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成就人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许多不良习惯。如:作业字迹潦草,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不检查。有些学生做作业也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重要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的错题,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这些习惯都对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我平时就利用了小学生的好胜心强这一特点,在计算题的训练中,我会搞一些计算比赛的活动,学生为了得到更好的比赛成绩,学会了做完后自己自觉地检查,从而是计算正确率得到大大的提高,书写也进步很大。
三、认真抓好后期复习
只要教师有明确的复习目标,实实在在的复习计划,潜心复习;注重基础复习、精讲多练, 选择性分析、重点精讲, 举一反三; 仿类型分析与练习、重点讲评, 归类复习, 沟通知识间联系, 针对性复习,效果就很明显。
总之,按照不同层次和目标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 【发布时间】2019/4/9 10:22:39
- 【点击频次】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