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之路

 

【作者】 李庆丰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语文教师革新教学观念。摒弃传统“一刀切”、“单向式”的教学模式,深度贯彻新课改的教学宗旨。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语文教学披上“新”的外衣,开创一条全新的教学之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语文教师应当发挥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教学优势,多维化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不断激发学生内部潜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一、把握语文教学的本质
  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教师需要加强对于文字语言的研究,并且深入思考文章内容,要对语言文学进行研究。只有教师抓住语文教学的特点,才能实施创新的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在课程创新过程中,需要发掘教材中的创新内容,并且紧扣语言。比如在讲解《月光曲》的过程中,教师就需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创新因素,贝多芬在弹完一首曲子之后,盲姑娘非常激动,说到:“弹的多纯熟啊!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对于盲姑娘的猜测,贝多芬并没有回答,接着又弹了一曲。在“贝多芬没有回答”这句话中,有着丰富的内涵,为了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其中的内涵,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的教学问题:“为什么贝多芬没有回答盲姑娘的疑问?”指导学生展开设想和分析,学生得到了不同的答案:贝多芬不想被人知道,会有许多人拜访他;贝多芬谦虚;贝多芬默认了;贝多芬觉得碰到了知音,比较激动,所以说不出一句话;贝多芬急着想要弹出《月光曲》,所以没有进行回答;贝多芬感受到了《月光曲》的情境,没有听清楚盲姑娘的话;课文中省略了回答,后面的“让我再给您弹一曲”就是对于盲姑娘疑问的回答。学生的相关设想和分析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以及可能性,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语文思维,而且让他们加深了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趣为径,开发一些生动、活泼且开放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学的效果。因此,教师所提的问题要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连,投其所好,巧妙设计疑问,让他们的好奇心成为催化剂。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打破常规,不迷信教师,不迷信权威,不迷信教材,敢于挑战,敢于质疑。对小学生的创新火花,教师要及时捕捉并予以赞扬和鼓励,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质疑中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
  3.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语文教学与网络时代相结合。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显现在显示屏上的课件不仅将学生从单调的“黑白世界”(即黑板和粉笔)带入了绚丽的彩色世界,而且图文声像并茂,直观动态,富有表现力,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角度的感官刺激,极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4.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堂上,多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要倡导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在自读中领悟,在自读中发现,在自读的基础上交流、点拨。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拓宽训练时空,强化思维训练,以写真情实感为基础,让学生有真事可写、有真情可抒、有真知可议;同时,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启发学生想象,充分展示个性。
  三、善教善放,引导学生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能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同时让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那么就容易使学生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同时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善于教导学生,同时也必须学会如何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的想象。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掌握足够的知识,以促进学生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次发现。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学习,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进行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而且能够渐渐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习惯。
  四、设立适中目标,感受创新的乐趣
  每一节语文课都要设立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多渠道的方式、方法达到设定的目标是一堂课成功的标志。但是只有恰当的、适中的、符合学生能力的目标才能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去探究,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创新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者面前艰巨而又具有深远意义的目标。让我们燃起这把创新的“火苗”,放开创新的翅膀,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更高更快的速度,快乐而自由地飞翔。
  总之,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新课程的教学宗旨,在课堂贯彻“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思想,语文教师少说,精说,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做一名合格的引路人,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铺桥搭路,为学生的开创一条全新的教学之。
  • 【发布时间】2019/4/9 10:33:40
  • 【点击频次】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