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 向程君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高店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美术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主线,根据学生发展特征,充分挖掘教材,因材施教,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创作学习活动中,获取创新的成功体验。时代跨入新的世纪,素质教育的浪潮正在教育战线奔涌而来。自己作为一个美术学科的教师,就美术学科如何渗透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探索。美术学科,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帮助学生唤起主体自我,展现独特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是教学工作中的核心目标与方向。下面,就我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合理教学情境
  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使得自身对外界认识存在一定限制和不足,学生思维还处于感性阶段。学生在此阶段对外界认识,多以自身的感受及社会活动来形成自身对外界认识。因此,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时,应尽可能打造出适应该年龄阶段的教学氛围及环境,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及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主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自大自然,引导学生用自身的感官去感受大自然及变化。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绘画出自己喜爱的景象,进而达到激发学生丰富想像力目的,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创新思维。
  二、灵活使用教材
  美术教材是促进美术创新思维培养的基础条件,但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水平,美术教师应该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扩展的方式来获取更多的美术教学资源,进而把一些课外的美术知识纳入到现行的教学活动当中。例如,美术教师可以翻阅一些美术杂质或者是文件,书写属于自己的实践教学材料,进而在美术教材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引导的方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设思维开发。
  三、引导比较,培养学生色彩的创新
  色彩,是美术课的主角。低段学生对色彩有其独特的兴趣和见解,特别喜欢色彩丰富的图画。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大胆运用手中的彩笔对画面的颜色进行搭配和创新呢?我采用了一种色彩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色彩创新。我在进行《我的太阳》一课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对课本中几幅范画的色彩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然后提出“你喜欢什么颜色?”“你能不能模仿课本当中的色彩,用其他的颜色来画出想象中的太阳呢?”这样有目的的将学生思路转到了用另一种色彩中去,学生的思路就开阔了。同时我出示了几幅不同于课本上范画的示范画,及时引导学生转变了对原有的色彩的搭配概念,启发学生大胆对太阳的色彩进行创新,同时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创新出与众不同的色彩搭配。由于鼓励学生大胆幻想,大胆改变书本中原有的色彩,构建自己的色彩搭配方法。这样在自由、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画出了许多富有创意、色彩各异的“想象中的太阳”。
  四、创新美术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首先要注重创新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的方法,改善传统教学方式中“独角戏”式的教学模式,将现代教育观念和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美术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小学美术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明确教学中的理论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目标和情感教学目标。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亲密的沟通和交流,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创建一个平等、民主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氛围,为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创设有利于创新思维培养的活动空间
  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其活动全部过程离不开对现实形体的把握。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的认知大多还停留在感性阶段,其感性认识来源于千奇百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活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如果条件允许,我们的美术课堂也不应只是局限于在教室,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外部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带领学生回归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学生用感官去接触大自然,感受那变化万千的云朵、色彩斑斓的花儿、奇趣无比的昆虫世界等。大自然环境中的一花一石,一草一木都将成为的学生最生动创作素材,老师可以让学生们画各种各样在自然界接触到的有趣事物,让他们观察其颜色,其形状,更深刻的在脑中塑造客观实体。另外,孩子在接触和了解了一年四季大自然的变化之后,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既可以用水彩笔描绘出心中的四季变化,也可以用橡皮泥捏塑出蝴蝶、花朵等泥像来。教师应鼓励孩子多看、多接触、多尝试,从而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拓展其视野,为培养创新思维打下基础。期间为了让学生们观察的更加仔细,老师也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道具,如放大镜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美术教学中积极采取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例如影像、游戏、故事和音乐等方面,让学生可以更多地接触到新颖有趣的事物和环境,增强学生对形象的想象能力和认知能力,引发学生快乐的情绪,刺激创造思维的涌动。因此,在美术课中,我们可以尽量多开展有趣的户外活动课程,创造第一,准确第二,尽最大可能激发学生的灵感。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展览、自然风景,增加头脑中的信息知识储备,为学生思维的创造提供丰富的素材。
  通过综合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小学美术教学应该让学生到大自然中、生活中,去观察、去实践,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也最大限度的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 【发布时间】2019/4/9 10:36:24
  • 【点击频次】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