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

 

【作者】 杨永伦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天立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改标准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课堂效率的提高,尤其是初中数学课堂。数学是一门严谨认真的学科,教师在上课时讲的知识点都要求学生能够融会贯通的理解。本文基于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教学途径
  只有抓住上课的时间来跟随老师的脚步,学生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高效率的学习。接下来我们从课前准备,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课后评价和反思等这些方面来分析课堂效率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在这些方面做出不断地改进和研究探讨。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系统地分析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对象、确定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问题和评价教学结果的过程。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重点应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主宰着整个教学活动。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和优化。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优化教学过程
  优化教学过程,重要的是要打破程序化,要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学生现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合理、科学地设计教学过程,把握教学节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众所周知,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手脚,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可以自由的讨论合作学习,不一定需要教师一刻不停地讲解。比如在“直线与圆的关系”这一课题的讨论过程中,我们组内成员的工作是提出圆与直线的关系并且加以证明,这时,大家讨论过后就会得出三个结论,分别是相交,相切和相离。不同的同学就可以负责这三部分,并且加以证明,当三个部分分开之后,大家就会有合理的分工,单独的证明这个问题,证明这个问题就会更快更有效率。学生自由的掌握了课堂也不代表可以肆意的发挥。教师在课堂随时提问,运用艺术化的方式得到反馈信息,并且根据这个来调整自己讲课的进度,保持和同学们理解的速度一致,这样及时调节,能够方便的控制课堂节奏。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收集并整理错题和典型例题 
  每学期开学就可以让班上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专门收集错题和典型例题的本子。学生当天的数学作业或测试卷子中的错题,先让学生认真留心老师的讲解后理清解题思路、明确算理,然后在错题的地方订正一次,再把错误的题摘抄在错题本上,要求注明摘抄的地方(比如书P26页的3题),并在题目后简单说明错误的原因(如:不会做、抄错题、看错条件、用错公式、计算错误、单位不对、方法不对……)。摘录下来的错题,要求学生当天课后作为家庭作业重做一次,第二天认真批改。然后一周或两周后,专门用一节课让学生进行错题反思,把这两周内每一道错题的原因再排查一次,防止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样在每一节或每一单元中,我们有时会遇上比较有代表性或技巧性很强的例题,这样的题做题思路特别,一般学生不容易掌握或很容易忘记。也让学生把它写在作业本上,必须写清解题步骤,讲了后再让同学之间相互说明解题思路,说说自己最不容易想到或容易出问题的地方,跟错题反思一起同时进行巩固。通过收集错题和典型例题,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分析、梳理、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来处理问题。让他们学会学习数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四、定位学生的已有经验,努力创造“最近发展区”
  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要明确职责,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师引导下,富有个性的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慎重地确立教学目标,明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及生活经验,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让学生轻松的把握、理解新授的教学内容。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结合学科特点与现实生活,以学生经验的结合点创设情境问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学习过程充满想象,充满探索和体验性。教师由此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
  五、巩固知识要强化
  在每堂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腾出十来分钟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以进一步强化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数学解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多角度思考,广泛联想,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到了知识巩固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化。
  总之,在新课改的今天,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 【发布时间】2019/4/9 10:51:14
  • 【点击频次】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