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议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及其策略

 

【作者】 翁 雨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本元素,小学数学概念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及“综合与实践”全部课程内容。掌握正确的数学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前提。针对不同学段和不同的数学概念,如何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展开生动、有趣、高效的概念教学,是一项永恒的重要的数学课题。 
  关键词:概念;概念教学;教学策略;情境引入;自主建构 
  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逐步理解和形成正确的数学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有了正确的数学概念,就等于理解了数学基础知识的核心,具备了学好数学的条件,学生才会有更敏捷的数学思维细胞,对所学的数学体系才能有较完整的认知和掌握。那怎样让学生理解和形成数学概念呢?那就要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方法,把枯燥、抽象的概念演变成生动有趣的知识。下面结合“11—20各数的认识”一课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小学数学概念的理论概述
  小学数学概念的定义,就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人脑中以客观的形式出现,并且形式多种多样。数学概念的组成分为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本体的各种属性相加得来的结果。概念的外延就是概念中所涉及一切对象的总和。(一)小学数学概念的表现形式。在小学教学系统中,数学概念尤为重要。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很多知识都与数学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可以看出,小学时期不同阶段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为了学生能以最合理的方式学习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教师要以图画式、定义式和描述式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二)小学数学概念所具有的性质。1.多种多样的呈现形式。小学阶段的数学概念呈现方式多种多样,起初以图画的形式呈现的概念来帮助学生更简单的学习数学,后来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学生学习和接受能力的提高,描述式概念被普遍使用,在延伸到中年级,定义式被广泛应用。2.相对的直观性。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量不足,并不能完全接受其复杂的特点。所以,以学生已经了解的知识点为根本,通过直观易懂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概念的具体内容。3.教学的阶段性。数学教材在每一个阶段的概念都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其中有很多概念会使低年级的小学生难以理解,这也是认知和思维发展受到局限的体现。那么,教师如何对教材合理的分段让学生来接受就变得比较重要。
  二、在具体情境中引入概念 
  概念的引入是否得法,直接关系到小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形成。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知识储备薄弱,如果教学中生硬地引入概念,学生大多会困惑、迷茫,难以接受,这样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入概念,让学生在故事、游戏、日常生活等情境中学习、领悟概念。 
  如,教学“小数的认识”时,可以从生活情境中引入小数的概念。首先,教师运用多媒体呈现几种常见食品价格表,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食品及价格,教师有选择地整理并板书:像1.20、3.25、0.80、9.98 等这样的数,叫做小数。用枚举法揭示小数的概念后,教师进一步追问:你在哪里见过小数?对小数的知识还知道哪些?小数与以前学的数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更好地感悟小数概念,掌握小数的特征。教学“角”、“平行与垂直”、“三角形”、“圆”等几何概念时,更应该借助多媒体技术,大量呈现实物情境,然后再从直观情境中抽象出概念模型,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游戏引入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简单而有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以设计这样的趣味游戏:教师用一根细绳,一端系上半截粉笔,一端捏在手上,由慢到快甩动绳子,让学生观看老师的表演,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图形......通过游戏,既引入了课题,又让学生感知了圆的形成,为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进行了有效铺垫。
  三、对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
  小学数学的概念虽然简单但也是经过反复的提炼得来的,所以一些数学的概念学生按字面意思理解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概念拆开来进行分析,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学习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概念是这样的“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这个概念比较长,学生理解起来会有问题,记忆起来也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概念进行拆分再一点一点进行分析,先说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教师一边进行举例一边来让学生对概念有一个理解,向学生分析为什么同分母的分数是分子大的就大;然后再进行异分母同分子分数的比较,学生往往会有误区会觉得同分子的分数分母越大了分数就越大;教师可以把我们的分数比作一个除法运算让同学们进行理解,当被除数相等时,除数越大那么所得的商就越小,让学生以这种形式去去理解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当分子分母都不同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通分把他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再比较大小,前面两点学生们明白了之后这一点就很好理解了。教师通过将复杂的概念进行拆分剖析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也方便了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去运用这个知识。
  四、从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入手,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系统
  首先是同一概念在教学时的联系与区别。因为小学数学在很多时候,虽然是同一个概念,但是在不同的时期所要求的教学程度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对于概念的讲解程度也会有所区别。以分数的教学为例,在三年级时我们的教学要求只是停留在让孩子们认识分数的程度,而在五年级时,我们就必须向他们解释分数的真实意义与性质。再比方说是方程这一概念,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只要求学生有一个基础的了解与渗透,而到高年级后就会要求他们对方程给与一个明确的定义。其次是不同概念之间也存在着联系。虽然有些概念它们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在某些程度上也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为数学的概念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探索与明确这些数学概念之间所存在的联系,为他们更好的构建概念系统打下结实的基础。
  五、参与游戏,活学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持久的注意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游戏教学是最有效的,也是最持久的,所以在教学中,把概念的教学融入到有目的、有启发性的游戏活动里,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变被动为主动,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主动地汲取知识。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在直观感知建立计数单位“十”以后,帮助学生及时上升到抽象思维水平,可以设计一系列游戏:1.我说你拿。先老师说数,学生比赛拿小棒;再同桌互动,一人说数,一人拿小棒,在活动中体会概念。2.叫座号老师说: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座号是谁,是这号码的学生要马上起立,引导学生离开小棒,在活动中巩固概念。3.叫号说组成如15号,学生起立回答:我的号码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让学生在游戏中从直观到抽象,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游戏是巩固深化概念的一个有效策略。在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愉快的游戏,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促进各种感官和大脑积极活动,消除学习疲劳。课堂中也可经常设计一些相关的游戏,如开火车、拍手游戏、赛过聪明的一休哥、小小设计师、编儿歌等。总之,在教学中设计游戏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体验学习的愉悦性,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任何游戏教学都不能忽略这一根本目的。因此,一要注意在游戏的过程中要适时恰当地给予引导调控,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游戏始终为课堂服务;二要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总结,这样得出的概念认识更能深入学生心中,也就能更好地为学好数学服务 
  总之,概念教学的策略很多,关键是“贵在得法”。针对不同学段和不同的数学概念,如何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展开生动、有趣、高效的概念教学,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项重大的数学课题。
  • 【发布时间】2019/4/9 10:52:17
  • 【点击频次】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