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营造轻松的小学语文课堂氛围

 

【作者】 王 敏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铜鼓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兴趣高涨的学习课堂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追求的课堂圣地。针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赞赏激趣、倾听激趣、互评激趣、教师魅力激趣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极具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激发兴趣;师生互评;赞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教师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和活动的心理倾向,也是引起和维持一个人的注意力的重要内部因素之一。
  良好的课堂氛围指的是师生之间相互理解,感情和谐融洽,平等合作、教学相长的一个环境。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积极的情绪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在兴趣高涨的情况下思维敏捷,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容易被接受,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语文课堂焕发出课堂的活力,从而起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从主体转化为主导,要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摒弃师道尊严,建立一个宽容性的接纳环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质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只有在这样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会心情愉悦,思维活跃,想象驰骋,使学生从不想学,到想学习,从想学习到学习好,再到迷上学习,最终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以微笑的方式授课,塑造教师亲切可感的外在形象 
  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充满微笑地去授课,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关爱,是一种与学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种矫揉造作、虚假的表情。学生在洋溢着微笑的课堂中,会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现在有些教师在授课时,总是板着面孔,处处想着在学生中树立威严感,这就在无形中就扼杀学生对你的亲切感。那样的话,试问,学生还愿意和你交流问题吗?其实,教师的威严不是建立在严厉的表情基础上的,而是来自于你的学问和修养。微笑着面对学生,其实是一种自信,一种认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学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说教,往往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征服学生,而运用一种外来的压力去迫使学生去做,我想,这有时似乎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语文教师要想使学生在一种欢悦、畅快的课堂气氛中去追求知识,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满这种情绪,用自己欢悦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二、宽松和谐促氛围
  语文课堂教学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是提高课堂效力的重要举措。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够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例如教学《搭石》这篇课文,当学习“一行人走搭石”画面时,为了让同学们体会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协调有序,“像轻快的音乐”,“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特意让同学上台表演,并请男女生对读“前脚......后脚......”。同学们积极踊跃的参与,仿佛我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有声有色的美丽画卷。在教学“同到溪边互让搭石”,“背伏老人过搭石”画面时,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简单的事情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出融融的暖意,体会到生活中山里的纯朴的人们,互相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同样邀请同学们上台表演。同学们通过表演,很快的体会到山里人的纯朴。同时课堂氛围也特别轻松、和谐、活跃。
  三、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教学实践表明,制约有效课堂氛围营造的因素有很多。有教师因素,也有学生因素,甚至教材与教学手段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有效课堂氛围的建设。但教师因素是制约有效课堂氛围营造的最主要原因。只有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主动创造活动,才能有助于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发挥课堂氛围在教学活动中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在课堂氛围营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运用良好的教学心态,影响学生学习情绪,这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与放映,更是对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
  四、语文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活动。
  上课前,教师要积极备课,特别是在教学设计环节中要确保所设计的内容是合理恰当的,做到胸有成竹,对即将开始的教学内容要心中有数,清晰明了,确保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与实施。在正式上课时,要快速进入到角色中,全身心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神态语言等方式感染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正确、快速地处理课堂中发生的突发事件,同时,语文教师要时刻保持高昂、积极的情绪状态,随时向学生传递着积极的情感态度。
  五、让课堂更多元,优化教学模式 
  1.将多媒体引入语文课堂 
  多媒体是很好的教学辅助方式,尤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例如,在讲授《蒲公英》时,我将课堂搬到了多媒体教室,讲课的过程中,结合课文我会给学生播放大量蒲公英的图片及蒲公英飘飞的动态图画,这个过程非常美,尤其是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真的看到蒲公英,借助这些画面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蒲公英的状态,从而领略到课文中对于蒲公英的描述的意蕴。这是一个温馨而和谐的课堂,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同时,也是对学生内心情感的一种升华。 
  2.让学生有更直观的课堂体验 
  有时候对于有的教学内容,如果能够给学生创设直观的课堂体验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秦兵马俑》时,课堂上我特意带来了几个兵马俑的小雕像给同学们展示,在学习前我会将雕像分发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摩感受,这个过程很受学生们喜欢,很多同学爱不释手,翻来覆去看,不断研究,待同学们对于实物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再开始对于课文的讲解,有了直观的体验,学生们对于文章中的内容更容易理解。碰到同学们有疑惑的地方时,我会再拿实物,给同学们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提高学习效率。 
  3.给予学生们展示的舞台 
  小学生生性活泼,喜欢表演,而小学课本中的很多课文都是非常生动有趣的故事,很适合学生们来演绎,因此,课堂上如果能给学生们提供展示的舞台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会很有作用。例如《乌鸦和狐狸》就是非常有趣的一篇文章,整篇课文的内容都是由大段对话构成,很适合学生们表演。课堂上,对于教学内容有了铺垫与了解后,我会让学生们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学生们分别戴着乌鸦和狐狸的头饰,惟妙惟肖表演了整个故事,体现了乌鸦和狐狸各自的心理变化,有趣的表演经常激起同学的哈哈大笑。在十分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们对于课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表演的过程也强化了学生对于文章的感受,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总之,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努力的工作方向。
  • 【发布时间】2019/4/9 10:52:31
  • 【点击频次】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