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作者】 胡 利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组合作学习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而它在小学数学中更被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分工的相互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让他们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现将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选好创设情境主题,激发动机
  因为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情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了引导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问题,然而小学生关心、易于探究的往往是那些贴近他们日常生活的问题。因此,数学情境应更多地关注他们所关心的内容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这样才能促使儿童的经验数学化,使课堂充满趣味,充满数学味,展现数学课的灵魂。这样才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有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所以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以一定的具有挑战性的背景材料的展现来引发新的数学问题,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现象与规律,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我让学生折纸,剪纸等活动充分感知图形的对称性,在这个活动中鼓或几个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以知识的背景营造,以新鲜的角度营造,以好奇心营造,以活动营造,以问题的争论营造等开展利于合作探究学习的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对于那些非常简单,学生在学习前就已了解或熟知的学习内容,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汇报来完成,有必要的可以搞一点拓展,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推理,对于那些比较复杂学生虽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却有模棱两可的内容,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讨论等活动来完成,并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形成小组学习成果。例如:在学习了人民币的认识后,我让孩子们分组购物,于是孩子们有的当售货员,有的利用学具中的钱币买不同价格的东西,每个人都兴高采烈。使学生在自我满足,自我陶醉的喜悦中主动运用所学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商品交换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的有关人民币的知识。又拓宽了学生认识的视野,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
  二、把握小组合作的合理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教学要求把握时机而用,不可乱用。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采用:
  1、在复旧导新的知识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小学数学的大部分知识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扩展而来的。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先有知识水平和自身的理解能力的差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相互启发,优势互补,达到共同认知和理解的效果,从而能顺利由旧知迁移到新知。
  2、在学生自学之后,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很多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就能完成,但由于学生自身存在一定的个性差异,因此,在自学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所学的知识,所以,在学生自学完之后,教师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相互交流遇到的问题,然后再讲解。
  3、在学习重难点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的思维是有限的,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而无法解决时,这时教师就要有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并要与小组合作力量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共同探究,克服难点,便于理解。
  4、在归纳数学概念,法则,公理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些大多数是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通过耐心细致的观察、比较得来的,其推导过程往往是枯燥无味的,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加强对结论的认识与理解。
  三、教师要对合作学习作出点拨、指导
  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应\袖手旁观\,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与指导,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四、实行多元总结评价的激励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这种学习方式并不是自我独立、互不相关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它们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一体的关系。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合作中有所“作为”。那种只注重学生形式上的“合作”是不可取的,毫无效益可言。要让学生真正的互帮互学、共同探索、掌握知识,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所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基层的教师,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新时代!
  • 【发布时间】2019/4/9 10:53:31
  • 【点击频次】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