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作者】 彭万军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牟坪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在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检查的习惯和能力,这样学生的计算能力一定会得到大大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计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字计算的敏感度,使学生能够准确、迅速、灵活地掌握计算方法,发展数学思维。新课标背景下的计算教学,除了适度降低了计算难度外,更进一步地考虑了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想象主题易变化且具扩大性的心理特征,着重强调了情境创设、算法多样化。 
  一、创设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学生在学习计算时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我们在计算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的兴趣。如:教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例3时,可利用教材中创设的养鸡主题图,重在引导学生体验现实生活情境,找出数学素材(有41个鸡笼,每个笼里有85只鸡)后,直接列出算式85×41解决一共有多少只鸡这个问题。教师着重组织学生探讨计算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现实生活情境图,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循理”策略 
  “循理”策略就是遵循计算的道理和规律,具体是指通过学生的操作、思考和互动式学习,以及自主的探索交流来理解算理,再借助对算理的理解来总结算法。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对算理的指导不到位,就会导致学生在算理不明的情况下死记计算方法,从而严重影响了计算能力的形成。例如,34+25的教学,可先让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3捆4根加上2捆5根,该怎样加?从“捆与捆加”“根与根加”过程中体会“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从而抽象出“34+25”的竖式写法。 
  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引导学生“循理入法”“以理驭法”,并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让学生在经历学具操作充分感知建立表象的基础上,抽象出竖式计算,不仅使学生领悟了算理,同时又为计算法则的概括打下了基础。
  三、注重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与最优化教学 
  我们在进行计算教学时,要注意培养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只要学生找出了自己的方法就允许他使用,教师不必急于硬性给学生灌输最优化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在解决计算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对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找到最优化(或自己喜欢的)的计算方法。如:一盒铅笔24支,18盒铅笔有多少支?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算出结果。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算法: 
  ①24×10+24×8=432 
  ②24×20-24×2=432 
  ③20×18+4×18=432 
  ④24×2×9=432 
  ⑤24×3×6=432 
  ⑥18×4×6=432 
  ⑦18×3×8=432 
  ⑧竖式计算出结果 
  学生独立演算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感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与灵活性,并比较不同方法的特点。这样,不同的学生会得到不同的发展,扩展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注重课堂练习 
  计算教学主要是通过多练多写算才能提高其质量,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抽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要想更好的提高课堂练习的质量,要从几个方面人手。其一是由充足的练习时间,教师可以每节课抽出5分钟让学生练习计算,并让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提出,以便教师进行解决。其二是保质练习,教师在堂课练习时出一些针对性的题目,例如在学习两位数除法时,教师可以在练习时出一些针对不同类型的两位数除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让学生熟悉巩固练习,并不是在一种算法上练习很多遍,这样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并且教师要出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练习,根据错误找原因,根据原因找方法,以此来提高练习的质量。其三是计算完成后要进行一定的巩固,在教师加强练习之后,最需要做的是巩固学生的练习,使学生加深记忆并总结经验,这样学生才不会出现刚练习完就忘得一干二净的情况,并且有效提高了学生课堂练习的质量。
  五、培养学生的查错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生做完题目后确实会检查,但是他发现不了自己的计算错误。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学生没有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慢慢培养学生这种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培养学生的能力。第一步:老师直接告诉他错误的题目,让他自己订正,然后说出错误的原因;第二步:老师改作业时,发现学生作业上有错误,告诉学生一个小范围(一道题或几道题)中有一道题是错误的,让学生自己找错误,找出错误后让学生说出错误的原因;第三步:老师发现学生作业中有错误,这次所有的作业都不批改,让学生自己订正。这样让学生先找出一道题中的错误,再查出几道题中的错误,直到后来能查出几十道题中的错误,学生在以后的作业和考试中就不会把会做的题目做错了,即使做错了也能检查出来并订正。
  六、强化生活运用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显得很重要,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并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情境开展教学,让孩子们在具体的情景问题中开展学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那么诸如估算类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在教学中老师能够充分认识教材、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就可以在教学中很好的处理计算教学的问题也能够开展有效的计算教学,让学生真正通过课堂学习发展数学的素养,达到课程标准对于计算教学的要求。
  • 【发布时间】2019/5/12 17:48:37
  • 【点击频次】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