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践探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不仅要遵循学科特点,结合现代直观理念,更要加强师生互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由于情境创设的方式,作用也就不同,根据需要,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中间或结束,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还能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其可以为教与学提供良好的手段和平台,快速地提高教学质量。但这样的效果,也需要我们精心设计。下面,我结合多年工作,谈谈小学数学开展情境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现实中情境教学已在为当前课堂的常态,不同的是学科不同情境不同,内容不同情境不同,环节不同情境不同。但我们今天从有效性的角度来谈情境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课堂参与性低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受传统教学方式——一切围绕应试的做法的影响,导致很多学生兴趣不浓,形成了被动接受的习惯。在有些情况下,虽然教师进行了比较生动的教学情境创设,但是却很难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导致出现成绩比价差的学生没有兴趣去学习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也日益低下,逐渐失去了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情境创设千篇一律,缺乏新意。情境的新颖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新课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给教师教学情境的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部分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创新能力却比较有限,导致部分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大致相同。久而久之,就越来越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味追求新意,却不具有实用性。“为情境而情境”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只能迎合学生笑料,而非将学生引入思考中。因此,在实践中,与教学情境创设千篇一律问题相对应的就是教师一味追求教学情境创设的新颖性,而脱离了小学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具有实用性。这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虽然具有新颖性的特点,但是,由于受限于自身的理解能力,大多数学生并不能真正理会老师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真正目的,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甚至有适得其反的不良影响。
二、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提升实效的做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提高情境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必须加强情境策略的研究,使之与教学内容、学情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情境的趣味性、诱思性、情景性和煽情性作用,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我要学”意识,从而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注重数学学科特点。数学课中的情境,前提就必须遵循新课标要求,具有较浓的“数学味”。要知道,情境一旦与数学内容结合,就成为知识教学的载体,甚至其本身就是知识。因此,创设情境时我们应注意学科性。新课标强调“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实践中,我们数学教育就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做为数学的重要资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好的教学情境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很重要的教学手段,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数学知识。故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而又不失浓厚的数学味的课堂,应当是广大数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体现直观化教学理念。情境是为教学有效性提高而选择的一种方法,通过激趣、煽情、诱思等手段去达到提高增质的效果,因此,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我们应强调直观化教学理念,把情境创设与现代科技、先进理念等融合起来,如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用数学故事创设情境、用开放性习题创设情境、用生活化理念创设情境等都是直观化教学理念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新课标要求进行互动性强的教学,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境创设,要求老师转变自身高高在上的思想观念,与学生建立人格平等的关系,老师要与学生一起进行数学理论的学习和探讨,要从学生认知状况和生活实际进行考虑,更多的让学生发挥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
(四)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现实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比较重视在教授之前利用创设情境进行知识的引入,而忽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辅助。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学生不同阶段的理解能力创设内容各异、难易有别的教学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保持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不仅要创设教学情境,更要想方设法使情境教学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新课标“让学生人人获得良好数学教育”的理想。
参考文献:
[1]段小梅,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探究[J].教师,2017年。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设
所谓教学情境,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由于情境创设的方式,作用也就不同,根据需要,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中间或结束,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还能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最主要的是其可以为教与学提供良好的手段和平台,快速地提高教学质量。但这样的效果,也需要我们精心设计。下面,我结合多年工作,谈谈小学数学开展情境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小学数学教学情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现实中情境教学已在为当前课堂的常态,不同的是学科不同情境不同,内容不同情境不同,环节不同情境不同。但我们今天从有效性的角度来谈情境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课堂参与性低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受传统教学方式——一切围绕应试的做法的影响,导致很多学生兴趣不浓,形成了被动接受的习惯。在有些情况下,虽然教师进行了比较生动的教学情境创设,但是却很难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导致出现成绩比价差的学生没有兴趣去学习数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也日益低下,逐渐失去了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情境创设千篇一律,缺乏新意。情境的新颖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新课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给教师教学情境的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是,部分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创新能力却比较有限,导致部分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大致相同。久而久之,就越来越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一味追求新意,却不具有实用性。“为情境而情境”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只能迎合学生笑料,而非将学生引入思考中。因此,在实践中,与教学情境创设千篇一律问题相对应的就是教师一味追求教学情境创设的新颖性,而脱离了小学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具有实用性。这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虽然具有新颖性的特点,但是,由于受限于自身的理解能力,大多数学生并不能真正理会老师进行教学情境创设的真正目的,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甚至有适得其反的不良影响。
二、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提升实效的做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提高情境教学有效性,我们就必须加强情境策略的研究,使之与教学内容、学情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情境的趣味性、诱思性、情景性和煽情性作用,让学生在情景中产生“我要学”意识,从而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应注重数学学科特点。数学课中的情境,前提就必须遵循新课标要求,具有较浓的“数学味”。要知道,情境一旦与数学内容结合,就成为知识教学的载体,甚至其本身就是知识。因此,创设情境时我们应注意学科性。新课标强调“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实践中,我们数学教育就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做为数学的重要资源,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好的教学情境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建构,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很重要的教学手段,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数学知识。故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而又不失浓厚的数学味的课堂,应当是广大数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应体现直观化教学理念。情境是为教学有效性提高而选择的一种方法,通过激趣、煽情、诱思等手段去达到提高增质的效果,因此,在情境创设过程中,我们应强调直观化教学理念,把情境创设与现代科技、先进理念等融合起来,如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用数学故事创设情境、用开放性习题创设情境、用生活化理念创设情境等都是直观化教学理念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三)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新课标要求进行互动性强的教学,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境创设,要求老师转变自身高高在上的思想观念,与学生建立人格平等的关系,老师要与学生一起进行数学理论的学习和探讨,要从学生认知状况和生活实际进行考虑,更多的让学生发挥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
(四)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现实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比较重视在教授之前利用创设情境进行知识的引入,而忽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情境进行教学辅助。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和学生不同阶段的理解能力创设内容各异、难易有别的教学情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保持和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不仅要创设教学情境,更要想方设法使情境教学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新课标“让学生人人获得良好数学教育”的理想。
参考文献:
[1]段小梅,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实践探究[J].教师,2017年。
- 【发布时间】2019/5/12 17:51:12
- 【点击频次】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