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彰显数学课堂魅力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我们都知道,数学计算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与我们的科学研究、生产实践活动息息相关。数学计算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和周围的事物,它影响着学生对学习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学习的过程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数学计算教学属于小学数学重要组成部分,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计算能力,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而本文也主要对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计算机能力
计算能力属于小学数学必要的基础,学生计算能力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小学数学成绩高低,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会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直都知道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计算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也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积极的参与到计算训练以及学习活动中,进而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的[1]。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教学,以此来设计一个符合学生心理以及兴趣的教学方案,具体措施如下:(1)小学生因其年龄比较小,对于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并且还喜欢动手,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自主操作,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就能有效地提高自身计算能力。例如,教师在加减法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加减法竞赛活动中,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操作实践能力。(2)除了上一点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数学生活情境教学,这样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进而就能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加减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小明有9个苹果,他想分给妹妹和弟弟一份,你们觉得一人几个苹果才公平呢?”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计算训练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计算训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在加强计算训练的过程中,口算能力训练是其中一个重点,也是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抽出时间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听算、卡片计算、课件计算等方式,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口算能力,从而就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除法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五分钟采用听算的方式,让学生对之前所学的除法进行回顾,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回答,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口算能力。除此之外,笔算训练也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计算规律相关知识讲解,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规律,将其更好地应用计算过程中,从而才能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实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这一目的[2]。在对学生进行笔算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笔算的方式与技巧。最后,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估算以及简算能力,这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这些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推升,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计算能力,从而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这一目的。
三、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正确的计算习惯,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因为失误、粗心等现象所造成的计算错误,这也是小学生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一样要从每一个细节开始着手,以此来督促学生养成科学并且正确的计算习惯,具体措施如下:(1)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工整、规范等计算习惯,长期以往下去,学生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就会回出现字迹模糊、粗心失误等问题,从而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2)在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教师应该让学生多次进行审题,以此来让学生养成细心审题的习惯,长久下去学生计算习惯也会更加良好,进而就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3)在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等习惯[3]。在数学计算过程中,验算是学生对自我结果的检查,通过验算检查能够更好地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等计算习惯,这样就能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从而就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四、实践培养抽象思维
小学数学还涉及到简单的平面几何和空间几何,这部分应用题与计算题要求同学们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最好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的办法就是动手实践。例如,这道题“至少需几块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才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待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后得出结论为8块,趁势引导其推演得出的过程为长宽高的相乘,并以此类推棱长为3厘米、4厘米甚至n厘米的时候需要多少块。在实践中对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训练。
总而言之,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其对于数学成绩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相信教师们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尝试,一定会促进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计算训练,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惠敏.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的优化探讨[J].新课程(综合版),2018(07):34.
[2]李璐.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8(21):45.
[3]丁德志.关注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数学教学方式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06):96.
[4]尤仪.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8(17):72.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计算机能力
计算能力属于小学数学必要的基础,学生计算能力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小学数学成绩高低,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大多会对学生进行计算能力的培养,以此来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一直都知道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培养学生计算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也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积极的参与到计算训练以及学习活动中,进而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的[1]。为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教学,以此来设计一个符合学生心理以及兴趣的教学方案,具体措施如下:(1)小学生因其年龄比较小,对于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并且还喜欢动手,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自主操作,这样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就能有效地提高自身计算能力。例如,教师在加减法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加减法竞赛活动中,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同时还能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操作实践能力。(2)除了上一点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数学生活情境教学,这样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进而就能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加减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小明有9个苹果,他想分给妹妹和弟弟一份,你们觉得一人几个苹果才公平呢?”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计算训练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计算训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在加强计算训练的过程中,口算能力训练是其中一个重点,也是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抽出时间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听算、卡片计算、课件计算等方式,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口算能力,从而就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除法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前五分钟采用听算的方式,让学生对之前所学的除法进行回顾,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回答,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口算能力。除此之外,笔算训练也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计算规律相关知识讲解,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规律,将其更好地应用计算过程中,从而才能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实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这一目的[2]。在对学生进行笔算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笔算的方式与技巧。最后,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估算以及简算能力,这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只有这些能力都得到了有效地推升,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计算能力,从而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这一目的。
三、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
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更好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养成良好正确的计算习惯,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因为失误、粗心等现象所造成的计算错误,这也是小学生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过程中,一样要从每一个细节开始着手,以此来督促学生养成科学并且正确的计算习惯,具体措施如下:(1)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工整、规范等计算习惯,长期以往下去,学生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就会回出现字迹模糊、粗心失误等问题,从而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计算能力。(2)在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教师应该让学生多次进行审题,以此来让学生养成细心审题的习惯,长久下去学生计算习惯也会更加良好,进而就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3)在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等习惯[3]。在数学计算过程中,验算是学生对自我结果的检查,通过验算检查能够更好地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等计算习惯,这样就能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从而就能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四、实践培养抽象思维
小学数学还涉及到简单的平面几何和空间几何,这部分应用题与计算题要求同学们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最好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的办法就是动手实践。例如,这道题“至少需几块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才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待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后得出结论为8块,趁势引导其推演得出的过程为长宽高的相乘,并以此类推棱长为3厘米、4厘米甚至n厘米的时候需要多少块。在实践中对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进行训练。
总而言之,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计算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其对于数学成绩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相信教师们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尝试,一定会促进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计算训练,让学生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惠敏.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的优化探讨[J].新课程(综合版),2018(07):34.
[2]李璐.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J].中华少年,2018(21):45.
[3]丁德志.关注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数学教学方式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8(06):96.
[4]尤仪.浅谈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2018(17):72.
- 【发布时间】2019/5/12 17:51:32
- 【点击频次】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