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经验分享

 

【作者】 王 林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志城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基于合理、有效利用本土资源实施种植课程

  摘 要:泰戈尔经典文献:在人的生活中,应该有一小段类似原始人生活的时期。胎儿在子宫内悠闲地玩耍,完成植物生命的第一段,出生后准备以全部的本能去迎接下一阶段。”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幼儿园教育的需求不断扩大,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学前教育事业已步入从量的扩展到质的提高的新阶段。虽然幼儿教育基础建设越来越好,但却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本土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使得幼儿园种植课程建设作为特色课程和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途径,已受到广大农村幼教工作者的热切关注,并不断有创新和实践。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本土资源;课程实施  
  与城市的幼儿教育相比,农村幼儿教育无论是从师资力量上,还是从社会资源上,或者是原生家庭情况上都相差较远,这为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局限性。依据《指南》精神,教师应从大自然、大社会中获得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农村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注意结合当地有限的资源,利用无限的想象开发更多趣味教学内容。从这一观点出发,针对当前农村幼儿园课程建设及已实施过的种植课程进行梳理和分享。
  一、巧妙利用空间,为幼儿创造一方乐土
  杜威提出:“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儿童的发展、儿童的生长,就是理想所在”。在规划幼儿植趣园地时,我们本着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从我园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园内可用空间,合理规划创设儿童植趣园地,让自然的生机充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教师可以根据季节特点设置一些与大自然亲近的课程,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会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另外,教师应当改变教育观念,注意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回归课程本真来做真教育。
  当前的幼儿园种地分为两类,一种是园级种植,由幼儿园利用园内草植地,户外开阔区域规划资源进行合理的布局,对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分类置放和管理,如:多肉植物、绿色植物等。一种是班级种植区域,由班级教师根据幼儿需求,与幼儿共商并合理安排区域空间布局,创设相应的种植环境,如:蔬菜种植等。
  二、课程生活化,种植促发展
  儿童植趣活动一定要突破单纯对植物果实的物质性收获,种植活动是持续、连续的过程,要重视种植活动中“种植”、管理、收获”每个环节中孩子经验的获得;在植趣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课程观,要基于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鼓励支持儿童的深度学习,生发建构适宜儿童的种植课程。只有这样,植趣园才能真正成为儿童学习的生态园,植趣活动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多元发展。
  (一)种植
  如何运用好这块生态园,使之真正成为幼儿自主探索、学习的乐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及教育技能的跟进是关键。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拓展经验来逐步建立种植课程理念,提升建构实施种植课程的技能与水平。
  开展种植课程前期,会有许多的工作需要幼儿完成。比如:种子的选购需根据季节就变更进行合理选择;种植工具的合理选择与购买;种植前期需对土壤条件有所了解,适当进行除草、松土等环节。这些前期工作都可让幼儿自主参与完成,在购买工具及种子环节可请家委会工作人员协助幼儿完成。既充分发挥幼儿自主性和能动性,同时也调集了个别家长的参与性,有效整合家园共育。
  (二)管理
  虞永平教授指出:要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幼儿园的种植活动是一种有温度,有情感的活动,幼儿在种植过程中收获的不只是能力和知识,还有情感和态度。种植活动中的种植、管理、收获等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教育的价值与元素,作为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善于挖掘与把握植趣过程中的教育元素,真正把种植纳入课程之中,使之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俨然像一个个小植农,悉心照料着自己所种植的植物;在种植的过程中,他们认识了各种植物,感知了不同的植物的生长过程;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潜移默化地构建了数的概念;在种植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判断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收获
  每一次收获都是一场惊喜。在收获过程中,学会主动观察发现、对比、合作,学会通过连续的观察记录及种植故事去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受,真正使丰富的自然环境成为幼儿主动探究的园地。我们还将孩子们种植的植物的根、茎、叶、花、壳、皮、籽等清洁,分类整理到资源库,根据区域活动的需要相应投放,或孩子根据自己操作的需要随时取用。同时在园内开展了果实义卖、班级内制作泡菜进行全园性分享。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与成就感,体验到分享的快乐与满足。
  三、家长参与,助力课程有效实施
  亲身体验,体验种植价值意义。家长参与种子及种植工具的购买,同时个别家长进课堂参与番茄苗的栽种授课等。班上孩子们喜欢在下午放学后讲自己的家长请到种植地去欣赏自己的劳动果实,并大方的讲述种植过程中发生的趣事。番茄收获后,家长协助幼儿在园内布置以卖场地及分组协助义卖活动的有序开展,当孩子们手里握着义卖番茄的钱时,都高兴的跳了起来;“我们钟的番茄卖到钱了,好开心呀!”。回到教室,孩子们又开始讨论着义卖的钱如何处理。
  幼儿园植趣园地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如何利用植趣园地这一生态化的课程资源来建构、实施种植课程我们还只是进行了初步的尝试与探索,在今后的种植活动中,我们将进一步践行落实“全收获”的种植理念,努力生发建构更多的儿童喜爱的植趣微课程,使每一个儿童在幼儿园植趣园这块绿洲上与植物共成长。
  参考文献:
  [1]种植活动中幼儿记录方式的探索
  [2]幼儿园课程实施得的行与思
  [3]潘佳辉 金玛丽 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4]虞永平 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

  • 【发布时间】2019/5/12 17:52:24
  • 【点击频次】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