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合作与生存,已经成为当下教育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实现新课程理念的一个基本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力;课堂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从理论上讲,我们经常说的自主学习应该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想真正实现自主性学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其次要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语文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多年来,为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力,我在教学方面尝试了如下的做法:
一、以兴趣激发学习意愿
小学生对于学习的意愿是比较薄弱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调整状态。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学生没有学习兴趣,难以对学习产生主观上的意愿。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课题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利用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快乐,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如学习与“标点符号”相关的内容时,可以抛弃以往那种单纯讲解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竞赛活动:首先,将学生分成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然后,由男生组和女生组展开竞赛,共同给“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这句话加上标点,使句子产生不同的意思。完成后要先举手,后举手的一组不可以与先举手的一组答案相同。竞赛的要求公布后,原本安静的教室顿时沸腾起来,学生迫不及待地分组,对句子进行思考、断句,学生最终得出了两种断句的方法: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2.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在本次的竞赛活动中,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用法有了更为全面的掌握,也从更深的层次了解了标点符号,明白了标点符号所在位置不同能够使句子产生不同的含义。这一发现使他们对所学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学生已经进入到小学高年级了,但是并不具备强烈的自主学习意愿。教师要做的就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的方式,其中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就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日常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学会自主识字。为了孩子们能够自主识字,我开始教给他们怎样查字典。通过这个方法,鼓励他们自己去动手识字。通过查字典比赛,孩子们识字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查字典成了他们每日的必修课,学生们每日会向家长汇报“今日我学会了多少个生字”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我在课堂教学中也节省了时间,让课堂教学生成的更有实效。
三、构建多维立体化的自主学习课堂
本文所有提到的构建多维立体化的自主学习课堂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而是一个以教师的教学为引导,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自学”氛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思维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安利来展现这一模式。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桂林山水》为例,教师首先可以对学生提出指导性的预习意见,要求学生摘录出课文中优秀的语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而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展示,相互交流各自对桂林山水的自然风光、祖国壮美河山的感受;第三,在课堂上播放风光短片,通过合理的情境演绎,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第四,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并有学生们自主探索交流,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这也是一个多向交流的过程。第五,由教师向学生们展示其他的自然风光,并要求学生课后了解相关内容,自主学习。第六,布置试题作业,巩固当堂的学习效果。第七,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贯通所学。
四、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强调以成绩为标准,重在知识方面的量化,把难以量化的内容排除在外,实际上,有些教学效果不是马上就能显现的,需要以过程和素质标准来配合。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实行多元评价,发动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家长、社会都来参与评价。
总之,语文教学要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真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实践,变机械照搬为巧用方法,变单一课本为多种渠道,变狭隘课堂为广阔生活,让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力;课堂教学
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从理论上讲,我们经常说的自主学习应该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想真正实现自主性学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新课标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教师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其次要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语文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让学生自己去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多年来,为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力,我在教学方面尝试了如下的做法:
一、以兴趣激发学习意愿
小学生对于学习的意愿是比较薄弱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调整状态。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学生没有学习兴趣,难以对学习产生主观上的意愿。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课题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利用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学习中获得快乐,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如学习与“标点符号”相关的内容时,可以抛弃以往那种单纯讲解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竞赛活动:首先,将学生分成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然后,由男生组和女生组展开竞赛,共同给“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这句话加上标点,使句子产生不同的意思。完成后要先举手,后举手的一组不可以与先举手的一组答案相同。竞赛的要求公布后,原本安静的教室顿时沸腾起来,学生迫不及待地分组,对句子进行思考、断句,学生最终得出了两种断句的方法:1.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2.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在本次的竞赛活动中,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用法有了更为全面的掌握,也从更深的层次了解了标点符号,明白了标点符号所在位置不同能够使句子产生不同的含义。这一发现使他们对所学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虽然学生已经进入到小学高年级了,但是并不具备强烈的自主学习意愿。教师要做的就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的方式,其中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品质。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就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日常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工具书学会自主识字。为了孩子们能够自主识字,我开始教给他们怎样查字典。通过这个方法,鼓励他们自己去动手识字。通过查字典比赛,孩子们识字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查字典成了他们每日的必修课,学生们每日会向家长汇报“今日我学会了多少个生字”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我在课堂教学中也节省了时间,让课堂教学生成的更有实效。
三、构建多维立体化的自主学习课堂
本文所有提到的构建多维立体化的自主学习课堂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而是一个以教师的教学为引导,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自学”氛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思维的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下面本文将结合具体的安利来展现这一模式。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桂林山水》为例,教师首先可以对学生提出指导性的预习意见,要求学生摘录出课文中优秀的语段,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而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展示,相互交流各自对桂林山水的自然风光、祖国壮美河山的感受;第三,在课堂上播放风光短片,通过合理的情境演绎,进一步激发学生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第四,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并有学生们自主探索交流,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这也是一个多向交流的过程。第五,由教师向学生们展示其他的自然风光,并要求学生课后了解相关内容,自主学习。第六,布置试题作业,巩固当堂的学习效果。第七,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贯通所学。
四、改革教学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强调以成绩为标准,重在知识方面的量化,把难以量化的内容排除在外,实际上,有些教学效果不是马上就能显现的,需要以过程和素质标准来配合。教师的评价是学生赖以感受成长的喜悦、烦恼或挫折的主要参照物。教师的积极评价,会有效地改变学生自我认知的倾向性、自主行为的调控力,以及认知动机、风格和技能,进一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实行多元评价,发动学生本人、同学、老师、家长、社会都来参与评价。
总之,语文教学要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真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实践,变机械照搬为巧用方法,变单一课本为多种渠道,变狭隘课堂为广阔生活,让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
- 【发布时间】2019/5/12 18:05:06
- 【点击频次】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