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究

 

【作者】 王 珏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天台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就是化网络为教学手段、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充分释放主体性,成为“我要学”的积极践行者。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网络环境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进,网络环境已逐渐成为教育的大环境了。在这个环境下,教与学的方式、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给我们教师不仅在观念上是一次挑战,在手段上更是提高了要求。实践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在体会到网络世界的无穷魅力的同时,也进入到语文的天地里巡天遥看,在网络和语文的空间里兴致盎然地学习、轻松快乐地感受语文、学习语文。语文教师不要对传统教学口诛笔伐,更不要把传统教学说得一无是处。不要把课改视为天外来客,就一线教师而言,我们可以把课改理解为“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目的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教改的实质就是改变教师的教法,由以前的给学生准备好水或者蓄水池,改变为教他们找水和打井的方法。而网络的出现,无疑让教师在教法上转变,更会让学生学习方式、平台有了全新的改变。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教育越来越信息化、网络化。而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又使网络教学成为时尚,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多媒体网络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走进课堂,也正越来越显示其无与伦比的优势。以教学门外汉的眼光来看,语文应该是最轻松有趣的学科,因为与生俱来的环境决定了师生之间没有交流障碍,师生的思维方式是高度一致的,教师所讲学生听得懂。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是这样说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中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网络,报告会……等等。学校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特点,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实际情况却与愿望大相径庭。语文教学实际非常令人担忧,乃至让人觉得不寒而栗。许多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上语文课,因为我们的语文课过分注重工具性,而轻视人文性。如果我们对做一个“你最喜欢的学科”调查,计算机课肯定会毫无悬念的胜出,这就给我们了一个启示:我们可以因势利导地运用计算机网络来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给语文教学一片广袤的天空。
  要知道,计算机网络里的世界很奇妙,有着无限的教与学资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让学生的思维心鹜八荒。网络平台的多元性、开放性和非线性,充分为学生提供了各种选择的可能,鼠标一点,“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目的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而实现这个并不是我们语文课堂的终极目标,我们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他们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自由,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网络教学资源创设不同类型的学习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体会到网络世界的无穷魅力。同时也进入语文的天地里巡天遥看,在网络和语文的空间里兴致盎然地学习地、轻松快乐地感受语文、学习语文。
  按新课标要求,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其基本理念是这样的:一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涪文素养;二是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三是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四是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语文课应该是生动活泼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应该是生龙活虎的,自始至终教室里应该充满了开心的笑声,到了下课时间,师生应该依依不舍才对。可实际情况是学生昏昏欲睡,教师苦不堪言。之所以会出现学生讨厌语文,教师不喜欢语文的现象,根子在教师没有领悟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实质,或者说教师领悟到了但因为应试、考核方面的诸多原因而没有放开手脚实施新课改。在计算机网络的平台下,学生进入语文世界就变得简单多了,语文教师可以以新理念为突破口,借助两络,放开手脚,右语文的天空里“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师生共同一头扎进浩茫的语文世界,乐不思蜀。学生利用计算机网络,完成这些任务不费吹灰之力。因为任何人只要在百度里打上“回文诗”字样,各种各样的“回文诗”足以让学生见证到奇迹。
  在网络环境下,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大语文的观念,比如作文教学,教师完全可以给足时间让学生去构思、去写、去修改完善。在学生构思、写、修改完善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弓下身子给学生提建议,一起商量。学生写教师也写,师生共同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受挫折的沮丧。网络里什么范文没有,学生进了网络的大门,语文教师就告诉他们怎样在学习借鉴别人范文的基础上“我手写我口”,“授人渔而不授人以鱼”,让学生学会写自己的东西,在比较中体验什么是“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些都是我们在网络环境下探索语文教学的一些实践感悟。
  参考文献:
  [1]黎征途,浅谈信息化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探究[J].现代阅读,2012年。
  [2]冯艳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年。
  • 【发布时间】2019/5/12 18:07:34
  • 【点击频次】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