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作者】 王 龙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龙池乡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其实说的就是兴趣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一旦学习者抱有强烈的学习兴趣,那么所取得的学习效果自然也会更加理想。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通过兴趣的培养就能提升整个地理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人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没有记忆哪能谈得上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可见兴趣的重要性。由于初中升学考试地理未列为必考科目,许多学生对该学科不重视,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
  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是学习兴趣的大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不注意调节学习氛围,而只是采取平铺直入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倡导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开展教学活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境教学法。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情境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是把知识直接的“喂”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获得知识。由此可见,这种情境教学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在这种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教师,要注意在地理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些趣味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娱乐中习得知识,形成能力。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中东”这部分的内容时,依据以往的经验,这个“三洲五海”之地是全球最为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其中有很多着名的城市、港口、海峡等,而很多学生总是被这些复杂的地理状况扰乱头脑,因此,这部分也就成为了学生经常犯错误的“重灾区”。为此,在学到这部分的内容时,我就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利用游戏的方式把这些知识点编入游戏之中,游戏的主题是“去中东旅游”,旅游的线路是从中国海南省的琼州海峡出发,入南海以后经过马六甲海峡到中东地区,再进入黑海,经过土耳其海峡、地中海沿线回到旅游出发地。规定了线路以后,接下来,在黑板上挂上一幅亚洲地图,然后从班级中选出几个学生担任小导游的角色,按照前面所说的旅游线路去游览中东,把所经过的海洋、海峡、国家、港口、城市等名称报出来,最后比较一下哪位导游说得最准确,然后评出最佳导游。就这样,在“纸上谈兵”的旅游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且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翻地图找答案,就这样,经过一趟中东之旅过后,学生对该区域的地理状况也了解得差不多了,原先繁杂的知识就在学生的游戏过程中被不知不觉地吸收了。
  二、精心设计好第一节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我非常重视每学期的第一节课。例如,在上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这节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宇宙空间、狮子座流星雨的拓展视频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使他们认识到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修正错误、不断接近真理的过程,是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这些方式不断地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除了重视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外我还精心设计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运用语言艺术
  语言艺术包括体态语言和言词语两种。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并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等体系语言加以辅助,可以使学生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地理课堂教学最主要可采用以下三种语言:
  (1)启示语:根据教材特点,对于难点知识,讲解内容时,应当多采用启发设问的语言。这样可以步步诱导,环环相扣,突破主题。比如讲太阳高度变化时可以这样设计:为什么咱们这里的学校在一年之中见不到正午太阳位于头顶的现象呢 (学生众说纷纭)继而又问:比我校位置更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呢 最后又问:引起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层层设问,步步逼近,结论自然而然就得出来。
  (2)比喻语:对于学生易于混淆的,难于记忆的知识利用打比喻的形式,学生一听形象生动,很轻松地也就记下了。如讲地震发生原因时,可问学生你们见过屠夫杀猪的情形吗 (学生当然见过),然后借用杀猪比喻地震发生。笔者编了一首顺口溜:地球应力是把(无形的)刀,裂破皮层(指岩层)血流(指能量)多。这样学生既好记又易于理解。
  (3)快慢语:根据课文内容不同,有时可采用精练简明,高频快节奏的语言振波刺激学生听觉。比如讲述“快行冷锋”,“火山爆发”就可用快,猛,爆的语言振波。慢语可以使学,对所讲知识产生一种温和亲切的感觉。如讲“暖锋天气”,“地热 ”就用缓慢轻松的语调,借助于面部表情,手势进行演示。总之不论在哪一节课当中,快慢语应当有机结合,做到快中有慢,慢中有快,错落有致。
  四、合理利用现代教学辅助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学科一直未受到家长甚至学生的重视,当做一门只要结业及格就可以的学科,很少有学生觉得地理学科重要,对今后的自我可持续发展有用,学生自己对地理学科没有兴趣觉得缺乏趣味性,单调的课堂,无彩的地理课本内容,枯燥又不好罗列记忆,运用一些辅助教学设备至关重要,一是可以解决学生的审美疲劳,调动课堂气氛,二是可以制造问题,让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本堂课最终的解决方案,把部分主动权放给学生,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兴趣。
  五、将生活融入地理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源于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最好老师,是学生学习地理的活教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紧密结合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尽量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恰如其分地整合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愉悦的生活重现与体验中学习地理,从中体验地理的奇妙与乐,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总之,兴趣是成功的先导,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都需要两者共同的努力,教师适当合理的运用辅助教学工作,把源于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运用老师教的方法融会贯通。教师在原有教学经验积累的基础上,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不断的创造丰富的课堂效果,塑造良好自身的人格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供给学生渴望知识的源泉,多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两者一起探究性的学习,减轻学生在学习地理上的负担,从根本上改变、改革。
  • 【发布时间】2019/5/12 18:10:45
  • 【点击频次】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