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应针对问题创新方法

 

【作者】 杨时鉴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桠杈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应从现存数学课堂中的问题分析,找到改进策略,这样才能更好创新或优化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现存问题;创新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保证,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必需。但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有效的?这才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面对众多方法,我们如何选择或优化,的确是个难题。这虽然有点“仁者见仁”的意味,但并不能说教学无规律可循或无正确合理之法。虽然教无定法,但对于具体问题,其方法是有限的。所以,我认为,教学是有法可依可据的,只是这个“可依可据”源于教学内容、本班学情以及我们教师自身的三者结合。现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走访,发现的问题以及自我对此的实践与思考。
  一、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
  经课后反思、走访,借鉴学习之后,我们发现,现行数学课堂存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制约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宣课”多,缺情感教育。传统课堂,教师直奔主题多,开课便讲便是特征。小学数学其教学内容多为数学计算,而数学教育工作通常为照本宣科,而方法就是“宣讲式”,在进行知识灌输后,运用较为繁琐的数学思维以及相关数学理念进行解析,这种教育方式显得教育乏味,使得学生失去对数学教育学习的兴趣。小学数学是奠基学科,培养学生一定数学知识只是其中一个目的,更多的是为学生将来发展奠定基础,特别是兴趣基础、热爱数学的情感基础。缺失了这些培养与激发,就使得课堂就是纯知识教学,无生机、无人文关怀,学生就会在抽象的知识学习面前顿生乏味感、枯燥感,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学生学习兴趣。
  (二)重知识,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各个学科都要担当的重要责任。就是由于这个“公责”,才导致很多教师“与我无关”的个人想法。于是教学中就只强调了要考核“我”的“应试”培养。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在这一阶段打下良好基础,可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来看,教师仍然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为了尽快完成教学目标,而省略与学生沟通环节,并直接进行下节知识的讲解。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教师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通常则是通过考试的方式进行,当学生成绩呈现良好时,教师即认定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这种传统教学方式,一方面扼杀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扩展,一方面学生长期处于考试状态下,学习压力较大,一旦成绩落后,学生自信心受到挫折,长期以往将会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二、数学课堂教学应创新教学方法
  在着实践行新课改的今天,我们不能再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更不能老是“宣讲式”,要创新教学方法,多措开启课堂教学。
  (一)加强良好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引发学生“我要学”欲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力,使课堂充满灵性,充满生机。落实在教学中,我们应注重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建立师生关系之前,应建立朋友关系,真正的关心与关爱学生,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课堂提问学生回答不上时,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尽量运用语言技巧缓解课堂教学感概氛围,杜绝传统课堂沉闷的教学气氛,教师可在知识讲解前,与学生进行沟通。实际上,一堂好的课程,是从课前导入开始的,课前导入一方面可告知学生已经上课,收住学生玩耍的心态,另一方面缓解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得学生与教师共同进入学习状态。
  (二)开展合作探究教学。合作、探究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方法,运用这两种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创作能力,特别是探究式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因此,在新课改大背景下,我们应积极进行课堂潜能开发,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将学生进行分组,选取几名优秀生,并运用优秀生带动后进生的方式建立小组式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解完基础知识后,为学生提出本节课知识相关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哪组得出答案后,可选派一人至讲台上为大家讲解,教师相应对学生以及小组表现评分,给予奖励,且每组选派人员采用小组轮流方式上台讲解,为所有学生提供学习与表现机会。
  (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没有反复的锻炼,学生思维就不能得到很好培养与开发,创新思维就受到抑制。因此,新课标要求到“数学教育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学生思维仍然处于发散状态,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理解,通常处于懵懂状态,各种思维方式未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因此在小学阶段教育中,应重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开创多形式化的数学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学生状态,对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对于数学优秀生亦或者数学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培养其创新思维,鼓励参加奥数等比赛。此外教师教育应针对所有学生,在讲解完基本知识后,补充学生数学相关知识,使得学生提前接受新学生知识。例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师可在讲解完乘法口诀知识后,可为学生补充其他年级数学知识扩展学生知识学习范围,使得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当然,现行小学数学课堂还存有一些问题,有共性的,但更多的是个性的。我们应因人、因课堂、因内容而论。但只要我们认真研究,这些问题是可以减少甚至克服的。不过,“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追求平平淡淡的完美,而是去追求有突破性的遗憾。”这是我们创新教学策略的先行者们应付出的代价,当然更值得。
  参考文献:
  [1]程晓辉,浅析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J].福建教学研究,2014年。
  [2]李秋敏,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
  [3]张彬杰,关于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J].新课程(上),2014年。
  • 【发布时间】2020/3/18 16:05:18
  • 【点击频次】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