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的重要培养任务就是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新课标改革以来,从国家规定层面,政策要求教师,不单单是知识性传授,也要传授学生发展的能力。我们通过思维方式的培养,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笔者通过结合当下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探索培养数学文化之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数学思维;数学文化
文化自信称为学科学习的重要理论支撑,如何将文化融入教学,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将数学文化渗透入教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层次思维,而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应该顺应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同时提升学生数学文化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不要求单纯的死记硬背,重在理解与思考,文化渗透已经是当下教育发展的重点部分。数学是数字化、符号化、公式化的学科,但同时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大浪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学思想都在随着时代进展不断发展,教师观念也在不断发展。我们不再是传统式教学,为学生灌输知识,单方面输出,完全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某种层度而言,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应该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现代化的教学观念,一流的师资,培养能力与思想良好的学生。从文化上影响学生思想。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培养的现状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培养的特点
小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课堂中学到的方法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数学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科学类,而小学数学的目的也就是从逻辑思维、空间几何思维等的方面培养学生。在我们的实际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局限于公式与理论。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掌握公式和定律,能够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从思维层面解决这种问题。我们的教师应该使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引导性、启发性、拓展性的特点。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培养的现实情况
由于应试教育对于广大中国学子的重要影响,学生处于小学阶段就有了升学与应试的压力,教师重分数而轻文化和素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缺乏数学文化的培养与熏陶。在我们的小学数学中,也应该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从根本上、思维上做出改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才是培养学生的未来。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结合策略
(一)数学文化的重要性
当第三次工业革命将要到来,计算机、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所引起信息与生活的重大变革,推动着人们全面而辩证地认识数学的本质问题。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重要命题,而精神文化又蕴含在各个学科中,数学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成为科学技术的基础,影响着每个人的发展,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发展,人工智能型、大数据分析型人才将得到重点培养,数学文化是这些人才必需的储备,孕育着数学的发展和创新,在一定程度决定数学未来发展走向。
(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在生活中实践,渗透性数学文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两大步骤,“在课堂中感悟”与“在生活中实践”。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老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枯燥的课本内容和公式知识,多和实践联系。让学生觉得数学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上感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将数学文化渗透到学生学习与生活。例如,教师上课的时候可以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例子,或者讲一些数学名人故事,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注重思想方式,让学生学会思考
小学的数学教学,其实是具有较多问题的。不论是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方法上。如何培养小学学生的思考方式,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数学文化建设,让学生学会思考,都是目前的重点。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大胆实践、大胆论证,通过不断质疑不断求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问题的设置,将数学思想融入提问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从数学史、数学问题,提升至数学文化。
(四)重视课外实践
广大教师也应该是使学生广泛涉猎课外知识,接触教材中没有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只有教师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上课才能顺利引导学生各种有趣的数学知识。此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尤为重要的,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因为课外实践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学生能认知多少,就能内化多少,能内化多少,就能行为多少,让学生具有充分的学习兴趣时,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小学数学素养。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注重课外实践,注重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结论
只有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创造,注重思维培养与文化熏陶,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而提高小学数学学习成绩。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当代学校教育中,数学是我国在校学生学习时间最长的科学知识,因为它是所有科学的基础。数学文化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命题,而如何去结合当今教育水平,教师水平,教学水平等各方面考量,注重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参考文献:
[1]罗景玉.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25.
[2]李晓兰.在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方程思想的课例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91.
[3]刘如意.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21-122.
[4]赵荣久,王国亮.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24-12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数学思维;数学文化
文化自信称为学科学习的重要理论支撑,如何将文化融入教学,成为重要的时代命题。将数学文化渗透入教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多层次思维,而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我们也应该顺应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同时提升学生数学文化能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不要求单纯的死记硬背,重在理解与思考,文化渗透已经是当下教育发展的重点部分。数学是数字化、符号化、公式化的学科,但同时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大浪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学思想都在随着时代进展不断发展,教师观念也在不断发展。我们不再是传统式教学,为学生灌输知识,单方面输出,完全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某种层度而言,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应该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现代化的教学观念,一流的师资,培养能力与思想良好的学生。从文化上影响学生思想。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培养的现状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培养的特点
小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课堂中学到的方法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数学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科学类,而小学数学的目的也就是从逻辑思维、空间几何思维等的方面培养学生。在我们的实际学习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局限于公式与理论。如何使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掌握公式和定律,能够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从思维层面解决这种问题。我们的教师应该使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具有引导性、启发性、拓展性的特点。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培养的现实情况
由于应试教育对于广大中国学子的重要影响,学生处于小学阶段就有了升学与应试的压力,教师重分数而轻文化和素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缺乏数学文化的培养与熏陶。在我们的小学数学中,也应该让学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从根本上、思维上做出改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才是培养学生的未来。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结合策略
(一)数学文化的重要性
当第三次工业革命将要到来,计算机、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所引起信息与生活的重大变革,推动着人们全面而辩证地认识数学的本质问题。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重要命题,而精神文化又蕴含在各个学科中,数学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成为科学技术的基础,影响着每个人的发展,也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发展,人工智能型、大数据分析型人才将得到重点培养,数学文化是这些人才必需的储备,孕育着数学的发展和创新,在一定程度决定数学未来发展走向。
(二)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在生活中实践,渗透性数学文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两大步骤,“在课堂中感悟”与“在生活中实践”。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老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枯燥的课本内容和公式知识,多和实践联系。让学生觉得数学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上感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将数学文化渗透到学生学习与生活。例如,教师上课的时候可以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例子,或者讲一些数学名人故事,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注重思想方式,让学生学会思考
小学的数学教学,其实是具有较多问题的。不论是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方法上。如何培养小学学生的思考方式,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数学文化建设,让学生学会思考,都是目前的重点。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大胆实践、大胆论证,通过不断质疑不断求证,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问题的设置,将数学思想融入提问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从数学史、数学问题,提升至数学文化。
(四)重视课外实践
广大教师也应该是使学生广泛涉猎课外知识,接触教材中没有的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只有教师具备基本的数学素养,上课才能顺利引导学生各种有趣的数学知识。此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是尤为重要的,要加强学生的实践,因为课外实践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实践。学生能认知多少,就能内化多少,能内化多少,就能行为多少,让学生具有充分的学习兴趣时,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小学数学素养。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注重课外实践,注重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结论
只有让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创造,注重思维培养与文化熏陶,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进而提高小学数学学习成绩。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通过教师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当代学校教育中,数学是我国在校学生学习时间最长的科学知识,因为它是所有科学的基础。数学文化成为当今时代的重要命题,而如何去结合当今教育水平,教师水平,教学水平等各方面考量,注重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参考文献:
[1]罗景玉.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25.
[2]李晓兰.在小学一二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方程思想的课例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91.
[3]刘如意.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21-122.
[4]赵荣久,王国亮.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24-125.
- 【发布时间】2020/3/18 16:10:19
- 【点击频次】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