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 施众英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克长乡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创新,从而为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注入新的活力。要培养出创新型学生就要从小抓起,而小学数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有好的前途和命运,甚至影响到整个民族和社会发展的好坏。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学在中国整个教育中的重要性。要搞好小学数学教学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一、培养意识,营造创新环境 
  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认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无情感的认知,也没有无认知的情感。 
  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要注意两点:第一,要使学生创新,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做到“三个自由”:即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和同学沟通信息。第二,要使学生创新,就必须让学生具有成功感,成功感是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产生的自我满足,是一种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心理学认为,激励成功的奖赏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体验能促进被奖赏者向着奖励的方向努力。例如:学生不爱做课后的思考题,都等下节课老师说了答案然后抄上,这位教师便改变了教学方法,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谁讲得好,就让全班鼓掌祝贺,并奖励小红花,结果全班都提高了做思考题的兴趣,做题百花齐放,一题多解,这正如那位老师所说的“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 
  二、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探索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采用新颖、奇妙、谐趣等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让他们从事知识产生过程的操作,通过动手动脑自己发现知识。让学生们去探索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创新意识。另外数学内容是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统一体,而且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是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库,在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中蕴含着大量的思想方法。只有通过教师诱导、学生具体操作,才能较为深刻地领会这些思想方法,才能在以后的数学实践中更好地应用。 
  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思维大致可分为:发现性思维和整理性思维。发现性思维是指发现或探索数学的概念、规律、方法的思维;整理性思维是对发现性思维所得的结果进行逻辑整理的思维,而发现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重视。另外,部分数学教师为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浓缩知识讲授时间,不让或减少学生参与知识产生过程的操作,仍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快速传授法。这种“精讲”与减负精神相背离,这是只重知识不重能力的应试教育的回现。
  三、训练思维,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维的逻辑性是指思维的严密程度。它表现在思考问题时,遵循逻辑规律,推理符合逻辑规则,论证有条不紊,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思维能力,应从小培养。培养思维的逻辑性,主要是通过解题思路的训练来进行的。如应用题的“钥匙思路”就是动用了逻辑思维来沟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使已知和未知这对矛盾实现统一。通过让学生动用各种形式叙述解题思路,加强问题――条件――算式之间的联系,既训练了学生语言表述的条理性,又培养了学生思维方法的逻辑性。
  四、进行多角度的拓展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须的思维形式。对数学而言,题目的答案可以是唯一的,而解题的途径不是唯一的,它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的途径,甚至能从不同的侧面来探讨和否定已有的答案,使学生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中多、新、奇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在课堂练习中设计了一道练习题:给你一个硬币,请你找出它的圆心,画出它的直径,量出直径的长度。为了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我启发学生自己选择多种工具,设计多种不同的测量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 
  1、用直尺测量,最长的一段就是它的直径,直径的中心就是圆心。 
  2、把硬币放在直尺边沿上,再用两个三角形的直角边在硬币的两边一夹,就可以得出直径的长度。把硬币跟两边三角板的两个触点,用线段连接起来,就是它的直径,再找出中心就是圆心。 
  3、用笔把硬币的轮廓画下来,再剪成一个圆,然后对折,既能找到它的直径,又能找到它的圆心,用尺子可以量出直径的长度。 
  4、在硬币外面画一个正方形,再画正方形的对角线找到圆心,通过圆心画出直径,量出长度。 
  由此可见,克服学生思维定势的弊端,让学生寻找一题多解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要教好小学数学,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来,教师就需要有责任心和事业心,有能力去承担教学任务。
  • 【发布时间】2020/3/18 16:15:54
  • 【点击频次】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