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中年级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

 

【作者】 李冬梅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牟坪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许多学生都感到体会句子的含义很难,虽然绞尽脑汁,还是不知道怎样去体会。学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去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做起题来往往无法下手。其实教给学生方法,以不变应万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以往的考试情况看,很多孩子被扣分较重的地方就是在课外阅读部分,我们语文教师长时间进行课堂语文阅读教学,为何在考试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是不能提高呢?那就是学生对方法的掌握不好,或者说学生知道有什么方法却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这些方法。
  一、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抓住一句话中的关键词理解句子是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之一。学生应首先熟读句子,了解句子的关键内容,并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词,从而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在《和时间赛跑》中有一个含义深刻的句子:“虽然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学生可以抓住“新的”和“永远不会”这两个关键词进行理解,学生从“新的”一词中就可以明白明天的太阳是“新的”和今天的“旧的”太阳是不一样的,而从“永远不会”就能明白再也不会有了。从抓住关键词就能明白这句话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要珍惜时间,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不会失而复得。
  抓关键词理解句子就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在理解句子中,抓住词语,理解词语,把握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就能理解句子,从而能达到理解文章。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阅读文章的基本方法之一。有些句子的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联系,理解这种句子不能脱离语言环境,只有联系上下文,从课文的内在联系入手,才可以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明确该句在文中的作用。
  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在这一句中“一切”在文章的上文已经提到过,指的是用斧头砍来的树木制成的用具、家具、工具以及房子等生活中的一切。当明白了“一切”所指代的是什么,就不难理解这个句子了。小村庄的人们只顾眼前利益,任意地乱砍乱伐,不注意保护树木,村庄的土地没有了树木的保护,就被洪水冲得一无所有了,突出了乱砍乱伐所引发的的惨重后果,同时衬托出灾害的无情——人类如果不珍惜热爱自然,自然就会对人类进行残酷的惩罚!
  通过贯穿前后,上下联系,就会由浅层次的认识发展到深层次的理解,准确地把握句子的含义以及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三、联系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有些文章和学生生活联系不太紧密,特别是一些创作年代离学生较远的文章。学生由于不熟悉时代背景,因此理解起句子含义来也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应引导他们先弄清文章的写作背景,通过链接选文的相关资料拓展,了解作者,了解他写作的初衷、写作的背景,会有助于我们理解句子的含义。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学生如果只是从表面看,就只会理解到是因为周围太黑看不清路,才导致的碰到墙壁,把鼻子撞扁了。但只要知道了鲁迅生活的年代社会黑暗、充满了剥削、压迫,甚至是“白色恐怖”,理解起来也就不难了。“四周黑洞洞的“ 比喻当时社会环境黑暗,看不到一点光明,人民连一点民主和自由都没有。“碰壁“ 比喻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全句的意思是:革命者与反动势力作斗争多次受到挫折与迫害。
  这一类型的文章,就要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来理解句子的含义,理解了时代背景,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句子就容易多了。
  四、通过修辞手法,结合文本,分析修辞手法作用,来体会句子的含义
  有些句子可以通过分析句子修辞手法的作用进行理解,这也是理解句子含义的一种方法。关注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修辞手法的好处,就能弄清句子意思,从而再体会句子含义就简单多了。
  在《观潮》一文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首先要找出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修辞手法的好处,再分析整个句子。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具体而形象地写了在近处观察钱塘江大潮时,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充分体现出了大潮浩浩荡荡的气势。
  有些文章除了运用比喻,还有排比、夸张、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在看到有修辞手法的句子时,可以先找出相对应的修辞手法,再把其好处找出来,最后具体分析句子。
  这类型的句子有一定的解题技巧可以让学生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句子的答题技巧: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3.反问:更有力的强调,语气更强烈,更发人深省,激发读者思考。4.夸张:突出(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使(什么)的特征更加鲜明,更让人印象深刻。
  五、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资源库。有些句子在理解时,可以不用一味的分析,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即通过自身的体验或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理解句子。
  《落花生》一课中,“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在理解这句话时,不用去逐词分析,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课文中对花生、石榴、苹果等作物的描写,学生就能够理解到:做人要做真实的自己,不要做只讲体面的人,而要做有真实本领的人,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上有的人能说会道,但缺乏吃苦耐劳、实干的精神,而有的人,虽然不善于言谈,踏踏实实地做人,却最终走向成功。再结合自己生活中所看见的“有用的人”以及“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样理解起来就会明白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做品德高尚,有用的人,要做不图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不要做华而不实的人.
  这一类型的句子,学生可以结合生活进行概括,再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最后再进行总结。
  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上,还有许多,如:通过图文自读自悟以及表演动作等形式来体会句子的含义;通过缩句的方法体会句子的含义;通过对比较复杂的句子进行概括的方法来体会句子的含义等。
  总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教给学生方法的同时,还要进行长期的训练。这样学生在读到一句话时,才能迅速判断使用何种方法去感悟理解,熟能生巧。
  • 【发布时间】2020/3/18 16:18:23
  • 【点击频次】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