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信息技术助推小学数学课堂

 

【作者】 王 亮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金坪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恰当使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由静态变成动态、由抽象变为具体,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能较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形成合理的知识体系,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助推;小学数学;课堂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众所周知,人才取决于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为此,世界各国对教育的发展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均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我国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上明确规定: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本文就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促进提出一些浅见。
  一、应用信息技术搭建桥梁,促进数学概念性知识的掌握
  小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往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小学低年级学生依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也依旧与具体形象的感性经验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角的度量》一课,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引入“愤怒的小鸟”计算机互动游戏,引导学生掌握在“打猪头”游戏中有效运用“角度”的重要性,引入“角”的概念展开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再如《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结合学生的手动实践探索,用动画的形式呈现三角形不同方式的折叠、拼凑与不同角度的旋转,引导学生在动态的变化演示中深入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出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的结论,实现数学概念教学的动态化。又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教师可以首先应用信息技术呈现“为小白兔过生日”的动画故事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切分蛋糕”的问题,再用多媒体,分别呈现用不同切分法“切蛋糕”后的蛋糕分配情况,形成对比图形中展示,让学生在直观的对比和分析中深刻理解分数的概念及基本用法。
  二、拓宽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在日新月异飞速变化的世界,信息量成倍增长,书本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则可以增多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大课堂的信息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一方面多媒体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信息,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直观视野,充实直观内容,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很轻易地创设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并领悟出数学知识和美的感觉就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另一方面老师可以有意识地突破传统班级授课制教学的局限,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三、化难为易,突破教学重难点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就能够为儿童多种感官所接受,我们就能够使自己讲授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而多媒体的展现方式多样,具有巨大的表现力,极大的突破了常规教学手段的局限,可以形象地展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又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把学习的内容化大化小,化静化动,化远化近,化抽象为具体,既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亦可将部分综合为整体。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它来弥补教学中学生感性材料不足的缺陷,帮助学生充分感知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尤其是教学中的难点。例如,在教学《认识时、分》时,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对时、分的关系不太理解,也不容易接受。
  四、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学生在整个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电脑软件,亲临其境,如见其人,如做其事,学生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事物,选择自己所要的学习内容,积极性很高。另外课余大量的时间老师可指导学生在国际互联网上查找各种资料,更好地为学好数学这一基础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五、借助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  
  以往教师课堂上的统一节奏统一策略难以照顾不同差异的学生,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改革途径。学生可以利用键盘或鼠标控制学习节奏,还可以通过菜单选择他们需要的内容或帮助的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学生从过去“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他们可以以“研究者”的身份用实验、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表述等活动去发现探索知识。从而形成对数学新的理解,能力的提高。而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交互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知识的检测与反馈,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合理的课堂练习,单元检测等,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情况,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如果能够及时利用,可以对小学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节省教师在课堂上板书、绘图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教育的效果,最终达到推动现今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目标。
  • 【发布时间】2020/3/18 16:19:41
  • 【点击频次】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