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作者】 聂成惠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赵化镇万寿九年制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小学语文是我国基础教学的重要课程,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效率能够增强小学生的文字掌握和表达能力,并且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学都在改进语文写作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生在写作时存在一些问题,亟须广大教师认真对待并对写作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采取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案,帮助小学生提升写作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和写作的瓶颈期,一方面是低年级学生还处于识字的学习阶段,对事物的描述有一定局限,另一方面是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使小学生对所见所闻欠缺独立思考而更多是接受和模仿。尽管如此,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良好的想象力可以促进写作训练并提高写作水平,一般写作教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优势和劣势,通过写作教学提高小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是根本目的。目前学生写作过程存在的问题有写作积极性低、语言表达不通顺和文章结构单一等,以下将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改进提出几点建议。
  一、联系生活实际,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创作水平
  学生们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对创作素材进行积累的过程中,可以先引导学生们对生活进行体会,让学生们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对生活中的人和事进行观察,用耳朵来对社会中各种各样的声音进行辨别,身边的每一个现象都是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观察的,通过结合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那么他们往往能够创作出内容比较精彩的作文。特别是现阶段的社会发展进程不断的在加快,往往会涌现出学生们感兴趣的新事物,这些事物都是值得学生不断获取的创作素材,所以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们获取作文素材,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创作水平。教师应该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们对生活中的事情进行观察,像同学之间发生的趣事、家人之间的事、在周末和假期发生的故事都是值得学生总结和归纳的,学生们通过对这些事情进行积累,长此以往就会对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例如,学生们在对以“家乡”为话题的作文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们写出富有内容的文章,就可以引导学生们先对自己家乡的特点、风俗文化、风景等进行了解,从这些角度来寻找创作灵感,还可以对网络上一些相关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成自己的素材,有效地丰富自己的创作内容。
  二、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1.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2.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束缚儿童的个性。儿童是最富有个性的个体,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喜好,又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就决定了学生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也就会形成儿童写作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
  3.紧密结合学生现实生活,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生活世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如果把写作活动当作是多彩生活的一个延续,那么就会唤发出写作的无穷的动力。
  三、组织学生深入探讨
  在传统的作文写作中,往往是教师给学生安排题目与内容,学生按照要求进行书写。但是,在这种写作模式中,由于学生素材积累上的不足,课堂气氛也不活跃,造成学生写作的质量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在给学生安排好题目与内容后,针对写作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借助学生之间的交流来产生写作的灵感。如在组织学生开展《老照片的故事》作文指导时,就可以先给学生展示出照片,然后,要求学生思考照片背后的故事,学生也就可以根据照片中的内容来说自己的看法。借助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写作欲望,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延伸与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四、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读的能力。每一个人尤其是小学生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很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经验。而获取间接经验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前人在读写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式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起来。到了写作时就会很自然地加以运用,不假思索而顺理成章,甚至推陈出新,会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更生动、更完美。虽然当今社会处在信息时代,每时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在传递,但学生阅历较浅,因而就须坚持阅读,获取信息,把阅读获得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欲望。语文教材、报刊等其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材料,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甚至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
  五、教师评语多点鼓励,少点批评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学生也是如此,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自尊心更重要。学生在教师长期批评中容易丧失信心,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长期下去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科学调查表明,一个长期接受老师表扬和长期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他们之间的能力差距会越来越大,学生由于受到老师的表扬,在成功的喜悦中将事情越做越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时,教师要多说鼓励的话语,时常关心学生的学习,为他们树立自信心。写评语时要注意措辞,用词要真实又要委婉,把握适度的评判,更多地给予鼓励,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于写作优秀的同学,教师可以让其在同学面前公开朗读自己的作文,大家交流与学习。对于写作能力较弱的同学,教师要多关心、多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为了不辜负老师的关心,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闪光点,有些学生可能观察能力较弱但是构思非常新颖,有的学生虽然没有新颖的构思,但是对于事物的描写有独特的见解,有的学生观察能力很强,可以将事物描写得非常生动,这些都是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培养,让他们之间形成互补,相互学习,让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多点鼓励,少点批评,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要求。
  小学作文教学之路漫长而细致,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让学生乐于作文,乐于表达,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使学生能快乐作文,快乐成长。
  • 【发布时间】2020/4/22 21:53:41
  • 【点击频次】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