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作者】 施芙雪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教学研究室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完成的重要任务,更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和保证。
  关键词:准确;计算能力;小学数学;计算习惯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贯穿小学数学教学全部内容的主线。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的比重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需要教师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处于乐学、爱学的学习环境,使枯燥的计算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
  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我以介绍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在计算题的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开展计算比赛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改善评价的方法,像分小组竞赛、个人加分、评选计算标兵、计算不出错的免去当天晚上的家庭作业等方法,也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当计算出现错误时,学生会产生自责感;当自己找到错误的原因时,他们会有喜悦感;当计算正确时,他们会产生成功感;当连续几次正确率在100%时,他们会产生自豪感……这些不同的感受都会从他们的言行中表现出来,更加增强了他们正确计算的欲望。
  在游戏中培养兴趣。例如:在低年级计算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碰球”,既能进行口算练习,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计算的兴趣,具体做法是:以碰球的结果和是10为示范。教师边拍手边发问:李明我问你,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边拍手边回答:老师我告诉你,你的3球碰7球。熟练之后可简化为——拍手问:李明,我的3球碰几球?拍手答:你的3球碰7球。注:此游戏可根据学习内容变化随时调整碰球的结果,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随时调整节奏的舒缓;可集体回答、小组回答、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交叉进行。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如:估算歌: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绝。
  二、讲究练习的形式
  要想提高练习的效率,练习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口算练习时,可采用举卡片、抢答等练习形式。为了让学生始终有新鲜感,计算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如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节学生的胃口。练习需少食多餐,同样的计算习题,放在不同的情境下,效果也大有不同。学生在这样一个“娱乐性”的氛围下做题,计算兴趣高,解题速度快,巩固性也强。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计算能力的培养。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一)认真审题的习惯。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想按一般法则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二)认真书写的习惯。计算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要规范。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规范,数字间的间隔要适宜,只有书写认真,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才能提高。
  (三)打草稿的习惯。有的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不打草稿用口算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每个学生要有一本草稿簿,草稿上排竖式也要条理清楚,数位要对齐。我还经常不定时检查学生的草稿簿,表扬准确认真的同学,促进学生养成打草稿的习惯。
  (四)认真验算的习惯。为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我要求学生作业完成后要作自我检查,验算。在计算时,要坚持做一步演算一步;计算时反复查;脱式时上下查;计算完毕整体查,反复训练,这样随时验算,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
  四、教师要从平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前提和保证。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教师要教育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对计算的结果自觉检查。必须注意,课堂计算时,教师绝对不要提“看谁算得快”的要求;否则,学生往往是只图快,不求对,久而久之,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其次,教师要做好表率。平时板书、批改作业时,字迹一定要规范整洁,以便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发动家长做好配合。如在家庭作业中,发现孩子有计算错题,可让家长帮助孩子找到计算错误的原因,再更正到纠错本上。
  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验算习惯。数学教学应当培养学生作业认真、仔细,书写整洁、格式符合规定,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等学习习惯。我们要要求学生作业完成后要作自我检查,复核或验算。如:学生在解好方程后,一定要把答案代入原方程进行必要的验算,通过验算,让学生做出正确判断;当然,竖式计算学生也能通过交换律及逆运算的关系来进行验算。
  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们善于做计算教学的有心人,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
  [2]小学数学教学参考(教例剖析);
  [3]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目标的构建》
  [4]阎立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 【发布时间】2020/4/22 21:54:49
  • 【点击频次】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