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 袁少峰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观音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强的动力。一个学生如对某学科有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他学习的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虽然初中地理课的内容是最令人感兴趣的,但是宏观广大而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学生难以成功地感知,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其成为一门较难学的课程,形成了地理课培养学习兴趣的困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好地理学科,兴趣的培养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地理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素质教育虽然实施了多年,但初中地理教学依然不够受重视:该学科在教学时间上,课时少、时间紧,且学生学习不以为然。在教学中,学生的地理成绩普遍不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很费力,严重影响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究其原因,缺乏地理学习兴趣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好地理学科,兴趣的培养就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 
  一、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地理探究式学习模式,将老师的角色进行了调整,老师从讲学者的角色,转换成探究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学生与老师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学生才会顺应老师的引导,自主完成课堂学习。首先,老师在课堂设计上要更注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其次,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也不可缺少。课堂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将学生分为两个组,老师带领一组,课代表带领一组进行知识竞赛PK,将传统的师生关系转变成竞赛关系,这样实现组内和组间的分享交流,就多一个看世界的角度,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把教材中较为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理论还原到它的发源地,缩短知识与认知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比较冬夏季风时,学生突发奇想追问起季风的动力问题,我一边琢磨,一边反问:“刮个风还需要动力吗?”“需要――”学生齐声回答。“那冬季那么被窝外面的空气老往里边钻,动力是什么?”课堂顿时一片哑然。少顷,学生开始议论:“被窝里边和外边的空气性质不一样啊。”“怎么不一样呀?”“里边空气热,外边冷。”我随即插话:“那冷热不均能引起空气运动吗?”学生回答:“很可能。”“能再举出一生活实例吗?”课堂又是一片寂静。一会儿,李明同学说:“我打开冰箱时,发现凉气是从里向外钻的。”课堂上响起一片掌声。“那么,大家再看看无论冬季,还是夏季,大陆与海洋的冷热状况是否一样?”“不一样。夏季大陆热,海洋冷,冬季相反。”“冷热不均就是引起大气运动的动力,而且风向都是指向暖空气的一边的。这一重大发现是咱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同学们立刻欢呼雀跃,沉浸在幸福与欢乐之中。
  三、鼓励强化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1、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都渴望别人的了解,也比较爱面子,很多人害怕在课堂之上答错问题。所以课堂中,我很少点名提问。一般是将较复杂的问题分拆成几个小问题,按列或排让学生依次作答,使每个人参与的次数和成功的机会大增;若遇到学生不会回答或回答不正确时,我会马上给予鼓励和启发。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克服不良的心理习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作用,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说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撒向每一位学生,从而创设出一种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情境。由此产生的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和努力探求再获成功的强烈愿望,有利于塑造学生完美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同时不断运用激励性原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成功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2、个别化教育,树立自信
  有个别学生由于小学基础太差,对学习地理产生较大的畏难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除了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之外;课堂之上,我亦会适时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或他们所擅长的有关知识,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以小步子多循环以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原则帮助基础差的学生树立自信。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始终遵循“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原则,依据初中地理“参与合作、互动探究”的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模式的操作程序进行教学,做到了“教师充分放手,学生大胆动手、动口”,始终把学生推向探究新知的前沿,通过自主探究与集体间的互动探究来获取新知。教师关注的更多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情感、态度等。也许有的学生在探究时一时还想不出,但他毕竟在参与;也许还有一些学困生一时还不知从哪入手想,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过组内一对一的帮助,他们也很快也理解了别的同学的想法,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实行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教学手段过于简单:课本、图画、粉笔、嘴巴,“我讲你听,我教你学”。“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再加上地理学科有的内容比较枯燥、抽象,让学生疲惫不堪。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一项视听结合、形声统一的技术,课前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把大量的文字、图形、图像设置成形象生动的教学课件,用图片影像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身临其境,刺激学生的感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地球的经纬度的时候,如果仅仅是口头讲解,纵然是三寸不烂之舌,由于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老师也不一定能让学生明白。而运用多媒体技术,直接播放课前所制作的动漫,学生更容易理解经纬度非现实存在,而是一种利用三度空间的球面来定义地球上的空间的球面坐标系统。虽然现代的资讯传播空前发达,但不少学生对于很多的地理事物缺乏直观表象,特别是农村学生没有见过冰川地热、辽阔沙漠、热带雨林等,南方的学生不一定见过沙尘暴,内陆的学生不一定经历过台风。教师可通过播放录像影片和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各种地理现象,使学生对各种地理概念、特色物产、地域风情等等留下难忘的印象。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相对传统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利于提升知识容量,也更容易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进入理想的学习境界。
  总之,学生时代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过程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因,引导得当,而不断给学生以学习乐趣的体验,最后可深化为志趣,使他们受益终生。
  • 【发布时间】2020/4/22 21:55:03
  • 【点击频次】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