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创新刍议

 

【作者】 谢先国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猪场乡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标准》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探索与实践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探索与实践,为本学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明确课堂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主;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学习,教学模式要多样化;加强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评价方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创新课堂
  信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
  信息技术是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各种技术总称。
  初中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已经从技能训练转变为信息素养的培养,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采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一历史性的教育转变,即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那么,如何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结构的信息技术教学管理模式,下面的一些途径和方法,值得商酌。
  一、确定目标,促进自主
  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因此,在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之前,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明确学习的目的。
  如在讲到“搜索引擎”这一内容时,要求学生首先仔细阅读课文,搞清楚什么是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的作用有哪些,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以及常见的提供搜索引擎服务的网站有哪些等。在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几乎不用教师做任何讲授,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上述内容,为“搜索引擎的使用”的实际操作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二、以生为本,灵活多样
  网络技术的推动,使信息技术课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摆脱封闭式教学方法,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才能使信息技术课真正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示讲模式:
  例如,在讲授WINDOWS系统操作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将操作过程通过教师机演示给学生,并适当讲解,使学生观看到了完整的操作过程,这样,不仅易于传授所学内容,还能有效控制课堂进程,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为了配合演示模式的教学,还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接受能力,制作有针对性的课件,使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变难为易。例如在教学生“插入图片”一节时,可以采用边出示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题画面边讲述本堂课的学习任务,然后再依次展示“插入图片”的示例,这样生动形象的表述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易于接受。
  2.训练模式:
  比如,讲完WORD软件的使用后,可以要求学生课下每人准备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课上用WORD进行排版处理,并提出排版要求;讲完EXCEL电子表格后,让每位学生建立一个本班的学生档案。如此,每完成一项教学内容,就及时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熟练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3.网络模式:
  计算机教学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信息知识环境,学生通过局域网浏览教学页面、教学资料库等,能获得更丰富、快捷的信息知识。我们把“因材施教”挂在嘴边恐怕也已经数千年了吧,至于真正能做到这点恐怕也不太容易了!因为每个学习者本身都有相当大的差异,而且各人的需要和目标也不太一样。指导学生在局域网上使用学习软件,收集各类学习资源,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培养了他们的信息收集能力。因此,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能采取各种方式设计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为教学服务。有条件的学校更要充分利用Internet的网上教学资源。
  4.活动模式:
  信息技术课具有活动课的性质,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学生在活动中可以相互讨论,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互助中学习,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大纲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本门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活动课,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接受速度快,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他们小组的同学学习,学生中有部分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以选出作为班级辅导员,多给学生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同时多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优先讲怎样使用软件自带的帮助系统。
  三、立足本课,整合学科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涉及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例如《利用因特网获取和交流信息》中的《网上下载信息》一课中让学生在学习本课文“网上下载信息”的同时,提出了一个基本问题“如何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是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将本乡本土的自然、物产等资源融合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美感、荣誉感和自豪感,以及为家乡的建设尽心尽力的责任心。
  四、多样评价,提高质量
  信息技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一般不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来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高低。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所学内容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教Word、Powerpoint等软件的使用时,采取“学生作品展示、开放式评价”的方式:当学生完成作品时,要求部分学生向全班展示他的作品,并讲述制作该作品的意图、过程、采用的方法等,让其它学生给予评价。对于一些需要采集较多信息才能完成的作品,可以由学生结组完成,完成后由组与组之间进行评价、交流,教师适当地参与、引导,并注意鼓励关注他们的创新精神及个性化的发展;在学习完WORD及EXCEL一类软件后,一般采取“指定内容、单人考核”的方法,由教师提出具体考试要求,并限定时间完成。例如,要求每位学生用WORD软件打印一篇文章,限定排版要求,尽量在测试要求中包括WORD中学过的大部分文字处理功能,完成后由教师当堂给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与其它学科有相通之处,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总之,信息技术学科由于其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等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采取适当的、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提高信息能力。
  时代在发展,什么事物都在不断的变化,我们要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有时代竞争力的信息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泳.“互联网+”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多元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信息科技,2019,3(09):129-130.
  [2]邱慧娟.中学信息技术课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的实践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07):258.
  [3]孔祥雨. 数字素养教育视角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探究教学模式研究[D].渤海大学,2018.
  [4]李欣馨. 五星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8.
  [5]张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甘肃教育,2019(18):107.
  [6]张聪聪. 基于微课的“课内翻转”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9.
  [7]谢启湛.初中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才智,2017(03):198.
  • 【发布时间】2020/4/22 21:55:24
  • 【点击频次】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