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良好的文风

 

【作者】 宋德恒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或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初中作文训练初探

  摘 要:本文针对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应试作文”的倾向,提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文风,让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写出文情并茂的好作文。
  关键词:应试作文;兴趣;文风
  作文训练,是初中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近年来,表面上到处高喊“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由各地热捧“状元”可见一斑。为了应对中考,让学生在中考取得高分,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教师常常出一个题目,要么命题作文,要么话题作文,或者是给材料作文,并一二三四地列出写作要求,然后要求学生在一个小时左右完成。这是典型的“应试作文”训练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或许有较大的作用,但对培养学生真正的作文能力并无多大益处,也不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汉代扬雄在《法言·问神》中说:“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这就我们常说的“言为心声”。也就是说言语是思想的反映,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学生的作文应该是他们生活的一种生动反映,应该抒发出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对此,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明确规定“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目前这种“应试作文”的训练模式把学生的作文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里,留给学生自由活动的余地,实在少得可怜,不利于学生在作文中抒发真情实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结果是,如果老师出的题目选材范围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照着既定的中心,当然能很快成文,可惜创造性全没了。如果题目的选材范围是学生不熟悉的,没有生活积累,学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憋了半天,憋不出几个字来,久而久之,就会把作文视为“拦路虎”,产生畏难情绪,慢慢地失去写作文的兴趣。那些机灵一点的,或翻书本,找范文,东抄西抄;或想当然,凭空捏造,胡乱编排;当然也可以凑合成篇,但往往错漏百出,更谈不上有什么真情实感了。在这些学生看来,作文就是弄虚作假。缺少了真情,学生也提不起多少兴趣。我想,这就是学生掩饰真情,拔高认识,人云亦云,泛泛而谈,从而出现“假大空”、千篇一律的作文的重要原因。
  为了纠正这种偏差,20014年以来,我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作了一些尝试。新学期一开始,我就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整册课本中《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训练要求,安排好整个学期作文的要求、次数、题型、内容范围以及每次交作文大致时间。让学生对一个学期的作文训练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有较充分的时间去准备,去酝酿,有计划地去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然后自己拟题,确定中心,自己选材,写自己最熟悉的东西,写自己有所感悟的东西,说真话,诉真情。如果时间允许,我还会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野外考察学活动,以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之后,我又在写作技巧方面给学生以必要的引导,并在阅读教学中提醒学生注意研究课文的写作技巧,并要求学生在平时多读读报刊杂志上的优美文章,借鉴别人成功的写作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我还特别重视作文讲评。在讲评中,我坚持一个原则,多讲优点,少讲缺点,多赞扬,少批评。这样做,是为保护学生的自尊,保护他们本来就不很高的作文兴趣。对那些有真情实感的,特别是能写出独特感受、有创见的好文章,我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推荐给全班学生,在班上朗读,张贴到学习园地,然后向一些报刊杂志荐稿或推荐参加竞赛。当作文得到老师的肯定,并在班上朗读,张贴在学习园地里,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中,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写作热情。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一种争强好胜的年龄,其他学生深受“刺激”,也大大提高了写作兴趣,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产生了连锁反应。于是,学生们的作文热情被一次又一次的“引爆”。至于作文中出现的不足和缺点,我通常只是作轻描淡写地处理。因为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写多了,那些不足和缺点慢慢地就会被改进、纠正了。总之,我要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营造出一种比较宽松的气氛,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培养一种正确的文风,以改变作文令人生厌的“假大空”现象,以纠“应试作文”之偏,正“素质教育”之风。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的努力有了成效。最近几年来,我先后带过的班级有隆或初中的140班、153班、157班、158班、161班、162班、163班、177班,经过我的大力引导,这些班级的学生的写作兴趣都很高,写出了不少好作文。如153班的韦美花同学,在初一时就写了反映自己心酸身世的作文《没妈的孩子,你的家在哪里》,真实地写出了自己在母亲离家出走后自己被寄养在舅舅家的心酸生活,文情并茂,读来让人潸然泪下,唏嘘不已。当我征得她本人的同意后在班上朗读这篇作文时,感动了全班同学,很多学生眼圈都红了,甚至泪水滚滚而出。后来这篇作文参加了“21世纪全国初中生写作大赛”,荣获二等奖。广西隆林县隆或乡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开采超微粒金矿以来,确实富了好多人,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也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但是却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极大地破坏,污染了水源。159班的王镇、石登旺等6名学生在学习了调查报告的写作后,经过调查走访,合写了调查报告《乱挖滥采,贻害无穷——隆或金矿调查报告》,表达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呼吁当地政府为子孙后代着想,妥善处理这个问题。这篇调查报告参加“21世纪全国初中生写作大赛”,深受评委好评,荣获一等奖。除此之外,又有多人在“21世纪全国初中生写作大赛”中获奖,如158班唐良竹同学的作文《妈妈,您辛苦了》荣获一等奖,162班吕丽的《伸出你的双手》荣获二等奖。自然,这些学生在中考同样能写出好作文,取得了很好的语文成绩。
  总之,我认为在作文训练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鼓励他们说真话,诉真情,做到“言为心声”,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要坚决摒弃“应试作文”的训练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扬雄《法言·问神》

  • 【发布时间】2020/6/11 18:59:06
  • 【点击频次】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