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作者】 罗 军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想象力,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运用;有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了学校学科教学课堂,为教学不仅能创设视听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求知欲望,是我们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手段。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其有效运用而带来的教学作用。
  一、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到:“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实践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而且学与乐不可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成为一线教师的首要追求。而有效多媒体教学,其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落实到教学中,就可创设出形声并茂、情景交融、对比鲜明的教学情境,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认知表象和感知材料,把他们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在这种环境刺激下,学生受到兴趣大增,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表现为主体作用明显,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执教《草原》一文中,若只要求学生在读中去体会课文内容,去想象草原的美丽景色,那效果是非常低下的,又特别是在我们这儿的学生,很少有见过草原的。因此,我认为,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多媒体呈现草原美景,消除学习的枯燥感和的仅凭语言文字理解的疲劳感。教学时,我们可利用草原美景视频,再配上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通过视听综合作用,让学生从真实的画面中去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景。这样教学,学生既没有抽象感,也没有那么费劲,自然就有了如临其景之感,触手可及的体验了,因此,其兴趣油然而生,自觉成为了“我要学”的学生了。这不仅为新知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提高教学有效性起了个好头。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创造能力,是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再组合、再加工的过程。但要达到这种效果,前提需要我们唤醒学生头脑中的相关表象,使之活跃,有再组合、再加工的欲望和动力。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就能有效激活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唤醒那些表象素材。实践中,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特有属性,创设出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的生活场景来,刺激学生思维和想象,这样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而自由飞翔。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拓展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让他们在想象的天空自由翱翔。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我们就可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视听中理解“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的含义,然后提问:海底的珊瑚像什么,是作者的观察比喻。同学们,我们看了之后,你想想,海底珊瑚还像什么?这样教学,显然比没有呈现海底世界美景那种方式教学的效果要好很多。课堂上,受到情境激发的学生,很快就举起手来了。接着,我让学生一个填空题作导向,让学生思考“海底的岩石上有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真是     !”这样的设计和实施,很多都发挥了想象,他们把珊瑚想象成彩色的帽子、移动的彩带、茂盛的树枝、有趣的石头、破土而出的蘑菇等等,这些都是想象的成果,当然也是学生丰富想象力的最好证明。
  三、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快速突破课堂难点
  提高教学有效性,不仅需要突出重点,更要快速突破难点。特别是在难点突破方面,不仅要效率高,还要效果好,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其良好的直观性,能让学生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对正处于形象直观思维阶段的小学生有极好的帮助作用。我们知道,小学生由于经历有限,知识基础差,直接表现为认知能力不强,文本阅读中遇到比较枯燥、难以理解的文字时,他们就很吃力。如果我们只是口头讲解,即使讲得口干舌燥,其效果也会不尽人意。但如果我们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功能,就可以把课文中枯燥、难以理解的内容简单化、动态化、具体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这样难以理解的文字也就容易理解了,从而使得教学中句难点顺利突破,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观潮》一课时,要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描述,体会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并背诵描写潮水的精彩语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难点。为了化解这一问题,我们在教学时就可运用多媒体辅助——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随着由声音到影像的越来越响,越来越近,潮水越显得壮观。并出现了一线潮、回头潮、碰头潮等。在钱塘江大潮音视频的刺激下,学生连连发出“啊!啊!”的惊叹声。这时我们再要求学生朗读课文,通过直观的影像和对课文文字的理解,学生已经对大潮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再让学生背诵描写潮水的精彩语句,也就容易多了。这样教学,有效运用多媒体辅助,就可在化抽象为直观中实现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的神奇效果,从而使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总之,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用重大,是我们提高教学有效性不可或缺的利器。可以说,只要运用合理、科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优势,就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获得切实有效的语文教育。
  参考文献:
  [1]夏又琴,多媒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实践[J].教育学文摘,2019年。
  [2]丽霞,对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教学的分析与实践探究[J].中小学电教,2012年。
  • 【发布时间】2020/6/11 19:01:01
  • 【点击频次】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