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技能。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学会运用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从讲解概念、练习概念和巩固概念三个方面的教学技能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和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三大主干,而小学数学概念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生能正确理解概念的意义,掌握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在实际中会应用所学概念,是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概念教学。
1. 小学数学概念的分类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小学数学概念共有8种,它们分别是:①数的概念②几何形体的概念③计算方面的概念④数的整除方面的概念⑤比和比例的概念⑥计量方面的概念⑦式的有关概念⑧统计方面的概念。
2. 讲解概念
在教学概念时,教师应当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讲解过程中必须注意语言的准确和精炼,根据各种数学语言的特点来识记不同的概念。
2.1抓住关键词来记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大部分是用下定义来提炼概念,而下定义通常抓住关键词来教学。概念中的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必须理解透彻,使学生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例如: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时,关键词是“两组对边”、“互相平行”、“四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必须满足这三个关键词。
2.2观察图形推导概念
几何形体有很多概念是采用描述的方法来揭示其本质属性,对描述概念的教学,尤其是立体图形,学生看不懂,理还乱。教师可以通过实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比一比、折一折的方式来推导概念,牢记公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讲长方体表面积时,是这样设计的:①上下面面积怎么求?(长×宽×2)②前后面面积怎么求?(长×高×2)③左右面面积怎么求?(宽×高×2)④六个面的总面积怎么求?(长×宽×2+长×高×2+宽×高×2)或(长×宽+长×高+宽×高)×2,从而引出长方体表面积公式。
2.3编口溜识记概念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在不同年级出现的概念,教师讲解的方法有所不同,低年级多为描述法,高年级多为定义法。而有的概念用编口溜的办法来教,则能加深理解,使学生记得牢,用得活。例如在讲到名数的改写,先让学生牢记不同单位的进率,再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的规律编成顺口溜: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点儿右移一、二、三,小数扩大十、百、千;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点儿左移一、二、三,小数缩小十、百、千。
2.4通过计算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的系统性极强,概念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注意连续性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形成系统性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例如在计算168=2时,让学生看算式归纳出: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16能被8整除,也可以说8能整除16,16是8的倍数,8是16的约数。这样,整除、倍数、约数的概念就此引出。
3.练习概念
从小学数学检测试题看,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和应用题都有概念,可知概念占据着整个检测的。然而,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会用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数学教师要加强概念练习,培养学生学会判断、学会推理、学会技巧解题的能力。
教学中,每当上完一个知识点,教师就布置相应练习,让学生在做题中形成了概念;每当上完几个知识点,就布置变式练习,使学生对新旧概念加深理解,利于对比。例如:=0.625==20÷()=():40=()%,试题中有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还有分数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做题时,可把除法和比改写成分数形式,再根据分数基本性质来解。
4.巩固概念
数学概念的教学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不是死记硬背。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知识迁移的规律,注意负迁移的影响,发挥正迁移的作用。加强新旧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揭示概念间的异同点,提高概念的概括水平。要使概念得到巩固,必须经常复习概念,适量布置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理解概念、应用概念、比较概念。例如:在讲完把一个数分解质因数后,接着就是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有的学生容易出错在短除法里,没有除到商是质数或互质数。可见,学生对质数和互质数混淆不清。因此,教师要对质数和互质数加以区分:质数讲的是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互质数讲的是两个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
总之,概念教学要根据概念类型特点,教给学生理解记忆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解题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金玉茶 王定基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和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三大主干,而小学数学概念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学生能正确理解概念的意义,掌握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在实际中会应用所学概念,是为后继学习打下基础。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概念教学。
1. 小学数学概念的分类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小学数学概念共有8种,它们分别是:①数的概念②几何形体的概念③计算方面的概念④数的整除方面的概念⑤比和比例的概念⑥计量方面的概念⑦式的有关概念⑧统计方面的概念。
2. 讲解概念
在教学概念时,教师应当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讲解过程中必须注意语言的准确和精炼,根据各种数学语言的特点来识记不同的概念。
2.1抓住关键词来记概念
小学数学概念大部分是用下定义来提炼概念,而下定义通常抓住关键词来教学。概念中的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必须理解透彻,使学生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例如:教师在讲解“平行四边形”时,关键词是“两组对边”、“互相平行”、“四边形”。是否是平行四边形必须满足这三个关键词。
2.2观察图形推导概念
几何形体有很多概念是采用描述的方法来揭示其本质属性,对描述概念的教学,尤其是立体图形,学生看不懂,理还乱。教师可以通过实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比一比、折一折的方式来推导概念,牢记公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例如在讲长方体表面积时,是这样设计的:①上下面面积怎么求?(长×宽×2)②前后面面积怎么求?(长×高×2)③左右面面积怎么求?(宽×高×2)④六个面的总面积怎么求?(长×宽×2+长×高×2+宽×高×2)或(长×宽+长×高+宽×高)×2,从而引出长方体表面积公式。
2.3编口溜识记概念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在不同年级出现的概念,教师讲解的方法有所不同,低年级多为描述法,高年级多为定义法。而有的概念用编口溜的办法来教,则能加深理解,使学生记得牢,用得活。例如在讲到名数的改写,先让学生牢记不同单位的进率,再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的规律编成顺口溜: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点儿右移一、二、三,小数扩大十、百、千;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点儿左移一、二、三,小数缩小十、百、千。
2.4通过计算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的系统性极强,概念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注意连续性教学,让学生的思维形成系统性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例如在计算168=2时,让学生看算式归纳出: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16能被8整除,也可以说8能整除16,16是8的倍数,8是16的约数。这样,整除、倍数、约数的概念就此引出。
3.练习概念
从小学数学检测试题看,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和应用题都有概念,可知概念占据着整个检测的。然而,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会用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数学教师要加强概念练习,培养学生学会判断、学会推理、学会技巧解题的能力。
教学中,每当上完一个知识点,教师就布置相应练习,让学生在做题中形成了概念;每当上完几个知识点,就布置变式练习,使学生对新旧概念加深理解,利于对比。例如:=0.625==20÷()=():40=()%,试题中有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还有分数基本性质、商不变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做题时,可把除法和比改写成分数形式,再根据分数基本性质来解。
4.巩固概念
数学概念的教学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不是死记硬背。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知识迁移的规律,注意负迁移的影响,发挥正迁移的作用。加强新旧概念的联系和区别,揭示概念间的异同点,提高概念的概括水平。要使概念得到巩固,必须经常复习概念,适量布置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加深理解概念、应用概念、比较概念。例如:在讲完把一个数分解质因数后,接着就是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有的学生容易出错在短除法里,没有除到商是质数或互质数。可见,学生对质数和互质数混淆不清。因此,教师要对质数和互质数加以区分:质数讲的是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互质数讲的是两个数,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
总之,概念教学要根据概念类型特点,教给学生理解记忆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解题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金玉茶 王定基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 【发布时间】2020/6/11 19:05:12
- 【点击频次】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