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的应用论述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应用过程中要结合学情灵活采用不同的比较阅读教学策略,以便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比较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多是固定的模式,教学效率不高。对此,为了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本文就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做出了探索。
一、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1、比较阅读能够突破传统教学带来的局限性
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将比较阅读手段作为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比较阅读的教学模式也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通过比较阅读手段有助于促进学生接受新鲜的知识,也能加强对以往知识的巩固和复习,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通过认真的分析,将发现的问题解决掉。实施对比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全方位的了解文章内容,快速掌握文章表达的主旨,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和寓意,同时对传统教学手段来说,比较阅读也是一种突破的教学方法,实施比较阅读能够将传统教学带来局限性彻底打破,学生不再拘泥在比较乏味的文字阅读中,而是有目的性的进行阅读。
2、比较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
随着我国开展素质教学改革,新课改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不过有些地区的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还是存在很大的压力。应试教学的长远影响是不可能一时半会就完全消退的,因此很多学生还是没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完成课外阅读。阅读数量的降低,阅读质量也明显下降,必然会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造成严重的阻碍。老师只有通过合理的比较阅读教学手段,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也能促进学生对文章主旨尽快的推理和掌握,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二、比较阅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对阅读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进行对比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每一篇阅读文本中作者的表现形式均存在一定差异,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细节地对小学语文阅读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作品的内部语言文字展开比较,主要为比较阅读文本中的环境背景语言、人物形象的描写等,通过对环境背景语言的对比能明确作者创作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内容及阅读主题。通过人物描写语言的对比教学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对于不同人物形象的看法及表达,强化学生阅读综合素养,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及阅读教学质量。
2、对同类型题材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
首先,同类型的文章,我们可以使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虽然两篇文章题材相近,但是写作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一定相同,我们可以通过对比阅读,找到两篇文章之间的差距,带领学生品味不同文章的不同特色。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弱,比较阅读的方法对他们来说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方法,需要在老师的引导和带领下完成。
比如,将二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文《大象的耳朵》和《蜘蛛开店》两篇叙述故事型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时,老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通篇阅读全文,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找出两篇文章中出现的动物,这些动物的特征是什么,文章中出现的对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让学生在对比中分析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最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总结两篇文章分别运用的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的不同的道理,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3、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
当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时,老师可以挑选题材差距比较明显的两篇文章,重点突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便于学生自行对比发现,增加学生学习成就感。比如,可以选择五年级的语文课文《鲸》和《落花生》,第一篇是说明文,从不同的方面介绍鲸这种生物,第二篇文章是记叙文,围绕花生叙述了一系列事情。将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便于学生明白不同文章的不同描写手法,表达出的不同意义,为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提供良好的思路。
4、对相同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对比阅读
比较阅读最常见的对比是将相同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阅读对比,这一对比经常用在同一个诗人的不同诗歌作品中,通过不同时期的诗歌,可以体会作者写作时的不同心情,从而感受作者这一时期的经历和想要表达的感情。比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歌,早期和晚期的作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色,早期的诗歌豪爽奔放,极富艺术想象力,到了晚期则多为反抗和抨击现实,这主要是和诗人的亲身经历相关。通过同一个作家不同作品的阅读对比,可以很好地感受作者写作思想感情的差异和心境的变化。
5、综合多篇文章,深入比较分析
5.1构建专题群文,开展比较阅读。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语文教材将文章以主题划分成多个单元,以便教师在多篇文章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单元划分,构建专题群文,开展比较阅读教学,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感知不同文章的风格,丰富学生的创作思路,帮助学生积累情感体验。
5.2构建作者群文,分析作者历程。构建作者群文则是比较阅读的另一种应用方式,教师搜集同一个作者的不同作品,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总结这些作品中表现的相似的思想情感、写作技巧。这样的比较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该作者与其他相似作者的了解,并帮助学生积累情感体验。以杜甫为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望岳》《春望》《石壕吏》,这三首诗都是杜甫所作,内容、主题、情感思想各有异同。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创作背景、情感体现、诗文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对这三首诗进行比较分析,增强学生的阅读感知。
结语
综上所述,比较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单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或者是多篇文章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比较阅读教学活动,通过对词句的多种分析比较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文章词句的分析理解能力,让学生拥有在写作时斟酌词句的能力。而通过文章之间的比较分析,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布局谋篇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小艳.对小学语文比较阅读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1):60-62.
[2]罗建红.浅析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72+77.
关键词:比较阅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多是固定的模式,教学效率不高。对此,为了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应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本文就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做出了探索。
一、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的作用
1、比较阅读能够突破传统教学带来的局限性
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将比较阅读手段作为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比较阅读的教学模式也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通过比较阅读手段有助于促进学生接受新鲜的知识,也能加强对以往知识的巩固和复习,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善于思考,通过认真的分析,将发现的问题解决掉。实施对比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全方位的了解文章内容,快速掌握文章表达的主旨,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和寓意,同时对传统教学手段来说,比较阅读也是一种突破的教学方法,实施比较阅读能够将传统教学带来局限性彻底打破,学生不再拘泥在比较乏味的文字阅读中,而是有目的性的进行阅读。
2、比较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
随着我国开展素质教学改革,新课改的实施极大的改善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不过有些地区的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还是存在很大的压力。应试教学的长远影响是不可能一时半会就完全消退的,因此很多学生还是没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完成课外阅读。阅读数量的降低,阅读质量也明显下降,必然会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造成严重的阻碍。老师只有通过合理的比较阅读教学手段,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量,也能促进学生对文章主旨尽快的推理和掌握,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二、比较阅读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对阅读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进行对比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每一篇阅读文本中作者的表现形式均存在一定差异,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细节地对小学语文阅读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作品的内部语言文字展开比较,主要为比较阅读文本中的环境背景语言、人物形象的描写等,通过对环境背景语言的对比能明确作者创作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内容及阅读主题。通过人物描写语言的对比教学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对于不同人物形象的看法及表达,强化学生阅读综合素养,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及阅读教学质量。
2、对同类型题材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
首先,同类型的文章,我们可以使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虽然两篇文章题材相近,但是写作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一定相同,我们可以通过对比阅读,找到两篇文章之间的差距,带领学生品味不同文章的不同特色。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的语文基础普遍较弱,比较阅读的方法对他们来说存在一定难度,尤其是第一次接触这种方法,需要在老师的引导和带领下完成。
比如,将二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文《大象的耳朵》和《蜘蛛开店》两篇叙述故事型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时,老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通篇阅读全文,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找出两篇文章中出现的动物,这些动物的特征是什么,文章中出现的对话表达了什么意思,让学生在对比中分析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最后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总结两篇文章分别运用的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的不同的道理,从而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3、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
当对不同类型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时,老师可以挑选题材差距比较明显的两篇文章,重点突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便于学生自行对比发现,增加学生学习成就感。比如,可以选择五年级的语文课文《鲸》和《落花生》,第一篇是说明文,从不同的方面介绍鲸这种生物,第二篇文章是记叙文,围绕花生叙述了一系列事情。将这两篇文章进行对比,便于学生明白不同文章的不同描写手法,表达出的不同意义,为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提供良好的思路。
4、对相同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对比阅读
比较阅读最常见的对比是将相同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阅读对比,这一对比经常用在同一个诗人的不同诗歌作品中,通过不同时期的诗歌,可以体会作者写作时的不同心情,从而感受作者这一时期的经历和想要表达的感情。比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歌,早期和晚期的作品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色,早期的诗歌豪爽奔放,极富艺术想象力,到了晚期则多为反抗和抨击现实,这主要是和诗人的亲身经历相关。通过同一个作家不同作品的阅读对比,可以很好地感受作者写作思想感情的差异和心境的变化。
5、综合多篇文章,深入比较分析
5.1构建专题群文,开展比较阅读。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语文教材将文章以主题划分成多个单元,以便教师在多篇文章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单元划分,构建专题群文,开展比较阅读教学,让学生在这样的教学中感知不同文章的风格,丰富学生的创作思路,帮助学生积累情感体验。
5.2构建作者群文,分析作者历程。构建作者群文则是比较阅读的另一种应用方式,教师搜集同一个作者的不同作品,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总结这些作品中表现的相似的思想情感、写作技巧。这样的比较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该作者与其他相似作者的了解,并帮助学生积累情感体验。以杜甫为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望岳》《春望》《石壕吏》,这三首诗都是杜甫所作,内容、主题、情感思想各有异同。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创作背景、情感体现、诗文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对这三首诗进行比较分析,增强学生的阅读感知。
结语
综上所述,比较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在单篇文章的阅读教学或者是多篇文章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开展比较阅读教学活动,通过对词句的多种分析比较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对文章词句的分析理解能力,让学生拥有在写作时斟酌词句的能力。而通过文章之间的比较分析,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布局谋篇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小艳.对小学语文比较阅读的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1):60-62.
[2]罗建红.浅析比较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72+77.
- 【发布时间】2020/6/11 22:23:19
- 【点击频次】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