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在新课程背景下贫困地区的物理教育

 

【作者】 覃真武

【机构】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面对如火如荼、深入持久的素质教育浪潮,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大趋势,如何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物理学习化难为易、深入浅出、高效低负,全面提升课堂学习质量,便是物理课堂教学法改革的使命所在。只有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努力去探索,去发现,发展和提高能力,同时能更有效地获得书本知识,作为一名贫困地区的物理教师,我所思考的是在“新课改”实施之后,贫困山区的物理教育将如何更好的开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贫困地区;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中学物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如何实施物理新课程教育是物理教师正在思考的问题。尤其是教育欠发达地区的物理教育问题,更是需要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去思考、去研究、去实践、去总结、去提高。
  二、新课程改革的育人观、目标、知识观、学习观
  1.育人观。传统的教育理念是教书,教师的任务是教书,学生的任务是读书,教师把书本内容讲清楚了,学生把书本内容掌握了就完成了教与学的任务。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用学科知识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养育学生良好的情感特征,积淀学生正确的意志倾向和价值观;
  2.目标。传统的教育目标是传承知识,用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作为目标实现的要求。新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不同学科知识为载体,从多侧面来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总目标分解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知识观。新课程对知识的理解有客观的和主观的,静态的和动态的。既包含描述和反映自然和社会存在及其变化的陈述性性知识。又包含认识社会研究自然的方法的程序性知识,传统的知识观就是关于认识客观世界的结论性的知识。
  4.学习观。新课程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是在自我活动中建构知识。传统的教学观念就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的关系。
  三、教育欠发达地区的物理现状
  1.贫困山区教学资源的现状
  贫困山区地处偏远,受地域环境和财力的限制,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首先是硬件设施跟不上,如发达地区现在能实行网络互动;其次是贫困山区难以吸引优质师资,与此同时每年还有成熟的教师外流,所以贫困山区的师资总处于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第三是贫困山区优质生源受到限制,一批经济条件好、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外流。
  2.贫困山区物理课堂教学现状
  贫困山区的学生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条件的制约,见识浅,知识面窄,大多数学生内向,胆怯,不善言谈,学生常处于被动地位。学生接受物理知识的主战场为课堂,现今,课堂上大多数教师的教学以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更少;教师经常布置的作业多为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阅读课外书籍、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量研究表明,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两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现阶段的教学现状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地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应试教育的现状
  1.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就物理学科而言,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人类关于物质世界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同时学习认识和研究自然规律的方法,在高中阶段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领悟物理思想,如果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提高自身的素质。
  2.应试教育把高中教育异化了,高中是为高考而教,为分数而教,我们物理教师不是教物理而是教习题,三年下来学生头脑塞满了各种不符合实际的模型化的习题,并没有物理思想,由于这些习题过于远离生活,没有实用价值,它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没有位置,表现得非常脆弱,高考结束就全忘了,用高消耗,以损害师生身心为代价去学习和训练仅存在于考试文化领域的非主流文化,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
  五、对教育欠发达地区的物理教育的几点看法
  1. 物理学科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生活经验的积累都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而是让学生长期处在一种胆怯、恐惧和过度焦虑之中,无疑会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说,我们进行情感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而是希望利用物理学科的这些特点,以高中物理课本为载体,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形成健康人格,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成为有用之才。
  2.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
  贫困山区的基础教育薄弱,现在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讲授——接受,教师讲的多,学生活动的少;采用的注入式多、真正启发的少。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再现老师讲的知识或书本知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过重的学业负担,往往导致学生厌学、思维方式僵化、缺乏创新精神。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现在提的最响的就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探究学习。而且传统的观念就是重分数,轻能力,这样的观念给师生互动带来困难。
  3.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演示在实际中难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以从各个角度展示三维立体图形,可以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图形,可以动态地演示一些变化过程,也可以把一些变化过程分阶段进行演示等等。这都使得教学难点得以突破,有利于学生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关于知识记忆持久的一项实验证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且同时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让学习者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记忆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是融听、说、看等多种表现形式为一体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了逼真形象的表现效果,扩大了人的感知空间和时间,提高了主观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范围,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4.教师尽可能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验设备多做演示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作为中学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而且对于教育欠发达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更重要的在于它能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自然观。在物理教学中,建立一个概念或规律的时候往往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并通过讨论总结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很多学习心理活动,如观察、分析、掌握实验方法等。
  5.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动力手能力及学习物理的兴趣
  对于中学物理,除了常规及实验教学之外,物理课外活动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学生参加学科讨论、制作科技模型、观看实验表演、进行现场参观、阅读课外辅导文章、参加各种竞赛等都是学科课外活动的内容,它不仅能帮助他们复习、记忆、理解学过的物理知识,培养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还能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吸引他们探索新的物理现象和规律。这是课堂上得不到的,更不是做几道练习题所能代替的。所以,物理课外活动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物理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获得系统的物理基础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但大量物理知识的扩展却来自课外的亲身实践和课外阅读。我们物理教师只有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组织好,才能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逐步提高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六、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更新,对贫困地区的物理课题研究也将会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传统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必将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碰撞。贫困地区的物理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的过程,在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将会有比较明显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佐斌,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湖北教育》2002.11
  [2]钟启泉,新课程对“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
  [3] 杨葆雁.   开展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能力[J].中国教育资源网 2002.5
  [4] 苗立才.    计算机辅助物理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资源网    2002.1
  [5] 冒剑秋 .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J].中国教育资源
  • 【发布时间】2020/6/11 22:36:00
  • 【点击频次】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