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藏族版画在农村美术特色校本课程中的开发利用

 

【作者】 梁 芬

【机构】 四川省简阳市云龙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四川藏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藏族文化中丰富的美术活动就是四川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教育改革中指出现在的所以有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鼓励教育一线老师创生自己的课堂。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及自己专业特色,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完善人格。我将着重从教学设计、教学方式的选择、反思等实际教学浅析藏族文化在小学二年级美术课程中的开发。
  关键词:民间美术;藏族文化;美术教育
  一、四川藏族版画在我校小学美术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依据与教学资源现状分析
  (一) 美术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学校美术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和美术教师一起开发适合学校全面发展的课程,进一步丰富学校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课程必须要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求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本校的传统及优劣势,开发或选用适合学生的课程”。李建平老师也曾经指出教师要学会开发利用学校或者当地的课程资源,不仅仅要会“教书”,还要会“编书”。
  四川省教育厅大力鼓励和支持中小学美术老师发展学校特色,成都市城区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例如成华小学的彝族文化,泡桐树小学的水墨藏族文化,扎染艺术等等,各个学校特色鲜明。幸运的是自己在成都市高新区陈冠夫名师工作室研修学习的水墨儿童藏族人物,深入藏区体验当地的人文风情,对他们的节日活动和传统的服饰特别的喜爱,以至于我自己一直想要开展藏族文化的儿童画教学。其次,在过去的两年教学中,积极参加的学校的版画课题研究,是优秀课题成员之一,因此对小学每一个阶段的版画教学有清晰的认识,具有一定课程研究的能力。对此,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结合自己专业特色发展,和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以版画藏族文化为特色进行校本课程研修。目的在于增强农村学生的美术素养,能够把美育运用于生活并能学会美化生活,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个性发展,让美术教师能够提高自己的专业成长,实现自己的职业追求并能促进学校特色形成。
  (二) 四川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资源现状与分析
  通过对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教师、学生的现状为主要调查对象,分析以藏族文化为主题的开发环境,探究学生的学习需求,结合我校教师开发的能力,确定藏族文化作为民间美术资源在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开发方案。
  1.简阳市云龙镇中心小学农村美术的教学环境
  简阳市云龙镇中心小学校长办学特色是以“现代田园·诗意致远”现代田园诗意学校为发展愿景,提倡志存高远、诗意生活的教学情怀,鼓励教师大力传承传统文化,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我校学生较多,美术教师3人,校园设施完备,每间教室配有多媒体教学用具。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也给与足够的重视。
  四川省拥有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如简阳市的羊肉节,划龙舟、少数民族节日等等,为当地的民风民俗添加独一无二的魅力。其中我校的藏族舞蹈是学校的代表之一,孩子们喜欢藏族华丽的服饰,被丰富的节日活动所吸引。因此开发藏族版画校本课程不仅促进我校美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还能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解,丰富我校的办学特色。
  2. 简阳市云龙镇中心小学农村教师教学现状和分析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自己日常的教学中让我深深的认识到了,农村美术教学存在一些不足。首先,美术教育逐渐被重视,不过农村美术基础教育还很薄弱。其次大部分农村学校老师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跟不上,教学手段陈旧,单纯的以照着黑板上临摹为主,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要求小学生,教育质量低。最后,对学生的美术作业的评价形式还不够丰富。
  例如美术造型课上,老师会建党讲解教书本上的内容,然后就会让学生自行进行创作,或者是这直接临摹书本上的画或者是画自己喜欢的内容,过程非常的简单,老师讲解的速度也非常的快,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学生进行的创作,这样大部分学生很快的完成自己的作业,作业的质量不高,部分同学因为过早完成作业无所事事然后就是大声的喧哗或是干一些其他的事情。整个课堂看似轻松简单实际并不是很轻松,课堂纪律难以管教。手工课,更是几个人的课堂,材料准备不充分,课堂上仅仅有几个有兴趣的听话的同学在进行制作,其他同学就自己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写作业,中高段表现特别明显。
  3. 简阳市云龙镇中心小学学生美术学习现状和分析
  第一,小学学生对美术课堂认识的偏差
  美育工作任务重道路远,这不仅和教育现状有关,和人民教师有关,也一定是和学生发生关联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教育岗位工作一年,我深深的感受到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段孩子们对美术课的喜爱,但由于社会以及家长们长期对美术学科的偏见与不重视,导致把根深蒂固的认识潜移默化的带给了孩子,还有由于条件限制,家长不重视美术教育,一个40人的班级里,有一半的孩子手中只能有水彩笔和蜡笔,很多同学根本没有,导致有些孩子想学也无能为力的学不上。所以,在很多孩子眼里,他们喜爱美术,可并不觉得美术课有多么重要,在美术课上我画与不画都不重要。
  第二,小学生学习任务重,缺乏学习乐趣。
  随着社会竞争力越来越大,现在的人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望子成龙”成为了广大家长对自己孩子最大的期望,于是家长们从小抓起,除了要孩子们完成在学校的学习任务,没有多的时间学习美术,长期以往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美术乐趣。
  二、藏族文化融入农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中的价值分析
  (一)四川藏族传统文化资源
  四川藏族文化是四川人民在自己数千年的艺术传统里所体现的艺术文化之一,藏族人民的运用表现出令人惊讶的艺术天赋,留下了无数杰出的艺术作品。如藏族人的生活文化,礼仪文化,民间传统习俗文化,技艺文化等等,这些藏族文化蕴含了藏区人民勤劳忠厚、淳朴善良、刻苦耐劳等美好的品质,还有很多非物质文明值得我们去传承。将这些丰富的藏族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开发,让孩子都去了解这个神奇的民族,激发学生努力进取的品质,丰富学校的课程,为四川地域文化做出一份蕴涵着独特民族文化气质的贡献。






                  藏族插箭节                                 藏族锅庄舞

  (二)藏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原则
  有一篇教育文章说到北美的部分学校的美术教育,大部分学校可以做到不把美术课简单的当做一门纯技能课来教,而是注重通过观察、触摸、实践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学校会邀请艺术家来到课堂教学中,让孩子直接从艺术家那里感受创造思维的多样性。
  因此,藏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原则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以人为本,以美育人。
  (三)农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目的
  通过藏族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四川藏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美术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保护家乡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体验美术实践活动的乐趣的同时,能够多角度的去分析问题,学会主动研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一个有情感的人,有生活情趣的人。
  (四)四川藏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我校结合教师专业以版画艺术为媒介,从剪贴纸版画、粉印纸版画、综合版画等技法,从“藏族饰品装饰”、“人物头像”、“节日场景”三大方面去探索。分别从造型、色彩、审美及文化上面去挖掘藏族文化,发现藏族文化艺术的自然美、人文美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当然我们学校离藏族距离较远,把藏族文化引入课堂的同时,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通过组织藏族文化的课外活动与课堂上教学结合,体验藏族人民的生活,让学生真实的感受,提高教学的效果。
  (五)四川藏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评价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形成自觉、自律、自动、奋发向上的学习风气,建设公平、公正、开放、提升、创新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结合美术课程独特的学习内容和考核方式,教师的评价标准根据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对自己作品和同学作品的评价为主要参考内容,我制定了学生和老师评价表。如:







美术课堂上教师评价表




  三、藏族文化实践教学后的总结
  (一)藏族文化在农村美术教学活动的作用
  1.以藏族文化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
  藏族文化课程教学开展,全校许多学生会主动收集资料,主动参与美术活动,还会积极组织藏族相关的节日活动表演,其中学生部分班级就一起学跳锅庄舞,参加艺术节表演。在成都市第十二届中小学艺术节绘画比赛中,我校学生创作的《锅庄舞》系列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如下图),经过努力,学生也越来越对传统文化更加喜欢。







  2.藏族文化丰富我校的校园文化
  藏族绘画作品《锅庄舞》在我们校园长廊和美术室展出,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和老师来参观,为此学校还设立了一块涂鸦墙,为校园营造高雅、团结、和谐的校园环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创作的热情,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让学生收集藏族文化相关材料进行创作,积极动脑思考,在实践中体验快乐和成就感,通过吹塑纸刻绘、制版等多种形式,有利于学生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4.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和专业水平有所提高
  粉印藏族文化用于美术教学中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从最开始的单色练习到综合材料的制作,我校老师共同研究藏族文化特色,从各个方面深入学习,实地参观考察,学习粉印技法,从根本上为自身的专业成长打下深厚的思想基础、文化基础、技能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我自身更是获得自身专业的成长,希望取的更大的进步。
  5.尝试利用多种形式的综合材料,丰富藏族文化的教学内容
  我校系统开展藏族文化教学后,尊重学生身心发展和实际条件,目前只开展单色粉印和套色粉印藏族饰品等小作品的创作,接下来将对版画材料进行丰富,小学一二年级剪贴纸版画,三四年级以粉印版画为主,五六年级以综合版画为主,丰富我们传统文化。
  (二)不足之处
  1.教师与当地藏族人民的配合
  要传承“藏族文化”,结合自身地域优势是关键,应该充分的利用当地的资源。如著名版画大师闫华、黄勇等大量教学名师,所以本学期当我正式准备开设版画藏族文化的时候,因为没有任何的经验、自己对版画的理解也不深,所以参加了黄勇老师的版画教学学习,去藏族参观学习的过程中,详细的了解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性和儿童版画的教学过程,结合本学期的艺术节和教材分析,我对自己版画人物教学中有一些阶段性训练,希望下一次能够组织学生实际参观更好。
  2.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
  美术老师是作为美术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的美术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文化底蕴直接影响美术开展的效果。但是在农村美术教育中,我校美术老师比较年轻,基本上没有编排过课程,理论知识薄弱,幸好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大力支持,积极组织我们年轻老师外出学习,提高美术老师的专业素养,让美术老师更加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增强课程开发的能力。
  3.注意美育教育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解美的内涵,学会用美去美化生活。藏族文化的美则是源于生活的美,通过观看藏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了解藏族文化的艺术作品,对艺术作品的材质、造型特别、服饰、民族精神、历史文化等等,形成整体意识。通过学生联系生活与藏族人民想通的地方,理解藏族文化的内容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
  [3]尹少淳.走进新课堂——美术新课程案例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李炳亭.《我给传统课堂打0分》,山东文艺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20/6/11 22:37:01
  • 【点击频次】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