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探究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艺术

 

【作者】 蒋 萍

【机构】 江苏省宜兴市洑东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师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而言,是与文字打交道最多的,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因此,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着重关注自己的语言应用艺术,并长久地要求自己,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做到以下几点,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和语文综合知识能力的强化。
  关键词:语言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近几年来,语言艺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如何在建立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值得讨论的话题。本文就语言艺术如何高效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思考和讨论,期望对同仁朋友能有抛砖引玉之效。
  一、关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情况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总是以课本为基础,通过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为小学生打好语文知识的基础。在这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指引下,虽然也为初高中各学科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按照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部署无法为新社会的发展培养出综合素质能力较强的人才。要想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全方位突破,就要改变小学语文教师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学现状,积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当前陈旧、乏味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得到有效的转变。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展现出的问题还表现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较少,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效率也较低,学生在课后的作业负担就会加重。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思想观念落后,直接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小学语文教师只有加强教学艺术语言的应用,才能打破课堂沉闷的气氛,以此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二、当前在小学语文课堂应用语言艺术的有效策略
  1、运用语言引导积极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在课堂之上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之上教师不仅要抓住一切机会做好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更要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效果。因此在正式开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在新课开始前向同学们提问:“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你们还记得吗?哪位同学能够给老师和同学们把上节课的内容总结一下,说对了老师奖励这个同学漂亮的水性笔一支!”这样同学们便会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便得到了有效提升。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之上一定要充分把握学生的特点和爱好,结合语文学习的内容和规律,科学的设计语文学习规划,在课堂之上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有被充分的尊重和重视,才能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来。语文教师只有充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有效运用语言艺术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小学语文课堂的活力得到有效提升。
  2、注重语言的启迪性和生活性
  小学生有一些共同的思维特征,就是他们的思维相对开阔,同时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进行适当的、有效的问题引导,避免在上课的过程中偏离教学方向。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做到应用一些具有启迪性的语言,刺激学生深入思考,并且确保在思考的过程中沿着正确的教学方向来开展。同时,这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挖掘学生语文学习的潜力,另外,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一个细节,就是在组织语言的时候最好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因为这样的语言是一种艺术,艺术的美能够刺激学生的听觉神经,使他们在上课的过程中有一种享受感,而不会感到厌烦,因此教师就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以及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3、采用规范性的教学语言
  针对小学语文教师口语重复严重且偶有错误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培训来提升自己使用规范性的教学语言的能力。教师使用的语言应该是规范的且有参考价值的,教师一定要避免用模棱两可的口语表达来进行教学,避免学生对教师的话语产生误会。对于在日常教学中重复使用“好的、接下来、然后、这样”类似口头语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正式教课以前录下自己的教学语言,并自己重复听,进而发现自己经常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些口头语,从而在课堂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还可以邀请同年级的老师或者教务人员参与自己的课堂,征询他们对自己课堂教学语言规范性方面的建议。对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用错词语或说错句子的问题,教师应该在课余时间里不断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从而给学生们输入最正确的语言。
  4、运用语言艺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科学用语是运用语言艺术的首要前提,科学重在强调用语的规范性、严谨性、逻辑性等,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重视科学用语,只有运用科学的语言艺术、规划好教学目标、制定正确的用语规则,才能突显语言艺术之于语文课堂的重要性,才能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语文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又是学生生活的基础,只有规范地学好语文知识,学生才能规范地运用语文知识到生活当中,才能具有一定的语感去理解其他学科的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用语的科学性,引导学生发现语文的魅力之所在和价值之所在,让学生从心里爱上语文并主动学习语文知识。此外,语文本就是一门语言丰富、文化丰富的学科,其中不乏美妙的语言,但能不能利用好这些精华,主要在于教师是否掌握了科学用语的方法,是否懂得如何科学地结合自身的语言表达技巧,将这些内容转化为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巧妙语言,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需要教师不断地去内化和分析。
  结束语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具有语言的表达艺术,以学生易理解、更能接受的方式,通过语言引导,让学生喜爱学习,能够融入课堂,进行独立思考。进而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媛.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5):24.
  [2]宋映红.朗读艺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展现[J].课外语文,2019(5):1.
  • 【发布时间】2020/6/11 22:37:26
  • 【点击频次】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