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在农村,许多家长以及孩子对英语学科的认识很少,也不能感受到英语学科的重要性,更有一些班主任以及其他学科的老师都给孩子们说英语没有学好没有关系,到初中后会重新学习。在这种压力下我考虑到要让孩子们学好英语,必须要使他们产生足够的兴趣,而且用尽量少的时间让他们学到更多。都说语文学科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字是基础必须学好,那么英语单词也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所以我就想到了用思维导图来带领孩子们学习单词。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Mind Map)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对各项工作有用的图形技术。思维导图以生动形象直观的图形、线条把各个内容之间的练习建立起来,把凌乱的杂乱无章的信息改变成让人容易记住的、有规律性的图,利用读、写、记、画的方式,实现大脑左右脑的协同发展,帮助人们改变思考的习惯, 提高学习效率。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不善于用归类的方式学习,不善于去回忆和总结所学过的知识, 很多学生都是老师叫怎么学就怎么学,没有主动探索的习惯。老师只有不停地一遍一遍教,学生就一遍一遍完成任务式的学习,结果是老师的精力用光了、教学激情也被磨灭了,学生也没有了学习热情,最后的学习效果肯定达不到所期望的。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让学生把枯燥泛味单词以及句子绘制成一张以词汇为中心的词汇联系网,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提高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又同时巩固复习以前所学习过的知识,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清晰、明了。
一、 认识思维导图
关于思维导图孩子们没有认识,所以我就在网络上寻找了一个认识思维导图的ppt,通过上一堂课来让孩子们初步感知思维导图,再给孩子们在生活中找一些能体现思维导图样式的物品,如:树叶、花朵、树干……
二、 画思维导图
第一步:老师展示一些简单的图片让孩子们跟着画,如关于颜色的思维导图、关于动物的思维导图。
第二步:学生自己到单词表中去找单词之间的练习,如:把有字母发音一样的单词,有词缀一样的单词,以及含清辅音、浊辅音单词用粗细不同的线条、颜色、等方式呈现他们之间的联系。
第三步:把单词以及中心思想添到图上去,一定要让别人一目了然。
第四步:学生把思维导图绘制好后,要对图进行整理、观察、评比和修改。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应用
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对词汇提出的要求是:知道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形、义来学习词汇;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左右的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词汇对于英语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学好了词就能学好词组进而学好句子最后学好语篇。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分为教学新授课中的应用和教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1、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新授课中的应用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都会让孩子们预习,新课前的预习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先自读课文先感知哪些属于新内容,哪些是重难点,在根据单词表用线条粗细、不同颜色的笔来勾画。比如我在教授外研版三年级起三年级上册Module9This is my father.时,由于这一课主要是介绍家庭成员,我会让学生观察各个单词之间的关联,如:观察mother、grandmother、注意红色标记部分,father、grandfather观察绿色标记部分,而且这四个单词都含有“ther”词缀,发音一样。用同样的方法学生去看看其他单词有何特点,可以让学生由一个分支联想到另一个分支,学生长此以往观察加思维导图的绘制相信学习效果一定会很好,同时也增加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完课文后,可以开始画思维导图。在学生预习新课的基础之上,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生之间的讨论、问答、总结等方式,从课文以及单词表中寻找关键词,如我在教授完外研版三年级起三年级上册Module9This is my father.后会让学生总结出课文重要单词:mother、father、brother、sister、grandmother、grandfather以及重要句型This is......进行绘制思维导图。在绘制思维导图的内容上,老师可以在课前预设一下孩子可能会有怎么样的表现,而且要让孩子们了解模块的词汇的重难点以及重要句型,孩子们绘制思维导图时要主题明确、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在课堂上教新单词的时候,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单词,还要将以往所学习的旧单词串联起来有效的结合,成群的记忆所学单词,促进有意义学习。在操作时老师一定给予指导,有的同学绘画能力有限,发散思维也不好,也可以让他们分组合作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小组完成后可以进行组内的自评和组间的互评。教师在学生之间互评之后,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进行指导。通过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新授课词汇教学中,能够调动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利用好自己的学习风格,而不是只是处于听课、做笔记的被动角色,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根据认知加工层次理论,对信息的加工方式可以分为形式加工和语义加工。形式加工主要是通过复述进行记忆的方法。语义加工方式主要是利用联想、归纳、综合等元认知策略处理信息。语义加工相比形式加工,加工层次更深,记忆痕迹较强,信息保持的时间更长。思维导图基于联想和想象原则,梳理单词之间的关系,呈现一张系统的词汇网络图。起初学生是按照单元为主题进行绘制思维导图,在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之后,为了避免词汇量的增加导致遗忘速度加快的情况出现,学生可以将几个单元的思维导图整合在一起。学生在绘制思维的时候,一方面可以理清层次,另一方面展现绘制者的思维过程,构建有意义记忆。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需明白思维导图的主体结构,再根据主要的关键词,利用构词法、联想法、语义、形式等词汇知识,联想次要的关键词,最终在头脑形成了一张完整的词汇网络图。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对词汇群进行记忆类似于线索提取说。这里的线索可能是词汇知识之间的联系。思维导图作为归纳性很强的工具,思维导图在复习课有很大的用途。
思维导图作为一个学习工具,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学习者以及所有的知识类型。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过程中,明确词汇的重难点,按照学生能够接受的思维方式进行分类层级。教师在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候,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模式,不能统一思维。同时,由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学生过于重视颜色、图像等符号元素绘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的建构和创造过程。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应用研究
思维导图(Mind Map)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对各项工作有用的图形技术。思维导图以生动形象直观的图形、线条把各个内容之间的练习建立起来,把凌乱的杂乱无章的信息改变成让人容易记住的、有规律性的图,利用读、写、记、画的方式,实现大脑左右脑的协同发展,帮助人们改变思考的习惯, 提高学习效率。很多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的过程中,不善于用归类的方式学习,不善于去回忆和总结所学过的知识, 很多学生都是老师叫怎么学就怎么学,没有主动探索的习惯。老师只有不停地一遍一遍教,学生就一遍一遍完成任务式的学习,结果是老师的精力用光了、教学激情也被磨灭了,学生也没有了学习热情,最后的学习效果肯定达不到所期望的。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英语词汇的学习,让学生把枯燥泛味单词以及句子绘制成一张以词汇为中心的词汇联系网,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发散思维,提高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又同时巩固复习以前所学习过的知识,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清晰、明了。
一、 认识思维导图
关于思维导图孩子们没有认识,所以我就在网络上寻找了一个认识思维导图的ppt,通过上一堂课来让孩子们初步感知思维导图,再给孩子们在生活中找一些能体现思维导图样式的物品,如:树叶、花朵、树干……
二、 画思维导图
第一步:老师展示一些简单的图片让孩子们跟着画,如关于颜色的思维导图、关于动物的思维导图。
第二步:学生自己到单词表中去找单词之间的练习,如:把有字母发音一样的单词,有词缀一样的单词,以及含清辅音、浊辅音单词用粗细不同的线条、颜色、等方式呈现他们之间的联系。
第三步:把单词以及中心思想添到图上去,一定要让别人一目了然。
第四步:学生把思维导图绘制好后,要对图进行整理、观察、评比和修改。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方面的应用
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对词汇提出的要求是:知道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形、义来学习词汇;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左右的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词汇对于英语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学好了词就能学好词组进而学好句子最后学好语篇。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分为教学新授课中的应用和教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1、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新授课中的应用
在学习新课之前我都会让孩子们预习,新课前的预习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也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可以先自读课文先感知哪些属于新内容,哪些是重难点,在根据单词表用线条粗细、不同颜色的笔来勾画。比如我在教授外研版三年级起三年级上册Module9This is my father.时,由于这一课主要是介绍家庭成员,我会让学生观察各个单词之间的关联,如:观察mother、grandmother、注意红色标记部分,father、grandfather观察绿色标记部分,而且这四个单词都含有“ther”词缀,发音一样。用同样的方法学生去看看其他单词有何特点,可以让学生由一个分支联想到另一个分支,学生长此以往观察加思维导图的绘制相信学习效果一定会很好,同时也增加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完课文后,可以开始画思维导图。在学生预习新课的基础之上,通过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生之间的讨论、问答、总结等方式,从课文以及单词表中寻找关键词,如我在教授完外研版三年级起三年级上册Module9This is my father.后会让学生总结出课文重要单词:mother、father、brother、sister、grandmother、grandfather以及重要句型This is......进行绘制思维导图。在绘制思维导图的内容上,老师可以在课前预设一下孩子可能会有怎么样的表现,而且要让孩子们了解模块的词汇的重难点以及重要句型,孩子们绘制思维导图时要主题明确、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在课堂上教新单词的时候,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上的单词,还要将以往所学习的旧单词串联起来有效的结合,成群的记忆所学单词,促进有意义学习。在操作时老师一定给予指导,有的同学绘画能力有限,发散思维也不好,也可以让他们分组合作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小组完成后可以进行组内的自评和组间的互评。教师在学生之间互评之后,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进行指导。通过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新授课词汇教学中,能够调动课堂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利用好自己的学习风格,而不是只是处于听课、做笔记的被动角色,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根据认知加工层次理论,对信息的加工方式可以分为形式加工和语义加工。形式加工主要是通过复述进行记忆的方法。语义加工方式主要是利用联想、归纳、综合等元认知策略处理信息。语义加工相比形式加工,加工层次更深,记忆痕迹较强,信息保持的时间更长。思维导图基于联想和想象原则,梳理单词之间的关系,呈现一张系统的词汇网络图。起初学生是按照单元为主题进行绘制思维导图,在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之后,为了避免词汇量的增加导致遗忘速度加快的情况出现,学生可以将几个单元的思维导图整合在一起。学生在绘制思维的时候,一方面可以理清层次,另一方面展现绘制者的思维过程,构建有意义记忆。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需明白思维导图的主体结构,再根据主要的关键词,利用构词法、联想法、语义、形式等词汇知识,联想次要的关键词,最终在头脑形成了一张完整的词汇网络图。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对词汇群进行记忆类似于线索提取说。这里的线索可能是词汇知识之间的联系。思维导图作为归纳性很强的工具,思维导图在复习课有很大的用途。
思维导图作为一个学习工具,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学习者以及所有的知识类型。教师在设计思维导图过程中,明确词汇的重难点,按照学生能够接受的思维方式进行分类层级。教师在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时候,学生有自己的思维模式,不能统一思维。同时,由于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学生过于重视颜色、图像等符号元素绘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知识的建构和创造过程。
- 【发布时间】2020/6/12 17:44:39
- 【点击频次】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