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如何进行民主管理

 

【作者】 欧林才

【机构】 广西贺州市钟山县红花中心校古楼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学校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建立一定的制度。极大地发挥校内人、财、物诸因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外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学校全体成员,协调一致地、有效地实现预定工作目标的一种有程序的活动过程,就叫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方法各式各样,通过在基层从事学校管理工作多年,自己发觉,如能使学校管理民主化,学校工作将会蓬勃发展。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民主
  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把学校办好、管好,是办好学校的一条基本原则。实行民主管理,是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的基本方法,如何进行民主管理,现我就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必须要发挥集体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学校没有民主就不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领导者就没有群众基础。
  学校由各个部门组成,管理应进行责权分解,做到层层有人负责,事事有人负责,每人有各自对之负责的上级。让全体教职工人人有责有权,参与学校管理,形成广大教职工都承担责任的机制,这样,学校能成为一个紧张而有活力的集体。学校校长能有效发挥整体优势,取长补短,必能形成一个团结的强有力的集体。单个人的简单相加作用有限,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就能发生质变,这是民主管理发挥整体优势的根据,是校长的责任。有了用心办学的校长,学校的整体发展才会充满生机,才能带出一支用心工作的教师队伍和用心成长的学生群体。
  二、学校领导自觉接受监督
  现在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在整个学校中处于中心地位,校长又是法人代表。于是有人说“学校是校长说了算”。显然这是对校长负责制的误解。
  校长要有自觉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因为任何权利都需要监督,脱离监督的权利会走向腐败。校长自接受授权之日起,就要自觉的把自己的言行,置于广泛的监控之下。任何人都是不完善的,更不是万能的。没有群众支持和帮助,就会经常发生失误,难以做出成绩。因此,要能听逆耳之言,能接受批评,少数服从多数,要自觉接受监督,并逐步健全相制约的制度。这种自觉性,是民主精神的重要表现,是强烈的事业心高度责任感的重要标志之一。
  校长要重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证教职工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实践证明,教代会、工会等群团组织是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事务,发表意见的最好场所。在这个群言堂里,代表们可以对学校的工作,对干部的表现,进行品评。只要善于引导,这种群言堂就能为学校提供坚实基础。
  三、知人善任
  所谓知人,就是了解人。知人是善任的前提,要善任,必须先知人;不知人,就谈不上善任。
  校长要看到每一个同志的优点,看不到优点就没有尊重的前提和根据。看到优点,才能信任同志,放手让大家承担任务,搞好工作。从根本上说,这种看到优点,是坚信搞好工作需要人人参与,是承认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的具体表现。
  校长在用人中要扬长避短,用其所长。为社会做贡献,本身的价值为社会所承认,是一个人的主要愿望,用人之长,实现人们的这个愿望,是领导者的责任。领导者水平的高低,不在于能看到别人的缺点,而在于更能看到优点,而且能扬长避短,用其所长。
  学校的管理要想有效,校长必须有威信,但校长的威信不是板起脸孔说教,也不是上级的一纸任命,而是在和教师朝夕相处中,靠校长的坦诚相待,以心换心得来的。在管理过程中,校长只有充分信任教师,并取得了教师的信任,其威信才能被教师接受并产生影响。
  校长要真诚、持久、耐心帮助教师克服缺点,这样做最能体现感情,使人感到温暖和力量,使集体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对教师要坦诚相待,不背后乱说,对教师要恰当分析,不以偏盖面,要允许有一个过程,不应简单化,要鼓励自觉改错,弃旧图新,不要使教师被动、孤立,受到伤害。
  四、尊重教师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学校要以教学为主,而担负教学任务的是教师,因此我们要对教师相信、尊重。
  人们交往中的情感联系往往对人们所持态度和怎样认识,分析问题有重大影响。校长对教师有深厚的感情、真诚的尊重,才容易正确的看待他们,从本质上发现蕴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积极性,避免只看缺点与错误,只看消极方面的偏向。这种情感又会激励自身产生更大的耐心与韧劲,不怕困难,不怕反复,把工作做深,做细。
  对教师充满感情,感情上把教师当做挚友,使教师生活在团结、和谐、民主的气氛中。对方就会感受到这种关心,理解这种善意,从而产生信任,说理就容易接受;才能使教师排除顾虑,关心学校,支持领导,信任领导。而且,这种感情和信任,还会随着交往的增加不断加深。多次交流,情谊会越来越深厚。从而使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办好学校。
  表扬人不是恩赐,批评人不是出气,安排工作不为难人。这样下去,日久天长,不论领导班子,还是全体教职工,就会形成团结向上,充满活力的集体。
  五、完善制度
  学校每位教师都是不完善的,都可能犯错误。因此,体制的建立,功能的发挥,错误的纠正,都不应取决于个人。相反,它依靠一套既定的制度来实现自己的作用,来表现和完成制度范围内大多数人的一贯的长期的利益。
  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校全体师生员工都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性。而制订规章制度,要走群众路线,切不可闭门造车,要发动广大师生进行民主讨论,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使内容能体现群众意愿,取得群众的认可,使规章制度建立在群众自觉遵守的基础上,增强规章制度的有效性。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必须遵守的准则。它的作用是制约学校中成员的行为,保证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正常秩序不被扰乱,以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果。制订的规章制度一经讨论通过宣布执行,则不可轻易改动,更不能朝令夕改,要认真贯彻执行,保证其严肃性,更不可因人而异,要共同遵守。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体现制度的民主,让制度说话。
  • 【发布时间】2020/6/12 17:54:19
  • 【点击频次】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