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炎炎夏日,安全“玩”水
【关键词】 ;
【正文】 炎热的夏季悄然到来,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玩水来消暑,其中很多孩子冒险玩水导致溺水身亡的惨痛事件频频发生。溺水,已是孩子的头号杀手,防溺水教育已刻不容缓。
六月,当夏季还未到来之时,我们幼儿园已经接到上级通知,向幼儿及家长宣传防溺水相关知识。怎样才能有效的宣传,到达幼儿与家长都能有较高的安全意识,是我们首要考虑的。我们很清楚,幼儿园的孩子自控力差,当老师说不要靠近水池,他能当时答应你,但一转身就会控制不住想玩的心理,开始欢腾的在水池边玩耍,即便你不停重复再重复,他也会很快将嘱咐抛之脑后。既然改变不了孩子的天性,为何不尝试着让他们知道在玩水的过程中,如何兼顾自己安全呢?当我有这种想法时,我尝试从我所在班级入手,让幼儿既能愉快的玩水又能保证自己的安全,防止自己发生溺水事故。
首先,我让幼儿自己区分安全水域和不安全水域,再根据幼儿所区分的水域进行详细的分析,帮助幼儿理解不同水域的危险指数,纠正幼儿错误认知。同时,向幼儿宣传安全要点,如: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不可单独玩水;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玩水;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心脏病、癫痫病等不要玩水。为什么不能这样玩水?这样玩会有什么后果?让幼儿自己遐想,我再通过视频将答案播放给幼儿观看,加深幼儿的理解。其次,我将班级幼儿带到园内小水池玩耍,让他们体验玩水的乐趣,也让幼儿自己总结玩水过程中你觉得危险的事,这更能加深幼儿的安全意识,在多次玩水后,能发现幼儿在尽情玩水的过程中也能保护好自己,比如:上岸放慢脚步,在岸边和水中不奔跑等等。最后,我抛出问题,溺水怎么办?让幼儿自己讨论,最后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幼儿天马行空的想法中,找出可取的方法加以放大,再将不可取的方法淘汰掉,从幼儿出发,总结和归纳适合他们溺水自救和救人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幼儿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大幅提升,正如我所想的那样,既然无法控制幼儿爱玩水的习性,那就让幼儿懂得在玩水过程中,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
将幼儿的防溺水宣传教育做好只是我们幼儿园宣传防溺水教育的第一步,紧接着是需要向家长宣传防溺水的安全知识。我们很清楚,乡镇家长许多是老年人或者文凭不高的年轻人,将防溺水资料通过纸质方式宣传并不能起到好效果。而且频发的溺水事故,都是出自于家长的安全意识淡薄,监管能力差,才导致的。曾听过这样一句话:要想彻底治疗,得从源头抓起!而溺水源头,就是我们的各位家长。
既然已经知道纸质宣传资料效果不佳,那我就另辟新路,从家长会入手,组织家长开展防溺水知识你知道多少的主题活动。
首先,是家长发表自己看法,你所知道的防溺水知识是什么?很多家长都说出自己的看法,能听出家长们都知道一些关于防溺水的知识,如何远离水源,但却没有遇到溺水事件的处理方式,以及在玩水过程中如何保障自己和孩子安全的相关知识。其实,就此便可以理解为家长只是片面的将防溺水理解为远离水源,并得出禁止玩水的结论。而这种结论势必会衍生出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也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指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逆反现象,即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这种效应的出现只会让孩子更加渴望玩水带来的乐趣,适得其反,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遗憾。所有,通过家长的发言,找准防溺水知识的普及点,将玩水安全知识,溺水后自救和施救的措施,配上纸质资料一一讲解。其次,当家长熟知防溺水安全后,抛出问题,是什么造成多起溺水事故的发生?通过家长的表述,我总结出来的结果,全是将责任推卸到孩子不听话,偷偷跑去玩水,不会游泳等等,却从来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而现实是,多起溺水事故是因家长看管不利造成的,而并非是私自下水无人看管的状态发生的溺水事件。我将这些新闻内容通过视频的方式播放给家长观看,视频中全是家长带幼儿玩水,自己在一旁玩手机或是与同伴交谈,孩子溺水却不知,终酿大祸。多起的事故的发生令人痛惜,这些惨痛的教训也是在给在座各位家长敲警钟,不要把生命当做儿戏,一个生命的逝去是几个家庭的悲哀,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酿成不可挽回的遗憾。当家长们观看完视频后,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在自审曾经的疏忽大意,反思自己过错。是的,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从自身开始找原因,而不是将过错都归于别人的身上。有的家长开始讲述差点因为自己的疏忽引发的惨剧,这也引起了在场许多家长的共鸣。
通过组织家长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让家长在活动中自己说,听别人说,看溺水事故视频的方式来宣传防溺水知识,远比单一的纸质资料宣传防溺水更加有效。再加上对幼儿的防溺水教育,双效结合,最大限度的普及了防溺水安全知识。
虽然这只是我们班级宣传防溺水知识的有效办法,但是真正付之行动的还是大家,只有铭记于心,才能真正的避免溺水事件的再次发生。炎炎夏日,我们不惧水,我们能安全玩水。
六月,当夏季还未到来之时,我们幼儿园已经接到上级通知,向幼儿及家长宣传防溺水相关知识。怎样才能有效的宣传,到达幼儿与家长都能有较高的安全意识,是我们首要考虑的。我们很清楚,幼儿园的孩子自控力差,当老师说不要靠近水池,他能当时答应你,但一转身就会控制不住想玩的心理,开始欢腾的在水池边玩耍,即便你不停重复再重复,他也会很快将嘱咐抛之脑后。既然改变不了孩子的天性,为何不尝试着让他们知道在玩水的过程中,如何兼顾自己安全呢?当我有这种想法时,我尝试从我所在班级入手,让幼儿既能愉快的玩水又能保证自己的安全,防止自己发生溺水事故。
首先,我让幼儿自己区分安全水域和不安全水域,再根据幼儿所区分的水域进行详细的分析,帮助幼儿理解不同水域的危险指数,纠正幼儿错误认知。同时,向幼儿宣传安全要点,如: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不可单独玩水;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玩水;有开放性伤口、皮肤病、眼疾、心脏病、癫痫病等不要玩水。为什么不能这样玩水?这样玩会有什么后果?让幼儿自己遐想,我再通过视频将答案播放给幼儿观看,加深幼儿的理解。其次,我将班级幼儿带到园内小水池玩耍,让他们体验玩水的乐趣,也让幼儿自己总结玩水过程中你觉得危险的事,这更能加深幼儿的安全意识,在多次玩水后,能发现幼儿在尽情玩水的过程中也能保护好自己,比如:上岸放慢脚步,在岸边和水中不奔跑等等。最后,我抛出问题,溺水怎么办?让幼儿自己讨论,最后发表自己的想法。在幼儿天马行空的想法中,找出可取的方法加以放大,再将不可取的方法淘汰掉,从幼儿出发,总结和归纳适合他们溺水自救和救人方法。
通过这些方法,幼儿的防溺水安全意识大幅提升,正如我所想的那样,既然无法控制幼儿爱玩水的习性,那就让幼儿懂得在玩水过程中,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
将幼儿的防溺水宣传教育做好只是我们幼儿园宣传防溺水教育的第一步,紧接着是需要向家长宣传防溺水的安全知识。我们很清楚,乡镇家长许多是老年人或者文凭不高的年轻人,将防溺水资料通过纸质方式宣传并不能起到好效果。而且频发的溺水事故,都是出自于家长的安全意识淡薄,监管能力差,才导致的。曾听过这样一句话:要想彻底治疗,得从源头抓起!而溺水源头,就是我们的各位家长。
既然已经知道纸质宣传资料效果不佳,那我就另辟新路,从家长会入手,组织家长开展防溺水知识你知道多少的主题活动。
首先,是家长发表自己看法,你所知道的防溺水知识是什么?很多家长都说出自己的看法,能听出家长们都知道一些关于防溺水的知识,如何远离水源,但却没有遇到溺水事件的处理方式,以及在玩水过程中如何保障自己和孩子安全的相关知识。其实,就此便可以理解为家长只是片面的将防溺水理解为远离水源,并得出禁止玩水的结论。而这种结论势必会衍生出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也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指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这种由于单方面的禁止和掩饰而造成的逆反现象,即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这种效应的出现只会让孩子更加渴望玩水带来的乐趣,适得其反,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遗憾。所有,通过家长的发言,找准防溺水知识的普及点,将玩水安全知识,溺水后自救和施救的措施,配上纸质资料一一讲解。其次,当家长熟知防溺水安全后,抛出问题,是什么造成多起溺水事故的发生?通过家长的表述,我总结出来的结果,全是将责任推卸到孩子不听话,偷偷跑去玩水,不会游泳等等,却从来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责任。而现实是,多起溺水事故是因家长看管不利造成的,而并非是私自下水无人看管的状态发生的溺水事件。我将这些新闻内容通过视频的方式播放给家长观看,视频中全是家长带幼儿玩水,自己在一旁玩手机或是与同伴交谈,孩子溺水却不知,终酿大祸。多起的事故的发生令人痛惜,这些惨痛的教训也是在给在座各位家长敲警钟,不要把生命当做儿戏,一个生命的逝去是几个家庭的悲哀,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酿成不可挽回的遗憾。当家长们观看完视频后,所有人都沉默了,他们在自审曾经的疏忽大意,反思自己过错。是的,这就是我想要的结果,从自身开始找原因,而不是将过错都归于别人的身上。有的家长开始讲述差点因为自己的疏忽引发的惨剧,这也引起了在场许多家长的共鸣。
通过组织家长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让家长在活动中自己说,听别人说,看溺水事故视频的方式来宣传防溺水知识,远比单一的纸质资料宣传防溺水更加有效。再加上对幼儿的防溺水教育,双效结合,最大限度的普及了防溺水安全知识。
虽然这只是我们班级宣传防溺水知识的有效办法,但是真正付之行动的还是大家,只有铭记于心,才能真正的避免溺水事件的再次发生。炎炎夏日,我们不惧水,我们能安全玩水。
- 【发布时间】2020/6/12 17:54:43
- 【点击频次】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