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英语有效课堂导入法

 

【作者】 罗祖琼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太平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俗话说“良好胡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犹如一本小说中的“引子”、一首交响乐中的“序曲”、一部电视剧中的“序幕”,起着提领主题、渲染气氛、抓住人心、提升效果的作用。导入设计得巧妙、合理,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产生兴趣与求知欲,消除学生对新课、对学业的恐惧、怀疑心理,为高效的课堂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是对英语课堂导入所进行的探讨。
  关键词:英语课堂;导入;意义;基本要求;方法
  俗话说“良好胡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犹如一本小说中的“引子”、一首交响乐中的“序曲”、一部电视剧中的“序幕”,起着提领主题、渲染气氛、抓住人心、提升效果的作用。导入设计得巧妙、合理,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产生兴趣与求知欲,消除学生对新课、对学业的恐惧、怀疑心理,为高效的课堂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就是笔者对英语课堂导入所进行的探讨。谈一谈肤浅的感悟。
  一、复习导入法
  在教一节新课时,老师采用复习法,这样一来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检查了学生对已教内容的掌握程度,以旧带新,承上启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效果相当好。比如:在讲初一家庭这课,在介绍家庭成员This is...之前,我先复习了第一单元与新同学打招呼和自我介绍的对话,设置了Hi!/Hello!My name is... Whats your name?Im ... Nice to meet you!等,然后自然而然引入新的内容。又如在教七年级Unit 12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这课,我设置了-Are you watching TV-No,Im not. -What are you doing now?-Im reading a book. -What about just now?-I talked with my friends.接着进入了新内容谈论有关上周末的活动,水到渠成。
  二、利用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现代科技与先进的教学理论相结合的成功范例。初中学生活泼好动,且善于接受新事物。他们对歌曲、影片也很感兴趣。因此,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课堂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图文并茂的特点,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歌曲或影片,创设生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提出相关的思考问题,为课文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直观导入法
  教师通过实物、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维进入新的学习内容。
  例1.对初学者用实物介绍一些人或事物名词和新句型是非常必要的。
  如:教师(指着书):What´s this?
  学生:It´s a book/pen/pencil.
  再如:学习七上Unit6 Do you like bananas?这一新句型时,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用事先准备好的实物,banana, pear, apple.
  T: What´s this in English? (熟句型)
  S: It´s a banana/pear/apple.
  T: Do you like bananas? (过渡)
  S: Yes/No.
  又如Unit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也可用实物导入。
  例2.图片对于一堂英语课导入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
  如学习七下Unit1 Where´s the post office? 用求先准备好的一张城市平面图,建筑物的关系一目了然,路线图也能看的清清楚楚。
  四、生活导入 
  学生首先接触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学生生活在生活世界之中,而不是生活在科学世界之中,教学只有面向生活世界,才能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再从教材走向生活。因此,英语教学要贴近生活,从学生关注的话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方面来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能力。
  联系实际导入。初一英语上册中出现了family name,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注意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另外,学生对愚人节特别上心,都想在那天捉弄一下同学,教师可抓住契机向学生介绍西方节日及中国的传统节日。各个国家在庆祝节日的时候都有异曲同工之处,但究其根源,无一不是和其本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联系在一起的。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他们所知道的节日,学生会兴致盎然,许多生活的美好回忆被一一唤醒。语言学习,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
  五、播放音乐,创设轻松的氛围导入 
  学生会唱英语歌曲是《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小诗和歌谣,能唱一些英语歌曲”。用音乐进行导入,在课的开始就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的角色。
  六、小游戏导入法
  教师可以借助于表演、游戏等形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在设计七上Unit4 Where’s my backpack? 上课铃响后,教师直入教室,说,Where’s my key? I can’t find it.(边走边找)通过这些表演让学生以为老师真在找钥匙。这是由表演导入新课,使学生恍然大悟,顿觉新鲜有趣,新课的主题也就一目了然了。
  七、英文谚语俗语导入法
  学习英语如果仅仅停留在语言上,往往只会“得其皮毛,失其精髓”,英语作为一门学科,只有融入相关的语言背景和文化传统,才会学得生动、学得鲜活。教师在课前适当地引入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谚语俗语,就可以使书本上枯燥的知识点和语言点得以形象化,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学生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这些谚语俗语可以是励志的、生活的、哲理的。在对学生进行“颜色”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适当地增加一些表示颜色的词在英语俗语中的特殊用法。例如,教师先给学生一句话:Mary looks blue today.再给出它的同义句:Mary is sad today.这时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blue还有sad的意思。又如,在课前五分钟谈论“friendship”时,教师可给出一句谚语: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时,也让在青春成长期的学生对友谊有更深刻的认识。笔者在教学中还发现,许多学生在课外还主动搜寻励志的英语谚语作为他们的座右铭,学习兴致高昂。
  八、背景知识导入法
  对于一些历史题材的课文,可事先通过各种途径(如上英特网 the Internet 等)找到相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制成幻灯片:或以关键词出现、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图片形式展示。教师采用介绍、讨论等形式,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如:课文是一篇报道,介绍“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机顺利发射成功和宇航员杨立伟”。 任课老师可以搜集相关报道,图片,访谈等资料,让学生阅读和观看,并结合自己的当时的经历和感想展开谈论。然后再去阅读书中课文,开展语言学习。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课选择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无论设计何种类型的导入,都要有较强的目的性,较好的相关性,较强的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引人入胜,使学生喜欢学习英语。作为英语教师,必须重视导入的设计,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也是衡量教师水平的标尺。
  • 【发布时间】2020/6/12 17:56:39
  • 【点击频次】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