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作者】 钟智毅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太平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水平,让学生主动学习语文,就必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提高语文学习兴趣,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在初中,语文教学存在这么一种现象: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但成绩提高却很有限,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科目,却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该如何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本文尝试从教师个人魅力、课堂导入设置、教学模式多样及规范答题技巧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关键词:语文;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教学,一直是初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科目。但是,初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本文从笔者自身教学实际出发,尝试对这一现象做简单的剖析!
  语文教学面临这样的困境,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如何提高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要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可以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树立偶像形象,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学中,教师若能将自身打造成学生崇拜的“偶像”,那么学生就会乐意上这位教师的课。教师的偶像形象首先要靠渊博厚重的知识和专业水平,给学生取之不尽、教之新鲜的感觉,同时发挥个人素质中的长处。一是教学语言在力求准确清晰的同时,讲究生动、形象、文雅、风趣、富有吸引力;二是讲读课文时不时小露一手,穿插讲解作品的时代背景、相关故事等,使学科知识在学生眼里保持新鲜感、神奇感,这样就能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眼球;三是要求学生背诵的诗文,上课时教师先做示范自然成诵,展示一下自己记忆的功底,就会让学生羡慕不已。 
  其次,教师形象的树立还在于对教材重、难点的认识把握。语文教师应该是个导演,用对剧本的透彻理解,将演员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再挖掘出剧本的内涵。教师要先明确要教什么,什么不用教,重、难点是什么,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分清主次,对主要考点的把握要到位。学生在考试中获胜,更能引发他们对教师的信任,也更有兴趣跟着教师完成本学科的学习。
  二、借助媒体,熏陶感染 
  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技术以其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它通过多种媒体如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和视频等对信息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化处理,使语文课堂由单一的耳闻为主的接受方式变为以视听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协作,大大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符合心理特征的教学情境,拓展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斑羚飞渡》时,为了深刻理解第9段一老一少“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欣赏具有动画效果的壮观画面。在学生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我放映动画片《蚂蚁遇火自救》和电影《泰坦尼克号》中沉船的画面(船长命令男人把生的机会给了女人和老弱病残者,乐队在沉船在即,死亡来临之时,仍旧从容演奏),通过特定的情境渲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斑羚群的自我牺牲精神。总之,这种声像同举、图文并茂、动静成趣,直观而又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改变了过去以黑板和粉笔为主要工具的教学模式,更易把学生带到那种特定的氛围中去,使之受到熏陶感染,提高学习兴趣,进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当然,多媒体只能是学习语言的辅助手段,绝对不能喧宾夺主,反客为主,一定要根据教材与学生的需要合理选择与使用。
  三、师生互动,生成兴趣
  在培根的《论美》一文中,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现象哪些美、哪些不美;来个“班级选美”活动,我们周围的同学、老师谁美?美在哪儿?“班级选美”这一环节,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肯定自我、发现自我的平台,明确了自己身上的优点、存在的价值,也一定能帮助学生塑造一个健全、乐观、积极的人格。在朱自清的《背影》中:朱自清看到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买橘子,为什么他不亲自去呢?他该不该自己去呢?让学生结合实际通过分析比较去感悟、去体验、去积累、去生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了出来,对学生人生成长的需求也是大有益处的。
  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审美主要体现在阅读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也是审美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通过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感情,培养学生应有的审美意识,使得学生拥有高尚、良好的审美意识,对美有深层次的感悟,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形成良好的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阅读可以充分培养初中生从小的审美能力,在初中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进行阅读训练,使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艺术,感受到艺术的存在,受到艺术的熏陶。这样能让初中生的审美能力得到较早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章,不再停留在对文章表面的分析等。让他们走进文章所创设的美景中,在对文章的感受和欣赏中提高写作的能力,提高对美的感受,从而培养他们对真假、善恶、美丑的辨识能力,以培养不论在文化的学习中,还是在现实的生活中都是一名成功的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乐学了,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乐了。古往今来,无数先哲仁人都践行着这一育人真理。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今天方兴未艾的新课程改革语文而言,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
  • 【发布时间】2020/6/12 17:58:31
  • 【点击频次】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