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能力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它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特别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尤为明显。一方面,一定的计算能力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它学科知识所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在初学计算时所形成的浓厚的兴趣、严谨的态度、严密的思维、创新的意识等良好的数学品质使学生受益终身。那么如何提高低年级计算能力,是我们当前教学最需要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习惯;兴趣
在一年级数学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计算了。口算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小学生学好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就要格外重视对一年级孩子口算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上要求20以内的口算每分钟8—10题,有些孩子根本没有达到1分钟完成8到10条的要求。如果注意方法,相信很多孩子的口算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口算兴趣尤为重要,是提升学生口算技能的关键。培养学生口算兴趣,需要将口算与趣味性游戏相结合,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点,以及好胜心理,调动学生口、耳、手、脑等感官,利用丰富多样的形式鼓励学生计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学习探索的空间与机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将口算与游戏相结合,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式;其次,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训练,可以是听算、视算,也可以是抢答,充分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理清算理算法,注重融会贯通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算理和算法之间的脉络,使学生透彻地理解算理,进而更好地指导算法,既要让学生懂得“如何算”,又要让其知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有利于学生计算准确性的提高。从实际操作上来讲,可以针对一道典型题目,向学生渗透一些算理,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针对其他类似问题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性的纠错和讲解,通过这种方法帮助学生最终形成计算技能。如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中,在教学10+10时,要让学生明确:1个十加1个十得2个十,就是20.所以计算时,先用十位上的1+1=2,再在结果后面添一个0;又如教学“口算乘法”中,在教学20×4时,要让学生明白算理:20是2个十,2个十乘4得8个十,8个十就是80 ,所以在计算20×4时,只要先算2×4=8,再在8的后面添一个0,也就是20×4=80。
教学中学生对算理理解到位,结合算理掌握算法,根据算法计算,才能让学生计算基础学扎实,使学生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口算习惯
良好的口算习惯,是为日后复杂的数学运算打好基础。小学生还不够细致,不会长时间去坚持一个东西。良好的口算习惯会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预算。
第一步,学生要做的就是要仔细看题,有的学生粗心大意,不是把数字看错,就是看错计算符号。要想口算正确,眼睛一定要擦亮,把整个题看清楚再口算。第二步,就是要把口算的步骤弄明白。加、减、乘、除的顺序不能搞错,错一步,结果就是错的了。然后,计算时也要认真仔细。最后,千万不要忘记演算,演算是检验前期计算成果是否有失误的决策阶段。检验过程要严格,而且不要嫌麻烦,每一道题都应该仔细进行相应的演算,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训练学生做题要有耐心,不可以着急,思考要全面,不可以丢三落四,再简单的题目也要認真谨慎。
四、趣味练习是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要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必须提高其运算准确率,这要在不断的练习基础上才能实现。小学生进行口算练习有很多方法,有人们常说的心算,要求学生不借助其他工具进行计算,这种方法比较枯燥,学生在练习中会疲劳,产生厌烦心理。现在的小学数学老师通常不应用这种方法进行学生的口算练习,特别是进行大量练习时,都会设计相应的情境,营造愉快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没有思想压力的情况下积极计算,同时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设计相应的游戏,在游戏中进行相应的口算,巩固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率。如常用的过河游戏、找朋友游戏,这是小学数学课本经常应用的课堂数学游戏。这种游戏灵活方便,学生比较喜欢也容易操作,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所要训练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游戏设计,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高效口算能力的训练,以达到有效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目的。在进行教学和练习中,老师还要及时对其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增强准确度和提高计算速度,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五、通过培养学生观察数的习惯,提高口算能力
小学生的感觉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事物间的联系和特点。所以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数的能力和习惯,引导他们对数进行有目的地细致观察,帮助他们找出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增强他们对数的敏锐度。例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不但要学生认识到数的大小,而且要让他们掌握大数小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个、十、百它们之间的进率一定要牢牢掌握。为以后口算较大数加法时做准备。如在口算100-36?时,可用“做减想加”“凑整法”及数字特征进行口算,只要你认识到30多的加上60多的及4与6的和是10,便能直观地得出结果。
在教学各个阶段,教师应该贯彻口算的基本能力培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格外注意教学方式,不要强迫学生去接受一些知识,老师在课堂上,要尽量以兴趣为主导,让孩子在口算学习中更加快乐的成长。老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要不断加强训练,熟能生巧,让孩子掌握好口算能力。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很强,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过于着急,要懂得循序渐进。
关键词: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习惯;兴趣
在一年级数学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计算了。口算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口算能力的高低对小学生学好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就要格外重视对一年级孩子口算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上要求20以内的口算每分钟8—10题,有些孩子根本没有达到1分钟完成8到10条的要求。如果注意方法,相信很多孩子的口算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口算兴趣尤为重要,是提升学生口算技能的关键。培养学生口算兴趣,需要将口算与趣味性游戏相结合,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点,以及好胜心理,调动学生口、耳、手、脑等感官,利用丰富多样的形式鼓励学生计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学习探索的空间与机会。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将口算与游戏相结合,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教学是有效的教学方式;其次,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训练,可以是听算、视算,也可以是抢答,充分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理清算理算法,注重融会贯通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计算法则是计算方法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算理和算法之间的脉络,使学生透彻地理解算理,进而更好地指导算法,既要让学生懂得“如何算”,又要让其知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有利于学生计算准确性的提高。从实际操作上来讲,可以针对一道典型题目,向学生渗透一些算理,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针对其他类似问题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引导性的纠错和讲解,通过这种方法帮助学生最终形成计算技能。如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中,在教学10+10时,要让学生明确:1个十加1个十得2个十,就是20.所以计算时,先用十位上的1+1=2,再在结果后面添一个0;又如教学“口算乘法”中,在教学20×4时,要让学生明白算理:20是2个十,2个十乘4得8个十,8个十就是80 ,所以在计算20×4时,只要先算2×4=8,再在8的后面添一个0,也就是20×4=80。
教学中学生对算理理解到位,结合算理掌握算法,根据算法计算,才能让学生计算基础学扎实,使学生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口算习惯
良好的口算习惯,是为日后复杂的数学运算打好基础。小学生还不够细致,不会长时间去坚持一个东西。良好的口算习惯会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预算。
第一步,学生要做的就是要仔细看题,有的学生粗心大意,不是把数字看错,就是看错计算符号。要想口算正确,眼睛一定要擦亮,把整个题看清楚再口算。第二步,就是要把口算的步骤弄明白。加、减、乘、除的顺序不能搞错,错一步,结果就是错的了。然后,计算时也要认真仔细。最后,千万不要忘记演算,演算是检验前期计算成果是否有失误的决策阶段。检验过程要严格,而且不要嫌麻烦,每一道题都应该仔细进行相应的演算,来保证结果的正确性。训练学生做题要有耐心,不可以着急,思考要全面,不可以丢三落四,再简单的题目也要認真谨慎。
四、趣味练习是提高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要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必须提高其运算准确率,这要在不断的练习基础上才能实现。小学生进行口算练习有很多方法,有人们常说的心算,要求学生不借助其他工具进行计算,这种方法比较枯燥,学生在练习中会疲劳,产生厌烦心理。现在的小学数学老师通常不应用这种方法进行学生的口算练习,特别是进行大量练习时,都会设计相应的情境,营造愉快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没有思想压力的情况下积极计算,同时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设计相应的游戏,在游戏中进行相应的口算,巩固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率。如常用的过河游戏、找朋友游戏,这是小学数学课本经常应用的课堂数学游戏。这种游戏灵活方便,学生比较喜欢也容易操作,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所要训练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游戏设计,从而对学生进行有效、高效口算能力的训练,以达到有效培养学生口算能力的目的。在进行教学和练习中,老师还要及时对其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增强准确度和提高计算速度,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五、通过培养学生观察数的习惯,提高口算能力
小学生的感觉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事物间的联系和特点。所以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数的能力和习惯,引导他们对数进行有目的地细致观察,帮助他们找出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增强他们对数的敏锐度。例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不但要学生认识到数的大小,而且要让他们掌握大数小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个、十、百它们之间的进率一定要牢牢掌握。为以后口算较大数加法时做准备。如在口算100-36?时,可用“做减想加”“凑整法”及数字特征进行口算,只要你认识到30多的加上60多的及4与6的和是10,便能直观地得出结果。
在教学各个阶段,教师应该贯彻口算的基本能力培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格外注意教学方式,不要强迫学生去接受一些知识,老师在课堂上,要尽量以兴趣为主导,让孩子在口算学习中更加快乐的成长。老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要不断加强训练,熟能生巧,让孩子掌握好口算能力。小学生的思考能力很强,在教学过程中,不要过于着急,要懂得循序渐进。
- 【发布时间】2020/6/12 18:02:34
- 【点击频次】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