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纠错能力的培养

 

【作者】 汤顺秋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上罗镇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孩子是在错误中学会成长的,课堂因差错而精彩!让错题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就能变“错”为宝,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每位老师都学会了“容错”,课堂就能成为学生的舞台,老师的引导变成了激发学生灵感的催化剂,学生就不会畏畏缩缩,他们会敢于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这种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随机生成的过程,其间学生表现出的许多新的想法与问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错误”因此产生,教师才能及时捕捉到学生“美丽”的错误,不让它悄悄地溜走。“自我纠错”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强错误资源的应用意识,提高错误“预见”能力。
  关键词:自我纠错;反思错因;巩固延伸
  小学生数学学习中“自我纠错”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反思错题——寻找错因——巩固方法——拓展延伸”来实现,这四个步骤互相联系,先后衔接。在学生自我纠错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要做好这四环节的工作,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培养成为一种可能。 
  一、培养学生纠错的意识
  老师每次精心批改学生作业不外乎两大目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获得信息反馈;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以利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作业下发后,学生往往只重视这次作业或测验得了几个大“勾”或几把红“叉”。对于红“叉”也只是一看破了之,而不是立即提笔更正。究其原因,一是学生不懂得如何订正,二是偷懒不想订正,三是老师不检查没必要订正,四是觉得没啥意思不去订正。由此可见,学生没有纠错意识,纠错能力相对缺乏。
  让学生纠错,需要建立一种有效机制,而建立“错题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让学生摘抄作业或测验中的错题,虽然这会暂时增加学生的一些负担,但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与态度的好时机,从长远看这会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无疑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负担。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建立“错题集”的作用;其次让学生会正确使用“错题集”,诸如错题类型与原因,教训与得失,正确答案与最优解法……;三是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写“错题集”;四是老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五是评选优秀“错题集”让学生观摩学习;六是让学生经常阅读“错题集”,写反思小结。
  二、小组合作纠错,提升纠错能力
  小组合作纠错通常以同桌互助纠错为主,巧妙地利用学生之间的竞争心理——都试图从对方练习中找到更多的错误,从而激发学生主动纠错的积极性。同时,学生在分析错题、纠正错题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己的纠错能力。在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应用题教学中,学生就“一个底半径为5分米,高为7分米的圆柱形油桶,里面装满油,如果把油倒入棱长为7分米的正方体油桶中,求油深是多少?”这一道题进行解题过程的纠错。由于此题涉及圆柱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需要学生在解题时构建两者之间的等价关系,即体积是相等的,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如果学生不能从题目的背后读懂题意,就很容易在列算式、计算结果等环节出错,此时,如同桌之间有一名学生知道题目的解题思路,则可以帮助另外一名学生成功解答。此时,教师便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发现错误的,并总结如何避免类似错误发生。当学生在讲述自己出错的原因时,也便于其他学生学习,避免在今后做题中犯同样的错误,从而总结出纠错的经验。至此,学生便在师生、生生互动交流中越辩越清晰,越纠越明确,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最终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三、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从表面上看,往往学生是懂了,像是理解了,但实际却远非如此。当时的“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的,学生是被动“听会”的,被老师“讲”会的。学生只是依着葫芦画瓢,知识仅仅走到了短时记忆领域,是一种浅层次的识记,而没有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当出现了错误时,学生弄不清错在哪些地方,是概念不清还是审题不慎,是方法不对还是根本不会……。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应让学生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及方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一是提倡学生多问“为什么”,面对书中的结论、例题,多思多想,大胆质疑。二是鼓励学生互助学习,多问老师与同学,学问学问贵在问,不问、不会问,就会缺少思维。三是进行反思训练,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让学生在变中反思,从而巩固双基,理解概念的本质,掌握解题技巧与规律。四是反思题目中的隐含条件,领悟到读题要仔细,要把题意翻译成自己的语言,学会用树干图摘录条件;认真挖掘题中条件,提高思维的全面性。五是反思解题规律,培养学生深入钻研的习惯及探索的精神,提高解题能力。
  四、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习惯
  我们培养小学生数学纠错的习惯和数学纠错能力,根本的目的还是在于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或者尽量少犯错误。因此,要想让学生少犯错误还得从根源开始抓起,让学生在平时的数学作业中认真对待,尽量少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像计算错误等。比如,在每次交作业之前,学生都应当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一次仔细的检查,减少错误率的发生,提高作业的质量。
  总之,学习是一个渐进的、不断的纠错过程,纠错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只要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分析、改正错误,必定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做事认真的态度。也相应地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 【发布时间】2020/6/12 18:02:45
  • 【点击频次】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