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论提高语文活动课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作者】 郑 敏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石桥镇海井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语文活动课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补充,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担当着与课堂不一样的育人作用。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加强精心设计,做好内容选择和过程优化,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语文活动课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活动课;教学有效性;提高
  语文活动课不是语文教学的淅增内容,而是促进学生语文知识内化,形成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是走出“教以应试”直接证明。所谓活动课,就是以组织活动、实践为主要途径,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主要任务的课程,在全面新课改的今天,这类课型得到了教育专家们的广泛认同,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更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语文实践主体。因此,我们要加强做法语文活动课的教学,使其更好地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服务。下面,我结合多年实践的小学语文教学,谈谈提高其活动课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策略。
  一、加强课前准备,精心设计活动教学内容
  古人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活动课和其他课型一样,也是一项有计划、有准备的活动,也需要我们加强课前准备,努力做好“教什么”和“怎么教”两大问题。首要就是找到“教什么”,确定教学内容。这是我们实践活动课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坚持语文观和活动课的观点,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效结合,体现学以致用观点。为此,我们应精心选择活动课内容,以确保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选择实用性内容。有需求,才会实用。根据学生当前的需要或学生正关心的话题来选内容,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参与兴趣,还能提高学生对活动课的认知和热情。如六年级时学生面临升学分别,很多同学们都互写留言。这时我们就可组织开展《赠你一言》活动课,让学生收集和撰写一些富有人生意义、积极向上的格言妙语。结果,这节活动课学生肯定热情高涨,交流创作活跃,不但可赏析格言妙语的深刻含义、结构、修辞,还可以让学生受到激励和教育,提高了学生写留言的品位。
  (二)选择竞争性内容。小学生既好动,更好竞争。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因此,在语文活动课中,我们一定要将枯燥的语文知识学习寓于竞争中,使其变得富有活力。只是应注意,语文活动课有别于一般活动课,我们应以学习语言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和形成语言能力(识字能力、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为主要活动内容,强化语言文字训练,促进学生展开语言交际锻炼。这是由语文活动课的特点决定的。
  二、凸显学生主体,让学生参与活动设计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与语文学科课程相辅查成的活动课,更应遵循这一主体理念,让学生尽可能成为整个活动的主人。实践中,我们可将活动设计与准备工作交由学生来做,在征求学生意见基础上,分别由不同学习小组来实施,从而选择最佳活动方案。然后,把大家公认为的好的方案作为本次活动的实践方案。这样,既尊重了学生成果,又体现了学生主体性。最后,再要求全班学生围绕此方案要求进行资料搜集,做好准备。如上周的活动课——《趣说歇后语》,就是学生设计的一堂有现实意义的活动课。开始时,放手让学生设计,教师主要是引导完善。学生参与出题。这几年来,我们开展的活动,如“对春联”“猜灯谜”“成语表演”“新年新打算”等活动课,都充分尊重了学生创意设计,而且收到了良好效果。在这项活动中,从始至终都是学生在参与,培养了学生多项实践能力,是我们现行语文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更利于学生今后发展。这样教学,才能让最好的语文教育惠及学生。
  三、优化活动过程,鼓励评价增强参与动力
  活动课的开展是充分发挥活动课作用的关键时。为了使其达到更好锻炼人、培养人的效果,我们应在精心设计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活动过程,以确保学生全程参与,并感受到其快乐。为此,我们应让活动课既“活”又“动”,“活”在形式新颖有趣,“动”在学生时时具有心理参与的“无形之动”,又有感官参与的“有形之动”,即感官的活动与思维的活动紧密结合。要达到这样效果,我们应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进行优化,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科学、合理、有序的活动程序,优化活动课课堂结构,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使之能全程而动。如在《我能行》这节活动课的程序设计中,先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情境,继而“选评委”抢答案掀起第一个小高潮。在汇报“发现别人优点”环节时,由于每人都想知道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这环节会有磁石般吸引学生的效果。“发现自己的长处”虽然要求较高,但满足了学生“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求。紧接着安排了一个带有竞赛性却轻松愉快的“表演”,则缓和了紧张的气氛。最后在“评选‘班之最’”环节中,宣读“此次活动,我们班最……的……同学”时,又会引起热烈掌声,从而将活动推向了高潮。这样的课堂结构,自始至终都让学生处于活跃的“动态”中,效果显著,而且更激励了学生学习心理,增强了语文学习自信心。
  总之,要提高语文活动课教学有效性,还需要我们做好更多细节,做实活动设计和过程优化,才能让学生在其中获得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锻炼。这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无疑是最有好处的,也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正是因为这种培养人的作用,才使得语文活动课才有存在的必要。
  参考文献:
  [1]陈祥云,提高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的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2013年。
  [2]朱燕虹,谈谈语文综合活动课的有效性[J].读与写,2011年。
  • 【发布时间】2020/7/8 17:28:07
  • 【点击频次】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