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趣味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王一惠

【机构】 四川省岳池县新民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实践中,我们可从利用数学本身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设悬念导入,用好激励评价策略等去增强教学趣味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趣味教学法;应用
  兴趣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往往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实践也证明,当学生有了强烈的数学学习兴趣,他们不仅学得主动,有效果,而且乐此不疲,觉得学习是非常快乐的事。因此,作为奠基的数学教学,我们应采用趣味教学法,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自觉地由“要我学”转化到“我要学”中来。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趣味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一、利用数学本身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虽是一门研究物质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的学科,但自身具有很强特征,挖掘这些特征上所体现的趣味性,就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这也就是激趣的最好方式,因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之语)。
  (一)实用性。数学源于生活。身边无处不在的数学和身边无处不需要数学的现象,说明了数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对于“教以应试”做法的数学课堂,学生却无法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也无法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到底有多实用。因此,基于这个前提,我们实施趣味教学法,把数学的实用性挖掘并凸显出来,就可以让学生因感受到实用性而产生趣味性,从而受到兴趣激发而自觉爱上数学学科。例如,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测量学校旗杆高度;利用圆锥体展开图的知识,练习制作形状为圆台式的灯罩和圆锥形状的烟囱帽等。这些活动就是数学实用性的生活实践,有利于学生从中感受到实用性而生趣味性。
  (二)审美性。著名数学家罗素曾说过:“数学,如果真正地看,不但有真理,还有至高的美。”那什么是数学美?哪儿有数学美?从数学发展来看,数学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现代学者告诉我们:“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学。”只是数学的美,不同美术学科那种视觉美,而是潜藏于概念、公式、图表等数学符号元素中,需要我们挖掘。教学中,我们应有效利用数学自身特征优势,让学生爱上数学学科学习。例如,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乘方是乘法的简便运算,数学中的那些数学符号,都是数学简洁美的体现。对称美,不仅只在对称图中体现,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与“两直线确定一个点”的关系中仍然有着对称美。数学具有明显的审美性,教学中我们把握时机加以渗透、教育,就可以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唤发出求知欲望,产生强烈学习兴趣。 
  二、注重导入教学趣味性,用教的方式激趣
  除了充分挖掘教材趣味性,我们还要发挥教的作用,使教增强趣味性。特别是在导入教学这个环节,更需要增强趣味性,把学生从课外的心“拉”回到课堂上来,让他们与教师达成双边互动。为了实现这个效果,我们可从这几个方面去实施。
  (一)增强教学语言幽默性,能吸引,能煽情。数学语言不仅要科学准确,还需要幽默,才能使枯燥的数学学习具有生动感。很多学生开始喜欢上数学,并非是体验到了成功感,而是被教师那幽默的教学语言所吸引,是被教师那煽情的教学语言所激发,发挥出了“蜜”的作用。这就是教师教的方式散发出了浓浓的趣味性。
  (二)巧设悬念引入新课。新颖,别致的新课导入,抓住学生好奇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是增强教的方式的趣味性的有效做法。例如,一位教师在导入“乘方”一课时,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张厚度为0.05毫米且足够大的纸对折二十五次后大约有多高?”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很多学生都认为不过几十米。还有几个学生不停的进行计算。但对具体结果时,学生还是面面相觑。在看到学生摇头不解时,我告诉学生结果为1678米之多时,学生都惊奇地瞪大了眼睛,他们如何也想不清0.05毫米的纸会变成1678米这么高。此时,我顺势导入:“学生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计算的秘法?“此时的学生虽然异口但同声,都有了想知结果如何的期待心理。这样教学,彰显了教的方式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点燃了他们求知欲望,为接下来的新知教学奠定了良好情感基础。
  三、用好积极评价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抓住每个人都有的那种需要被肯定、被欣赏、被赞扬的心理,用好积极评价策略,就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曾有人说:“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磁,但可以吸引学生。”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鼓励性评价(表扬与奖励)比否定性评价(批评与惩罚)的效果要好得多,特别是初中学生。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不吝惜表扬语言,多做积极评价,让学生在激励中感受到学习进步,体验到学习成功所带来的乐趣,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曾经一个不经意的表扬,让我记忆犹新,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课间她拿一道自己做的数学题问我对不对,我肯定了她的做法之后,“顺口”表扬了她:“做得很好,照这样学,中考肯定能考好!”就是这么一句随意的话,却对她发挥了奇特激励作用,她中考时,数学成绩居然考了全班第一,总分第二。问她取得成绩的原因,她竟脱口而出:“老师你忘了?我上初二的时候你说过的,我的数学肯定能学好!”可见,激励评价策略对学生发展有多重要。
  总之,趣味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用巨大,作为一线教师,在倡导学生主体理念的新课改实践中,一定要把这种方法应用到底。
  参考文献:
  [1]王雪,初中数学课堂上趣味教学法的应用[J].学园,2015年。
  [2]张静,趣味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践行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年。
  [3]陈晓琳,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有效应用趣味教学法[J].数理化学习,2017年。
  • 【发布时间】2020/7/8 17:29:28
  • 【点击频次】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