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作者】 唐宗培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柏溪街道八一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课外阅读是人生成功的风帆,可当前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笔者以为,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是扼杀学生阅读热情的头号“杀手”。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休闲活动,将可养成阅读的习惯,将可获得各种知识,对于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提高文化素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亦早有定论:“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而培养阅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它是个性积极性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他们去自主探究和学习,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可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悬念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一节课,学生是否感兴趣与导课有直接关系,导好课不仅能紧紧抓住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起到情感交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利用挂图、音乐等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以挂图设置悬念导入。挂图直观形象,不仅有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唤起其求知欲的魅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美的情操。
  2、以音乐设置悬念导入。音乐轻松活跃,能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我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先播放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愚公移山》,随着“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的美妙音乐,学生情不自禁的打起拍子跟唱起来,兴趣一下高涨起来。音乐停了,我就创设悬念:“愚公创造了什么奇迹?后人感叹的是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愚公是在什么情况下移山的,他成功了吗?”学生们高兴的说:“想”。接下来,学生们迫不及待的翻开课本,带着好奇心去认真阅读课文。
  二、精心挑选读物 
  在小学生学习阅读的初期,家长对给孩子阅读的书刊一定要进行精心的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情节生动、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中外现代、当代童话,古今中外寓言,成语故事,神话故事,民间故事,诗歌散文,文学名著,科普读物、科幻小说等。家长要让孩子自己选择读书内容,千万不能把书硬塞给孩子。
  三、教给读书方法,保持阅读兴趣 
  阅读切忌句句斟酌,字字精读。这样的阅读只会使学生感到疲惫,事倍功半。教师应该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更好地阅读。 
  1.指导精读 
  指导精读是指在每句阅读时,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再通解一章之意,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就已经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谈感受。对于课外阅读,教师可鼓励学生将课上学得的方法加以运用,养成认真有效阅读的好习惯。 
  2.指导速读 
  作为教师,我们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所需选择读物进行速读。当然,在速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对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就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 
  3.朗读和默读 
  朗读把“目视”与“口读”结合起来,听读并举,声情并茂,有利于理解、体验和记忆,便于培养语感,一般诗词文赋的阅读多用此法。默读是不出声地目视。小学生习惯朗读,读书时很难做到不出声,朗读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但在公众场合难免会影响到其他人,相对而言,朗读的话会影响阅读速度,也不利于思考。学生在默读时,如果经常伴有标划、批注、摘录、做笔记、列提纲、画图表等笔头活动,会更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 
  4.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对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收入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积累丰富的语言。 
  阅读是一项系统工程,唯有坚持不懈、博览群书,才能在漫长的阅读路上开花结果,绽放异彩。
  四、启发想象,深发阅读兴趣 
  课程标准对一年级的阅读有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再现、感知课文的画面与情境,深化阅读兴趣。丰富的表象是创造性想象的必要条件。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材料,如实物、图片、动画等,让学生学会观察,为想象积累丰富的素材。如教《比尾巴》一课,我为学生提供各种小动物尾巴的图片,使其观察各种动物尾巴的不同。教《小小的船》时,我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小女孩坐在弯弯的月亮上,遥望夜空的情景,发挥想象,感知弯弯的月儿两头尖尖的,所以像小船,并想象自己坐在月亮上看到蓝蓝的夜空和空中中闪闪的星星,在头脑中展现一幅美丽的画卷,并绘声绘色地朗读传情达意,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此外,听优美的文章、动听的故事、美妙的音乐,头脑中联想人物景物的形象,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能加深对作品的感受。教《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朗诵录音,边听边想象小鸡、小狗在雪地里跑的快乐情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让每个学生都与书交朋友,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首先,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摒弃那些阻碍学生发展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封闭沉闷的繁琐分析中走出来,彻底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教学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向各种传媒、电子网络延伸,使之与社会发展、知识巨增相适应。
  其次,儿童在进学校读书之前几乎“读得懂”所有“说”出来的书,对书的“听”的兴趣往往会迁移到“读”的兴趣上来。因此,语文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录音机、电视等视听媒体多让学生“听”书。,从而诱导学生早读书、多读书。
  第三,语文教师要尽量多的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优美的文学名著,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讲《荷叶圆圆》时,我打开幻灯,出示荷花的图面,简介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荷花,在美丽的荷花塘的风景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美的形象刺激着学生的情绪,影响学生的情感活动,而相应的情绪,情感。
  总之,教师要多引导学生的阅读内容,鼓励学生阅读好的书籍、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并给学生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读书氛围,同时要给学生松绑、减负,让学生与书为友。在小学六年学习中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感与趣味的熏陶,张扬自己的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
  • 【发布时间】2020/7/8 17:29:46
  • 【点击频次】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