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课前预习指导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告诉学生预习的意义,形成良好的预习意识;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达到较高的预习效率;落实学生的预习计划,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指导
新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本,以其持续发展为本,培养的是一个能持续发展的人。一个不会自学的人怎能持续发展,怎能实施终身教育,怎能构建学习型社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预习则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因此,预习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基本的预习习惯,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探索知识,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学生在预习时会遇到一些难点,带着问题听课使学习更具目的性;同时,教师在课堂只须通过问题提问,检测学生预习的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难作重点精解,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某一知识点的结构、用法及需要注意到的地方。教师只是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的积极参与发挥了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省力省时,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教学原则。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小学三年级学生就已经具备了适当预习的条件:一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独立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也有所增强,能够比较自觉的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那么,该如何指导他们做适当的预习呢?我静下心来想想,现总结如下
一、安排预习内容
我们通常都有这样的学习印象,老师在布置完当天的数学作业之后,通常会让学生预习一下第二天将要讲的内容。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知道怎样预习新课程,而大部分学生却不知道如何进行预习,这就需要老师针对性地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所要预习的内容。这样,学生就知道了预习的重点,明确了预习的方向,提高了预习效率。
二、丰富预习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课前预习的作用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集中注意力参与教学活动。要想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需要组织丰富的预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六年级上册“位置”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用数表示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能够在方格纸上用数确定物体位置。为使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形成“位置”的概念,教师可以布置小组探究活动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分组开展预习活动,通过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安排“寻找宝藏”的任务,即为学生提供标有东、南、西、北方向的藏宝图,藏宝图上标有红宝石、蓝宝石等不同宝藏的方向数字,如北偏东60°等,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藏宝图的正中心,再确定不同宝藏具体位置。在教师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学生可以进行交流讨论,集合多人智慧完成任务。在实际教学中,可以5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开展预习活动,学会自主思考和合作学习,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学生通过合作,能够站在不同位置上,尝试采用不同方法确定物体位置。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凭借已学知识进行问题探索,明确物体位置与参照物位置的关系,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实现分析能力、演绎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开展预习活动,也能促进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学会将抽象数学知识可视化,保证课前预习效果。
三、学会看重点圈难点
有些学生拿到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后,你问他看了些什么,他却什么也不知道,所以预习要学会看重点。一般书中的例题就是这节课的重点,练习题就是围绕例题来的。预习中就要详看例题的分析过程,思考例题的解题方法。在预习中,要动动笔,哪些问题看不懂,有点懂,完全懂了,自己学会圈圈点点做些标记。学生在预习时,会有不懂的内容,这属于正常现象。课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弄懂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学习深入的关键所在。预习时可以把这些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特别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肯定会好,这就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除了有赖于教师的“善导”这一外因外,更有赖于学生学习这一内因的调动。这内因,即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预习把学习推到了一个全新的求知领域。
四、认真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课前预习的内容随着学习的深入将会是丰富多样的,有些内容需要在学校获取数据,有些内容需要家长共同参与和帮助。同时,预习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不但需要学生的主观努力,也需要教师的严格把关,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监督,让孩子保持将预习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动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认真踏实地抓好课前预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预习;指导
新的《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本,以其持续发展为本,培养的是一个能持续发展的人。一个不会自学的人怎能持续发展,怎能实施终身教育,怎能构建学习型社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预习则是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步,是他们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学的过程。因此,预习是上好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基本的预习习惯,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探索知识,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学生在预习时会遇到一些难点,带着问题听课使学习更具目的性;同时,教师在课堂只须通过问题提问,检测学生预习的情况,针对学生存在的疑难作重点精解,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某一知识点的结构、用法及需要注意到的地方。教师只是起着主导作用,学生的积极参与发挥了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省力省时,提高了课堂效率,又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的教学原则。而且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小学三年级学生就已经具备了适当预习的条件:一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独立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也有所增强,能够比较自觉的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那么,该如何指导他们做适当的预习呢?我静下心来想想,现总结如下
一、安排预习内容
我们通常都有这样的学习印象,老师在布置完当天的数学作业之后,通常会让学生预习一下第二天将要讲的内容。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知道怎样预习新课程,而大部分学生却不知道如何进行预习,这就需要老师针对性地布置预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所要预习的内容。这样,学生就知道了预习的重点,明确了预习的方向,提高了预习效率。
二、丰富预习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课前预习的作用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集中注意力参与教学活动。要想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需要组织丰富的预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六年级上册“位置”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用数表示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能够在方格纸上用数确定物体位置。为使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形成“位置”的概念,教师可以布置小组探究活动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分组开展预习活动,通过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安排“寻找宝藏”的任务,即为学生提供标有东、南、西、北方向的藏宝图,藏宝图上标有红宝石、蓝宝石等不同宝藏的方向数字,如北偏东60°等,让学生想象自己站在藏宝图的正中心,再确定不同宝藏具体位置。在教师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学生可以进行交流讨论,集合多人智慧完成任务。在实际教学中,可以5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开展预习活动,学会自主思考和合作学习,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学生通过合作,能够站在不同位置上,尝试采用不同方法确定物体位置。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凭借已学知识进行问题探索,明确物体位置与参照物位置的关系,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实现分析能力、演绎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的发展。开展预习活动,也能促进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学会将抽象数学知识可视化,保证课前预习效果。
三、学会看重点圈难点
有些学生拿到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后,你问他看了些什么,他却什么也不知道,所以预习要学会看重点。一般书中的例题就是这节课的重点,练习题就是围绕例题来的。预习中就要详看例题的分析过程,思考例题的解题方法。在预习中,要动动笔,哪些问题看不懂,有点懂,完全懂了,自己学会圈圈点点做些标记。学生在预习时,会有不懂的内容,这属于正常现象。课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弄懂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学习深入的关键所在。预习时可以把这些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特别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肯定会好,这就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除了有赖于教师的“善导”这一外因外,更有赖于学生学习这一内因的调动。这内因,即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预习把学习推到了一个全新的求知领域。
四、认真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课前预习的内容随着学习的深入将会是丰富多样的,有些内容需要在学校获取数据,有些内容需要家长共同参与和帮助。同时,预习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不但需要学生的主观努力,也需要教师的严格把关,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监督,让孩子保持将预习进行到底的信心和动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认真踏实地抓好课前预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 【发布时间】2020/7/8 17:35:47
- 【点击频次】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