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作者】 王晓玉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现代教学对于情感教育的融入更为注重,进行情感教育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学习内容,与学生个性培养有极大关系。其观点对于情感价值的内化与情感行为是用辩证的方式来看的,其对于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激发兴趣
  情感能够对学生认知的过程产生影响,也可以进行调节,从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道德水平。从这方面来说,布鲁姆等人对于情感教育目标不同种类的划分开创了情感教育領域目标分类的先河。他告诉我们,情感教学就是逐渐内化的过程,学生看到的教材上的标准,仅仅是外在的,想要发挥其内在价值,就要重视学科中的情感教育任务。让情感教育能够融合在学科之中,我们就应该对如何实施情感教育进行探讨。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论述。
  一、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因此,语文教师饱含激情地创设适当的情感教学,学生才能兴致盎然地学习,使学生的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学生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师生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和情感交流。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良好的“情感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情境,优化教学效果。
  二、挖掘教材情感因素
  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材愈加完整,课文种类越来越丰富,教师在针对这些种类多样的教材进行对课文的教学时,必须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进而为情感教育提供全新的思路。对于小学语文教材来说,其蕴含的情感因素包括隐性情感和显性情感,其中前者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整理与挖掘,向学生详细介绍、仔细分析,让小学生深刻感受课文中隐含的情感因素。后者多在课文中直接体现,只需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即可掌握文本表达的思想情感,如课文《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不舍得吃仅剩的食物,善意欺骗其他人说自己已吃过,其中班长与小梁之间的对话有着深刻的内涵,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该部分内容,让学生感受老班长美好的精神品格。
  三、依托对比,感触不同的情感
  引導学生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具体方法千变万化,而比较法是常用的一种。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回忆过年的情景,再读课文有关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想象情景和她在大街看到的、幻想到的这些情景来比较一下,学生会感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穷人生活的悲惨境地。再让学生把自己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情感。课本中的名篇,有的以语言动作描写为主,有的以写景状物为特色,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总之,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剖析教材,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和情景模式中,引导学生感受到各种情感世界,并向着理情认识发展,逐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四、煽情让学生产生向上的欲望 
  所谓“煽情”是指教师采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情绪。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他会根据主观需要采取不同的态度。肯定态度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否定时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煽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学生情绪低落时,要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情感,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学生情绪过于高涨时,要适当压制,不要使之嚣张。
  五、为小学生安排语文朗读活动,从而在朗读中获得情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样在反復的朗读过程中,小学生逐渐理解文章蕴意并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文章的情感,可以说,朗读是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有效教学手段之一。在对采取情感教育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演示,然后让学生通过认真听教师赋有情感的朗读而逐渐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并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去朗读。例如在讲解《渔夫的故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首先对课文进行朗读并讲解课文中比较难懂的内容以及词汇、句型等,在教师与学生共同的理解过后,不同的学生便会对课文会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这个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让朗读的学生以及听读的学生在其脑海中都要对课文场景进行一定的联想,从而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更加丰富的感悟。
  六、平等对待,理解尊重学生是情感交流的关键 
  教师应对学生平等对待、一视同仁,把爱的火种撒向学生的心田。教师偏爱学生是教育的大忌,是缺乏师德的表现。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往往无形中形成了厚薄之情,对聪明伶俐,听话者,给予热情、器重和关爱;对笨拙调皮者,则轻视、冷淡,其实,后者更需要关心、帮助和鼓励,对学生一视同仁,师生之间的情感才能得到沟通。才能形成一条无形的纽带,情感交流的实施才能取得实效。
  综上所述,身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在课程教育环节加入情感教育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教育中若是缺失了爱,那么教育就会不完整。情感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补充,其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占据了一席之地。现在我也深深地意识到,只有在小学课堂中融入情感教育,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才可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进一步提升其创新能力,实现人才的最优化培养。
  • 【发布时间】2020/7/8 17:41:58
  • 【点击频次】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