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

 

【作者】 郑铠杰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育才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体育教学是一门专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中学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与学效果;改变观念,加强对体育重要性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公民的体育意识。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师;学生 
  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掌握如何向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主要的是能否使学生快而准确地学会并掌握你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这就是体育教学效果的一种具体表现。注重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提高学生身体练习密度,有效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一、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引起学生注意力,一般采用点名批评的方法,来提示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这种强制性的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对提高教学效果并不很明显,甚至有学生会觉得丢脸,从而情绪变得低落,甚至可能会有抵触的情绪出现,适得其反。吸引学生注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增加体育课的趣味性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学生往往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更为关心和投入。因此,体育兴趣的培养对体育教学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对于学生学习体育知识也同样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应该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初中孩子相对于学习更加热衷于游戏,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将教学过程改编成一个游戏过程,将体育运动要领和技术作为游戏规则,在要求大家遵守游戏规则的同时,发挥自己的长处,让学生以一种玩耍的心态,轻松愉悦地接受体育知识,效果会事半功倍。
  三、提升体育课的艺术性
  我们要摒弃以前教学中老师示范、学生照做的教学过程。罗伯特?特拉费斯说:“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他区别于其他的表演艺术,它是由教师和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
  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是片面地要求学生这样那样,教师也应该反思,为什么自己讲课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为什么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教师本身也应该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发自内心地喜爱自己的职业,不要将讲课当成例行公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技巧,将自己的能力和内心真实的情感展露在学生面前,使得教育本身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得教与学产生共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主体体育教学的保证,部分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总是居高临下,操纵学生的思维,强迫学生学习,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教法,把课堂归还学生,让学生当课堂的“主人”,教师应由主宰者,主讲者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鼓励他们自主探究,主动地、积极地参加锻炼。其次,教师要改变姿态,学会倾听,做学生的知已,使学生体验的是微笑、自由、尊重、宽容、理解、民主、平等的新型关系,形成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对动作探究和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
  五、进行体育比赛 
  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与锻炼,同学们的运动技术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要有计划的在小组内进行教学比赛,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锻炼积极性。比赛时可以邀请其他小组的成员参加,组织这样的教学比赛有三个好处。 
  1.以点带面,提高全班同学的学习、锻炼积极性。现在的大部分学生所喜爱的运动项目都不是唯一的一项,他们在自己的锻炼小组中展示自己特长的同时,也希望有机会展示他们另外的运动天才。这样,在小组内组织比赛的时候邀请其他小组同学参加,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学习、锻炼积极性。 
  2.增强组内人员的自信心。比赛结果如果是组内的人员获得了胜利,他们会有成功感,从而更有自信。对其他组的同学也没有伤害。 
  3.激励双方人员更好的学习和锻炼。比赛结果如果是组外的人员获得了胜利,对对方都有激励作用,组内的人会说:我们还需要更加努力,练好自己的项目;组外的人会说:看,这项虽然不是我的特长,但是运动成绩也是一样挺棒的,也许在这方面我也可以继续发展。总之,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比赛,对学生个人体育特长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也能够很快地形成班级自己的体育项目。
  六、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特长
  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在强调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仍然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并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具有广阔的空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灵活。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要,有助于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发展个性和才华,并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而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发展鲜明的个性特征,有效引导学生的发展兴趣、爱好、特长,培养学生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统筹兼顾,合理组织和安排,才能使课外体育活动起到应有的作用。那么,怎么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较为合理呢?笔者认为应采取有选择性的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学校现有的场地、器材等条件,打破传统的班级分组方式,实施年级分组开放,采用单项分组制,开展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如男生的“篮球兴趣小组”,女生的“健美操兴趣小组”等。各小组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选择自己的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的机会,创设自主宽松的练习氛围。聘请学生信任的体育教师或有体育特长的其他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尽情品尝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和人际关系环境,使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和升华。
  总之,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体育教师要切实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把体育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归纳总结,不断地积累经验,改变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培养合格健康的新型中学生尽出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一份职责。
  • 【发布时间】2020/7/8 17:44:22
  • 【点击频次】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