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如何上好初中美术欣赏课

 

【作者】 邓 艳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思坡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美术教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美术欣赏教学主要通过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让学生掌握美术史论和美术技法理论,其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用一种美好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未来。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师
  在初中美术课程中,美术欣赏板块起着传授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的任务。由于欣赏课的特点,导致大多数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并不重视,欣赏美术作品不知从何入手。一般认为:美术欣赏就是看看一些美术作品,教师面对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一、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欣赏理念,是上好美术欣赏课的前提
  要欣赏一件美术作品,不能只是单纯的用眼去看,更需要用心去感受,并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联想和理解。不论什么美术作品,它表现出来的形象内容都是有限的,如作品的大小、色彩关系等。而作品通过这些有限的形象内容所阐述的内在感情与精神却是无限的,这正是美术欣赏的核心。当欣赏一件美术作品时,观者会产生一种思维联想,这就是欣赏者的精神境界与美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精神境界进行交流或碰撞的结果。如果我们在作品中找到与自己生活经验或情感经验相似的东西时,就会产生共鸣,我们就会被美术作品打动。假如在美术作品欣赏时,能够找到自己渴望的和尚未达到的精神境界,我们就会受到震撼,就会从美术欣赏中得到启迪,这样也就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面对学生审美经验的缺乏问题,教师应该怎么办呢?中学生由于年龄限制,自身审美经验肯定不够,艺术修养的不足,独自欣赏一些作品时很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上、观念上给予帮助和提高。例如在欣赏著名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雕塑作品《公牛头》时,整件作品不过是一件破自行车的车座和车把组合在一起。学生会觉得没什么新鲜的,都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时就需要教师向学生介绍画家的生平和西班牙人民对公牛的情感,这一简单的组合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但是要使它们具有意义,就必须对要创造的物体形式蕴含的各种微妙的意义有极好的理解力。毕加索的匠心独到与他那适时适地的敏感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因而使最微不足道的材料成为一种新的、富有生命的雕塑。实际上就是一种新的艺术,他不用什么技巧,只用神奇的一笔便赋予生命。他的朋友迈克尔?累利斯就他在《公牛头》这件作品中作出的彻底变形而对他道贺,他却谦逊地说:“那还不够,应该能够拿起一块木头就发现它是一只鸟儿。”有了这些知识补充,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到《公牛头》的艺术价值,从中欣赏到艺术的魅力,从而也就能得到正常的欣赏美感和欣赏收获。
  二、美术欣赏课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如何在欣赏课教学中,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教育家吕叔湘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自己学。”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会学生方法比讲授更有意义。以苏少版美术新教材七年级下册《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为例,这是一节关于中国人物绘画的赏析。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个别学生虽能够举出历史课中介绍过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但也是只知作品的名称,对作者、背景、内容、风格等了解甚少。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人物画,教师尝试将本课划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侧重对中国人物画的初步认识,以及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欣赏中国人物画作品。第二课时通过任务课题的设置,以学生对课题的讲解“主导”课堂。 
  在第一课时中,根据教材中的示例作品,教师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表现对象归纳为三类:神话传说人物;帝王将相;普通人物。通过不同的表现对象让学生对中国人物画的发展有一个初步认识。通过《洛神赋图》和《破墨仙人图》的对比,让学生参与到讨论中,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从哪里入手欣赏作品,提供给学生美术作品赏析的方法。根据第一课时课堂教学,教师发现,由于中国古代人物绘画历史悠久,当今中学生对其并不如对外国肖像画熟悉,更不用说对中国人物绘画的欣赏。另一方面,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只停留在对作品的直观感受上,没有相关知识及深入的研究,更谈不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体验。经过第二课时的教学实践,教师发现,在任务性目标的完成过程中,每位学生参与其中,经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探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之从前有了很大改善,并且身边同学的讲述更能吸引其他学生的注意力。
  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探究作品创作的背景和特殊含义。学生不一定了解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故事, 教师可以在艺术欣赏课上探究作者的情感, 想象作者创作的故事和传递的情感, 这样学生在美术欣赏课堂上能够自由发挥想象力, 提高参与美术欣赏课的积极性。在美术欣赏课上,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术欣赏, 通过美术欣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提升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师要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欣赏成果
  在学生欣赏完美术作品后,一些教师会让学生口头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让他们写一篇短小的评论文章,这样就算是考查了学生的学习结果。但是学生完成作业后,并不代表一节美术欣赏课就结束了,美术教师应当认真对待学生的作品,应对他们的欣赏成果做出及时、合理的评价,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了解自己的不足。同时,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改进教学工作。
  总的来说,在实际的美术欣赏课教学活动过程中,作为美术教师要始终注意引导并教会我们的学生用心去体验作品,去领会作品的内涵和实际意义。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学生们试着去把握作者的意图,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得学生能够在情感上和作品产生共鸣,并最终沉淀为一定的精层面上的深度,也就是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发布时间】2020/7/8 17:44:49
  • 【点击频次】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