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权兴旭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实施,新课标倡导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观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因地适宜、因材施教的教学,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到所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数学作为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直接关系着小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分层教学;小学数学;应用探索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事业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而教学作为教育事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教师的教学方式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和学习能力适宜的应用分层教学法,使每个学生获得全面提升和发展,促进学习的进步。
  一、科学合理地划分层次,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学生,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这样,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才能准确、合理,课堂教学才能提高效率。有一点需要我们注意,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他们的认知水平也是处于启蒙阶段,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收获进行关注,还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照顾他们的心理感受,以科学的分层方法进行合理的划分。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学生进行分层是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的:一是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分层,二是结合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分层。第一种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分层方法,也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分层方法,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受自身原因和外来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领悟能力都是有差别的,因此,他们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也是不同的。在分层时,教师需要通过多次的测验、摸底等形式去确定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为他们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做好衔接和推进工作。以笔者分层经验为例,笔者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定期对学生进行测验,考查他们本阶段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验收学习成果。为了不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测验不评分,只是了解一下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这种频繁的、细致的测验,笔者就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动态的掌握,并结合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为他们划分不同的层次,为下一步的分层教学提供了便利。第二种分层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辅助,确切地说,它是对学生进行“分类”,因为思维方式是没有办法分层的,不存在高低优劣之说。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对学生能力的评判标准已经不再局限在学习成绩上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是我们在分层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由于思考方式不能靠测验来评定,因此,教师必须多对学生进行交流、观察、总结、分析,只有长期的观察才能得到确切的结果。
  二、内容分层,各得其所
  分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底层的学生走向最高层。分层教学是他们通向最高层的教学方法。在设定分层教学内容时就以这个终极目标为发展方向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分层,一方面根据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设计几组题,题组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另一方面是每组题围绕一个中心知识点设计低、中、高三个档次的小题,几个小题之间分出层次、拉开档次,形成几个由低到高难度不同的练习题。题与题之间,题组与题组之间环环紧扣、步步升高,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知识链。这样用题组组织课堂教学内容。解每组题时,要求C组学生解低档题,争取解中档题;B组学生解中档题;争取解高档题;A组学生可以直接解高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解题能力范围之内。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低起点使课堂的起始阶段适应C层学生,让他们进行基础能力训练,从而熟练他们的解题能力。通过不同层次的教学,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发展,从而达到较高要求。
  三、课堂提问分层
  课堂提问作为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及学生参与的重要手段,广大教师应充分将其运用起来。然而根据笔者研究发现,当前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提问中普遍存在着喜欢找成绩优秀的学生的现象,如此一来难以充分发挥出课堂提问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为此,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也应当对课堂提问进行分层,即针对学生不同层次对其提问内容也有所区别。此外,课堂提问分层上除了要做好内容针对性外,教师还应注意确保每一层次学生都能够被得到提问,从而发挥出课堂提问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四、课堂作业分层设计 
  课堂作业的要求分层次不仅体现在量的方面,诸如知识的多少、思维成分的多少等,而且也包括质的方面,诸如知识的深浅、思维水平的高低等。在具体操作中,我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同一练习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学困生只要求作一般解答,对学优生的要求则不但要解答是什么,更要解答为什么。如:五年级下册的《分数乘法》试一试中,对一般学生只要计算出分数乘整数的结果即可,对学优生则还要求写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另一种是布置有层次的习题,教师不仅精心设计基本题,而且设计一定数量的弹性题,全体学生在完成基本题的基础上,可以自由做弹性题。如:《分数混合运算(二)》试一试2“朝阳小学去年有120台电脑,今年的电脑数比去年增加了四分之一,今天有多少台电脑?列式计算出今年的电脑数,学优生还可根据题题意画出相应的图,从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五、有效落实分层异步教学的评估 
  一个良好的课堂评价能够让学生了解在學习中存在哪些不足,促进学生学习体系的建立,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思维的提升,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习沟通交流的互动。。分层异步教学手段要重视教学评价,根据相应的家偶尔目标,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保证评价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了解自身情况,不断进步,攻克数学学习中的大大小小难关。为了保证课堂评估结果的效率,老师要注意评价的语气和方式,不可采用说教的预期,更多的是给予学生指导和建议。
  小学数学分层递进教学的设计策略研究,打破了“一刀切”、“齐步走”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数学教学形式更为灵活多样,为课堂开辟多向交流的渠道,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力条件,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各方面素质都有发展。特别是后进生成效显著,他们有了自信心,学习兴趣浓厚了,学习成绩显著提高。优等生则由于独立自主的学习功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较好的发挥,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学习的动力倍增。分层递进教学融洽了师生关系,教师要根据学生层次不同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要及时关注和了解学生,师生间增加了平等对话、真诚合作的机会。师生、生生之间共同探究,相互补充,平等分享学习成果,学生从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 【发布时间】2020/7/8 17:45:12
  • 【点击频次】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