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情景的 创设要结合农村实际之我见

 

【作者】 钟 进

【机构】 广西苍梧县石桥镇胜利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实践化;生活化;游戏化;简单化
  毛泽东说过办事办应“实事求是”: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联系实际,那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情景的创设要结合农村实际。《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我作为一名十多年的乡农村小学数学教师深感到:广大农村小学条件差,由于小学没有经费购买教学挂图、教具、学具,更不用说“电脑”设施没有城市学校的多媒体、投影仪等先进设备,但是,我们农村却有自己美丽如画的山水,鸟语花香等丰富的特有的“乡土文化”教学资源。只要我们乡村教师留心去开发,善于去捕捉,努力去挖掘,就能找到适合农村学生特点的资源。创设适合农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就如何创设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情景谈谈我的看法。
  一、创设情景应“乡土实践化”
  邓小平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的标准”。通过眼看、手动、脑动等相结合来感受数学,学数学。而提高对数学的理解,而对数学轻松而愉快地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并且在实践活动中,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这种思想方法解决身边发生的有关问题。让身边的数学走进课堂,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我们农村小学没有繁华的街市,没有琳琅的商品,课堂上没有精美的教具,但我们有着丰富乡村的教学资源,我们农村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这些“乡土”资源开发出来,为学生创设熟悉的问题情景,带学生到田野等实践,同时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
  例如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学生通过测量书本、手帕、笔盒、跳绳等周围物体后,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在测量稻田的长度时,有的用米尺,有的用卷尺,有的用绳子,有的用脚步量。通过实际测量,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中学生也切身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增强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新课题,其功能和旺盛的生命力已在教学实践中显现出来。因此,我们是农村教师,更应该做数学课程改革的有心人,认真开设好数学实践活动,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
  又如一年级《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利用我们农村孩子特有的“乡土”资源。于是我带同学们到田野,让学生认识什么形状是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留心观察,敢于质疑、大胆探索去获取知识,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印证和补充,又是一种对生活的适应。
  二、创设情景应“乡土生活化”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在农村中有很多生活例子,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身边的数学尤为重要。紧扣教材,针对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选择加工问题情景,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对于创设的问题,由于学生想要解决,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对数学的兴趣就应运而生。
  例如:在教学"接近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这一内容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凑整、取整"。这些都是与学生生活实际中的经验相联系的。爸爸化肥用了297元,买了一件农药用了98元,问一共用了多少钱?如果农药用了100元,就用了297+100,可农药比100元少了2元,所以要297+100-2;或者爸爸带了297元,买东西用了98元,还剩多少钱?爸爸可能会拿一张百元钞票,而留下197元,付了98 元,应找回2元,所以有297-98=100-98+197=199元。
  捕捉生活素材,体会数学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我经常联系农村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
  又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化肥袋上印着总量:50千克,净重:49克,从而知道包装袋重和误差1克。食用盐包装袋上印着净含量:500克±1千克等实际问题。 
  三、创设情景应“乡土游戏化”
  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小学生出,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暂,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弱,注意的范围小。在导入环节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好动、喜欢做游戏的特点,结合农村创设一种游戏情境,使学生心情愉悦,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对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效果是有益的。教学时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爱玩、好动等思维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例如:教学“认识左右”时,我根据农村小学条件差组织学生利用自己身上的左右器官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为真正理解左右奠定基础。如: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用左手做哪些事?(生自由回答)‘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能做好多好多事,你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好朋友吗?”(生说:“左耳、右耳;左眼、右眼……”)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跺跺左脚,跺跺右脚……”学生很开心地做这样的游戏,这种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创设情景应“乡土简单化”
  由于农村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城市学生差,喜欢简单直观。因此,我们在创设教学情景时要求尽量简单直观化。
  例如,在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时,根据教科书中情景的意义选择一个农村孩子熟悉的替代情景来进行教学。春天到了,树变绿了,水变清了,母鸭也变勤快了,下得鸭蛋越来越多了。昨天老师回到家里,到自家鸭窝里数了数鸡蛋,一共有30个(出示早已画好的30个鸭蛋示意图),今天早上鸭又下了2个鸭蛋(再在黑板上画2个鸭蛋)。只用简单的画园圈就行了,直观易懂,更能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
  总之,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与农村学生生活实际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且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为学生创设一种平等、友好、合作、竞争的情景、一种令学生学而不厌、流连忘返的气氛,加上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有目的地组织、引导、开启、鼓励、辅助,不断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着眼学生心灵的愉悦和满足,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特别要寻找那些与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机会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或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从而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实践论》
  • 【发布时间】2020/7/8 17:45:39
  • 【点击频次】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