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手机也能上知网 上手机知网,随时随地畅游知识海洋!请手机访问:wap.cnki.net

手机知网客户端
知识出版物超市平台推广
辞书大典广告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语文创新教学

 

【作者】 李昌顺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双谊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接受知识。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发育。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创新教学进行研究,以期达到实施语文课创新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创新;实践;途径 
  国家的迅速发展意味着国家对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也意味着人才市场对人才的供应量越来越大。提供人才的根本来源是学校对对人才的培养。但是,我国的很多学校教育模式一直沿袭传统教育模式,课堂教育缺乏新意,教育方式单一乏味,很多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都会因为这样的教育模式和制度丧失积极性,从而降低对学习的求知欲。
  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创新思考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语言成为人们之间交际的桥梁。可以这么说,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推动力就是语言,而语文教学是语言学习的最基本形式。语文是每个国家的基本教育学科,在教育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教育事业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尽管教育机构对教育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依旧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成为当代教师所要面临的难题。近几年来,许多教师提出教育创新的思想。
  一、创新教学观念 
  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实施教学上的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所采用的课文都是富有生命活力、具有个性色彩的活生生的生活“课文”,它提供给初中语文教学中教与学双方充分的创造空间。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创新教学观念。初中语文教师本身应当具有正确的语文教育思想,摒弃应试教学,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自身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教师心中要发始终怀有“育人”、“立人”的崇高目标,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既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既重视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又注意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师的观察力、想象力、思辨力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创新也便成了可能。如果教师的思想僵化保守唯上唯书,缺乏创新意识,那是决不可能进行卓有成效的创新的。
  二、合理利用导学案,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
  传统的语文教学,总是离不开老师高质量的讲解,然而学生听得却很低效,课堂上没有激情,如静水一般。老师提问稍微有点难度,学生便鸦雀无声。我认为,这并不是学生完全无法作答,而是没有充分预习。一堂课45分钟,学生对课文还没熟悉,甚至有的字还不认识,成语也还没弄明白,如何再去思考问题呢?因此,预习在语文教学中是特别重要的。导学案的运用合理解决了这一问题,提前用导学案进行预习,解决一般问题,上课时才能更容易激发头脑风暴,让学生深入品析文章深层次的内容,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样才能让教师从引导到放手再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上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丰富学生的感官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用的最多的是耳朵。而学生要想拥有自己思想需要用脑,要想拥有自己的情感需要用心,要想拥有自己的能力需要用手。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想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创新,我们还需要丰富学生的感官。如语文教学中应当合理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有兴趣积极自主参与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导课堂内容时,依助多媒体将重点、难点内容做出清晰的标注,例如,使用亮眼的颜色、不同的字体和图画等进行标注,加强对学生的感官刺激,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思考。如我们可以设计实践活动,让初中学生用自己已有的能力去挑战、去拓展学习空间。
  四、引导注入情感,张扬创新魅力 
  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当读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或一个动人的情节时,往往会热泪盈眶或黯然神伤。为什么?那是因为阅读者带着强烈的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阅读时融进了自己的独特情感、理解和体验。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五、开展课外实践课
  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然而,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一定要开展课外实践课,进而开拓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尤其是在教学的时候,使课内的语文学习和课外的社会实践统一起来,以使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教学所缺少的乐趣。为了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更好地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可以开展课外实践课。比如,资料查检、广告与新闻的改编、手抄报和校外采访等。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课外实践课当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来对待,就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随着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新课改的深入,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随之出现,无论哪种方式,都是教师为学生搭梯引路,目的是让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人们常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是为了不教。”那么,为了构建一个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老师点拨为辅的语文课堂,老师就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以最好的状态汲取尽可能多的学科知识,进而提高语文的专业素养。
  • 【发布时间】2020/7/8 17:48:45
  • 【点击频次】506